父母必须提前十几年明白:孩子的高考成绩从这个时刻就已经定了!

孩子的高考成绩从遇见父母那一刻就已经定了——你家孩子是高考后能否踏进985、211这些名牌大学的校园,完全和父母息息相关!

父母必须提前十几年明白:孩子的高考成绩从这个时刻就已经定了!

1

孩子的高考成绩藏在父母的见识里

现在中国最知名的“读书人”是谁?

估计你一下子就会说出答案:那些经常出现在电视屏幕里的教授们啊。

错,真正的答案说出来吓你一大跳,当前中国最知名的“读书人”其实是个音乐人,就是拥有N亿点击量的《晓松奇谈》《晓说》等王牌知识栏目的主讲人,高晓松。

如果你只以为高晓松读书读得“杂又多”,音乐才华出众,那你肯定不是他最重视的粉丝——高晓松还是一位学霸,高考的时候化学单科成绩是北京的状元,总分超过清华录取分数线60多分。

高晓松这样的学霸是怎么炼成的呢?除了自身的聪慧和努力之外,他还成长在一个有见识的家庭里,不光他的父母是清华知名教授,外公张维更是中国工程院、科学院的两院院士,懂四国语言,一手缔造了深圳大学。

父母必须提前十几年明白:孩子的高考成绩从这个时刻就已经定了!

在高晓松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规划好了人生的蓝图,“读完清华,就到国外留学读博,然后成为某个领域的学者或科学家。”同时,父母还培养高晓松学习琴棋书画,尽最大力气增长他的见识和对这个世界的适应力,“琴棋书画,我娘既当师父又当师娘,手把手嘴把嘴教我这些‘雕虫小技’,以备我人生不如意时用以解忧。

当时,高晓松的妈妈经常对儿子说这样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你要觉得眼前这点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

高晓松的爸妈对儿子“见识”的着重培养,最终让不但让他成为了学霸,更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偶像。

父母有见识,孩子人生的格局才会更宏大。所以,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是有一定见识的孩子。所以,作为父母,当我们十几年后想要孩子过关斩将成功越过高考这座独木桥,那我们现在就必须明白:孩子的高考成绩就藏在父母的见识里。

父母必须提前十几年明白:孩子的高考成绩从这个时刻就已经定了!

2

孩子的高考成绩藏在父母的修养里

我的同事贝贝,从小学到985大学硕士毕业,一路上都是众人艳羡的“学霸”。

小学一路跳级,初中读了两年就进入当地最好的高中,又以高考数学满分的成绩从山西的一座小城市来到北京上大学,本科尚未读完就收到了知名硕导抛来的橄榄枝,最后以特别优异的成绩拿到硕士学位为自己的学子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等她成为某知名餐饮媒体的首席记者的时候,她的童年小伙伴才刚刚毕业正在为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而发愁。

我讲贝贝的经历并不是鼓励父母们都强逼着自己的孩子去“跳级”,而是要引出贝贝的父母,一对特别有修养的父母。

贝贝的爸爸和妈妈都是一个四线城市里的普通工薪族。在贝贝生活的那个矿区里,很多孩子的爸爸都是下班就聚在一起打牌、侃大天,而妈妈们则喜欢下班吃完饭后聚在一起织着毛衣看电视。贝贝的爸爸和妈妈却像是矿区里的一个“例外”,他们希望能活出和周围人不一样的生活,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给女儿带来更多的正面影响。所以,他们下班后最喜欢的事情是一家三口去矿区的职工图书馆看书,而且风雨无阻。

父母必须提前十几年明白:孩子的高考成绩从这个时刻就已经定了!

矿区那座小小图书馆,盛放下了一家三口最美好的时光,也给了这个家庭更多的收获。贝贝跟着爸爸妈妈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她从书里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在小伙伴们天天想着去游戏厅、网吧玩的时候,她已经开始为自己心中绽放的那个小小的理想而开始奔跑— —“我长大了一定要做个写文章的”。

带孩子读书,仅仅是这对有修养的父母身上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他们的有修养还体现

在对女儿其他方面的塑造与影响上。他们从来不会特别去督促贝贝学习,但他们特别注重女儿各种好习惯的养成。因此,他们经常会以身作则,比如今天要读的书一定要今天读完,所以贝贝的作业从来没有过一次“晚点”。

“我爸妈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他们的修养,他们是很普通的矿区职工,但他们在不断升华自己的过程中也深刻影响了我,给了我一个有很好家风的家庭,让我特别自律,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比别人有章法,所以这可能是我不论是高考还是考研都取得不错成绩的根本原因吧。”

高考,也许是现代中国孩子人生中所面对的第一次关键冲刺。可是,这场冲刺的背后,比拼的却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修养的父母,不仅仅会关心孩子吃得好不好、穿得暖舒不舒服,而是会去做孩子学习的榜样,让自身的良好修养成为教育孩子的“利器”,像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像一片浪花推动另一片浪花,无形中让孩子开始向着好的方向进发,最终抵达美好的彼岸。

父母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教养,孩子的教养,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父母必须提前十几年明白:孩子的高考成绩从这个时刻就已经定了!

3

孩子的高考成绩藏在父母的三观里

现在,很多人已经将生活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竞技场— —

大家不光在这里比车子、房子、社会地位等,就连孩子也成为了比拼的“功名利禄”中所包含的重要筹码:

“我家孩子可厉害了,三岁就能背一百首唐诗”;

“我闺女特别棒,学习成绩全年级第一之外,钢琴还获得了市里一等奖”;

“我儿子也不是特别优秀,就是每年都拿一等奖学金,毕业后准备去斯坦福深造”;

……

在网上曾看到过一位高考生这样吐槽自己的父母:“我爸妈的三观要是稍微正那么一厘米,我可能都会拥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高考结果。我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特别好,尤其是作文,获得了好几个市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可是上了高中后,我爸妈就开始以他们错误的三观规划我的人生。他们觉得未来世界的主宰权一定掌握在写代码的人手里,能写出优秀的代码的人肯定能娶到漂亮媳妇,买得起一线城市的房子,世界500强的公司随便挑。结果,我硬生生地被他们逼着学了我从来都不是很擅长的理科,尤其是要努力学习好那该死的物理。最终我这高考就吃了那张理科综合试卷的亏,我语数外三门平均130分的前提下,总分愣是没超过550分,顺利错过了我梦想的985。”

父母必须提前十几年明白:孩子的高考成绩从这个时刻就已经定了!

试想一下,如果这位高考生的父母,拥有正确的三观,明白孩子的成长绝不是靠房子、车子、世界500强公司的职位去衡量,那他的孩子不但会考出优异的高考成绩,还会进入其梦想中的大学。

所以说,孩子的高考成绩就藏在父母的三观里——三观正的父母会一开始就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更不会将孩子当做自己与这个社会比拼高下的重要筹码。孩子想做个美食家,就告诉他尝遍世界美食是一件多么快乐而又伟大的事情;孩子喜欢搞艺术,就让他明白艺术才是真正颠覆世界的第一推进力;孩子喜欢大自然,就让他在成长的每一天里都能与大自然拥抱一下…… 在顺其自然的基础上一路获得正确引导的孩子,他一定是一个会学习也爱学习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还能够在高考时考不出好成绩?在人生的道路上得不到鲜花与掌声?

所以,你若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十几年之后,不会跌倒在高考这场冲刺中,那你就必须做一个三观正的父母。

【心语】

父母必须提前十几年明白:孩子的高考成绩从这个时刻就已经定了!

我曾读过这样一首很有教育启示的诗,是著名诗人罗西·劳·诺儿迪的《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中,

他们将学会慷慨;

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中,

他们将学会正直;

如果孩子会被公平对待,

他们将学会正义;

如果孩子被关心和体谅,

他们将学会尊重。

家,永远是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学校,父母,永远是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老师。孩子的未来,就藏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所以,我们要想孩子十几年后成为高考后的“成绩好、心态好、格局好”的“新三好学生”,那我们就要从现在起做一个“有见识、修养好、三观正”的“新三好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