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軍艦下水時要掛很多的旗子?這是什麼意思?

千畝西紅柿


軍艦下水其實是個非常重要的儀式,掛很多旗子,就是為了慶祝這一時刻,掛旗,是為了烘托氣氛。

軍艦上是有一大堆旗子的,這些旗子不是為了好看,而是傳達信號,國際通用,這些旗子都是有固定的含義的,這些旗子在國際統一標準。國際信號旗有四十六面,其中,字母旗有26面,數字旗有十面。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不同文字,距離遠了,最方便交流的就是旗語了。國際航海的大型商船貨船軍艦,出海必須攜帶全部的信號旗。

大型艦船的掛滿旗是個非常重要的儀式,軍艦貨船在正式場合都會懸掛,下水、出訪、受閱等情況都需要懸掛。國旗、軍旗、信號旗,按照規定的位置和順序,從艦艏通過桅杆懸掛到艦尾。

船隻下水,尤其是軍艦下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掛滿旗是必須的。不光是下水,首航也是要懸掛的。旗幟是非常有儀式感的一個東西,掛滿了,才有氣氛的烘托,感受到的是莊嚴和喜慶。這就和過年掛對聯,端午掛葫蘆一樣,烘托氛圍,裝飾。而軍旗國旗信號旗組合在一起,氣氛有了,莊嚴也有了。

一艘軍艦下水,裡面蘊含著無數人心血的結晶,包含著國家的支持和人民的支持,是一個新的國防力量的誕生儀式,這種環境下,掛滿旗這種儀式是一定會有的。


軍武文齋


大家知道,我們國家的海軍正在建造許多大型的現代化軍艦,為保障我們的海權提供更堅實的後盾。營造軍艦是個浩大的工程,每次軍艦建成下水,新生的軍艦上都會掛上花花綠綠的各樣旗幟。隨風飄揚的幾十面,甚至上百面旗幟使得軍艦的下水儀式特別的熱鬧,也讓嶄新的軍艦更加引人注目。那麼,在軍艦上掛這麼多的旗幟有什麼樣的目的呢?

其中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建造軍艦本身是個長時間的大工程,每一艘新艦都來之不易。因為,軍艦的下水儀式自有海軍以來就是一個隆重的盛會,尤其是中型和大型的軍艦,下水儀式除了海軍的長官要到場,地方政府的官員乃至國家元首都會受邀親自到來,參加剪綵和投放漂流瓶的儀式。這也就象徵著一艘軍艦的使命就此開始了。為了歡迎這些軍政官員,甚至外國貴賓,新軍艦上都悉心裝飾一番,各式各樣的旗幟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過,這些旗幟從根本上,是出於海上識別的需要。除了國旗和海軍戰旗高高掛在桅杆上之外,還有許多“奇形怪狀”的旗幟,它們的任務就是用來識別的,並且利用特定旗幟的特定排列組合向遠處其他的軍艦傳遞信號。這個習慣自從風帆戰艦時代就開始盛行了,到了今天,海軍的旗語通訊已經是一門龐大的學問,除了專業的海軍官兵,很少有人能夠明白這些五花八門的旗語究竟代表什麼樣的含義。雖然今天的無線電通信,甚至衛星通信已經高度發展,但是海軍的信號旗仍然不會過時。


諸葛小徹


軍艦甚至民船在下水時沿艦船縱軸線掛滿信號旗的形式,稱為滿旗,英文為Full Dressing Ship,日本叫作“滿艦飾”,是一種海軍、海事的高等禮節,表示慶賀、致敬等。

這種儀式並不僅僅侷限於下水時使用,諸如重大節日、重大禮儀活動等場合,也會懸掛。

(清代北洋海軍軍艦在旅順軍港懸掛滿旗時的景象)

掛滿旗的舉動最早見於16世紀,後在17、18世紀時變為一種海上的常見禮節,當分屬兩國的軍艦在海上相遇時,為了顯示互無敵意,除了讓水手在桅杆橫桁上站桅外,往往也會把自己艦上配備的信號旗全部升起到桅杆上,由於在那個時代,信號旗是軍艦海上指揮最主要的手段,把軍艦的信號旗全部懸掛展示出來,就是向對方示意自己已經放棄了發號施令的重要手段,表示無敵意。

久而久之,這種表示對對方艦船無敵意的形式,演化成了海上的重要禮儀和節慶裝飾,後來民船也紛紛效法,甚至於陸地建築也會掛出滿旗盛裝。

有關懸掛滿旗的方式,最初並沒有定規,後來則漸漸定型。其起碼的方式是,必須從艦船的艦首旗杆開始,向後連接經過桅頂,再向後連接至艦尾旗杆,懸起一道縱亙全艦的旗繩,而後在上掛滿信號旗。對組成滿旗的各面信號旗究竟應該以什麼樣的次序進行排列,各國規則不一,有的極為細緻,例如日本海上自衛隊就詳細制定了每一面旗幟的排列位置,人民海軍對此則較為粗放。不過,總體上各國的滿旗排列在現代逐漸形成的一種大致相同的外觀模式,即滿旗的隊伍中都是每懸掛2面長方的旗幟後再懸掛一面三角旗或梯形旗,即所謂“兩方一尖”的模式。


海研會


通常看到軍艦的時候都會先注意到軍艦上的一大推彩旗,國際上每個軍艦上都會有40面彩旗,其中包括四種不同意義的旗幟。分別是字數、數字、代用和問答旗四類,同樣也是由四種不同的顏色組成。軍艦上掛的旗子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嗎?有很多都會被軍艦上的彩旗吸引,感覺十分好看,其實它們在提供美觀的同時,還有重要的含義,在國際上也有統一的標準。

首先說“滿旗”。“滿旗”一般情況下都有用於迎接貴賓或者有重大節日的時候,而且還有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就是滿旗要懸掛在兩桅橫桁之間,而且要從頭到尾都要掛滿,頂部還要掛國旗,艦首和艦尾都要掛一面海軍旗。

代滿旗就是一種提醒的標誌,就是在離港的前三十分鐘降滿旗,出港後再降下代滿旗,和滿旗禮儀一樣。如果是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代滿旗可以代替滿旗。也就是說代滿旗就是替代滿旗的存在。不同的排列方式代表的意思也不同,有送行,感謝,保證完成任務等等,一般情況下在我國編隊出訪的時候,主艦上會掛有向軍隊首長問好的旗幟。還有補給支援類的旗幟,其作用就和駕車一樣,在行駛的過程中也有轉向燈、倒車燈、超車等等情況,這就需要對周邊統一航線上的船隻提前預警,軍艦的旗幟就是一種傳達信號和交往禮儀的用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