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71年出生的李英爱,今年虚49岁了,当年凭借《大长今》火遍大陆的韩国女神级演员,34岁接拍了朴赞郁这部《亲切的金子》,电影中的她依然风姿绰约,冷艳又性感的不可方物,就像电影中的台词一样:”一定要漂漂亮亮,一切都要漂漂亮亮”。

手机屏幕前的你也是哦~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导演: 朴赞郁

编剧: 郑瑞景 / 朴赞郁

主演: 李英爱 / 崔岷植 / 吴达洙 / 金时厚 / 金秉玉 ...

类型: 剧情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 英语 / 日语

上映日期: 2005-07-29(韩国)

片长: 115分钟

又名: 复仇的金子 / Sympathy for Lady Vengeance

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 (2005)

小金狮奖

最佳影片 - 竞赛单元

联合国际电影联盟奖

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2006)

最佳亚洲电影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经典辣评

朴赞郁知道得太多了,这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亲切的金子》作为导演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的压轴之作,借助电影艺术的表达形式犀利地揭露了宗教和人性这两个世界层面的话题。而这部影片也贯彻了他以黑色诡异著称的电影风格,血腥暴力以及色情场面都是毫不避讳的。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朴赞郁像

“复仇三部曲”压轴之作的《亲切的金子》,讲述的是金子(李英爱饰)因女儿被绑架而受胁迫替白老师顶罪,以“诱拐儿童”入狱。在狱中苦心经营13年,热心友好,诚恳近人,大家都称她为亲切的金子,但这一切都是她复仇的手段,最后她在狱友的帮助下成功复仇。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作为一部压轴之作,这部影片中涉及到的不仅是这种凌驾于道德之上的人性暗面,更是回到了复仇的最根本命题——宗教。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那么问题来了?宗教这一意味是从哪里展现的?

影片开始时,金子出狱,一把将牧师手中象征着洗刷邪恶的豆腐打翻在地。牧师这一身份本就是神圣的代表,具有典型的宗教意味。而后来,牧师帮助金子复仇,这暗喻着金子凌驾于宗教之上,以圣母的身份指挥众人。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其次是金子身份的多重性。一方面她是圣母,在牢狱中对所有的人都施以友好,热心帮助别人,在充满罪孽的监狱里闪烁着金光。另一方面她是一个复仇者和刽子手,以圣母的头衔来掩盖刽子手的邪恶,给予被害者以希望,又将施暴者推入绝望,甚至以此光辉做屏障来遮盖她复仇的心。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所以,金子身份的多重性正好契合了“宗教”这一定义的多重性,而金子的作为将宗教对人性本具有的教化和指导功能完全颠覆,这也是导演借助人物角色对宗教定义的多重阐释和探讨。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若这只是对宗教的浅层探讨,那么影片之后的叙事中金子角色的展示就是更深层次的。“行刑”的一段无疑是电影中最精彩的部分,金子的指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是整个审判和行刑的标准,她成为了道德价值的最高指挥。金子利用录像带将真相带到众人面前进行复仇宣扬,并且不理会在座的探员,探员甚至成为了被指挥的群体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法律和理性规范失去了约束金子的能力。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这一层面的展示更加论证了金子角色本身的至高无上性以及宗教、人性和法律的扭曲。之后,金子让所有的人抽签决定顺序来对白老师施暴以复仇;而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人怀疑她的指挥能力和判断能力,虽有人性层面的挣扎但是最后仍然屈服。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在我看来,这是导演对宗教的审判也是对人性的审判。但这番审判要处理的不再是恶有恶报、以眼还眼等浅显的伦理命题,而是把复仇作为填补宗教缺口,同时又把宗教和人性的缺口同时展现出来,撕裂了摆在世人的眼前看。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张爱玲在《封锁》中有一段比喻:“生命像圣经,从希伯来文翻译成希腊文,从希腊文翻译成拉丁文,从拉丁文翻译成英文,从英文翻译成国语,翠远读它的时候,过于又在她脑子里翻译成了上海话,那未免有点隔膜。”就像金子这个角色,不同人对生命,对人生,对世界有不同的看法,所作出的行为也不一样,善意的、欺瞒的、鄙陋的……

但,人无完人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宗教也一样,不论国际,不论地区,不论肤色,宗教虽渊源流传,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宗教的理解。导演也借助女主来向大众阐释了自己的理解:

人有恶就必须要食恶果,上天总会把人的善恶区分清楚。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在“雪地”的那一场戏中,金子企图以圣洁的雪和洁白的蛋糕来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但她内心明白多洁白的东西也不能,正因为清楚这一切,所以她内心是痛苦的。于是她将脸深深埋在蛋糕里,以求心理安慰,而在此之前她之所以没有接受女儿递过来的蛋糕,是因为她更希望女儿继续保持天真烂漫的样子,去原谅她,然后去好好生活。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她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她清楚地知道:宗教并不能完全的给人以真善美,而人性的鄙陋也永远无法被遮盖,自己身上的罪孽总会以另一种代价来偿还。


亲切的金子 | 人有恶,食恶果,上天总会区分善恶


宗教这一命题的探讨或许有些难以理解抑或太过沉重,但是以这样有深度的话题作为导演“复仇三部曲”的终结且算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而我也更期待朴赞郁之后的作品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END-

文 | 陈三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