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大師:總結一生的“護嗓寶典”,分享給所有歌者

梅蘭芳大師:總結一生的“護嗓寶典”,分享給所有歌者

我在幼年時代,身體就很結實,因此,嗓音也比較寬亮,本錢是相當充足的。我當年鍛鍊嗓子的方法和大家並沒有兩樣,喊嗓、遛彎、吊嗓,都是非做不可的基本功夫。

喊嗓:每天清晨跟著師父到樹木茂盛、空氣新鮮的地方去喊嗓,用噫、啊兩個字練習閉口音、張嘴音,由低到高,大約二十遍左右,然後再提起嗓子念一段道白, 自己覺得哪種音不夠圓滿就加工練習。春秋佳日適宜練功,嚴冬炎夏更為重要。內行常說“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就是要養成耐寒抗暑的習慣。因為我們職業演員,一年四季都要登臺演唱,不經過嚴格鍛鍊,是難以戰勝自然環境的。在朔風怒號的日子,當然不需要迎風喊嗓,而酷暑盛夏也可以乘早涼練習。這種功夫要經常不斷地堅持下去,使基礎鞏固深厚,才能耐久經用。

遛彎:遛彎的時候,要沉住氣,緩步徐行。內行稱走路為“百鍊之祖”,這意思是說,什麼功夫都打走路開始的,而且不必選擇時間、地點,想到就能辦,對於丹田、氣海的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古人常說:讀書養氣。演員的遛彎,也是屬於藝術進修中一種養氣的功課,我們內行是非常重視的。

吊嗓:我的習慣,中年以前,假使當晚有戲,下午必定吊幾段,目的是試試嗓音,做一種練習,但不使過於吃力。近年則遇到演出的日子,只在起床後、漱洗畢,喊幾聲高音低音,再念幾句道白就夠了。上了歲數的人,要珍惜自己的精力,到了臺上才能儘量發揮,不致感到竭蹶。我認為就是壯年人,在休息的日子,當然要堅持吊嗓,多吊幾段也不妨,而當晚有戲,事先也不宜多唱。有些演員的習慣,在登臺之前,整出的苦吊不已,如果不弔就不放心,這種辦法是不甚妥當的,因為我們的工作要養精蓄銳到臺上去表演給觀眾看,舞臺是我們的戰場,臨陣磨槍會減弱我們的銳氣,我們要有決心慢慢地改變這種習慣。

梅蘭芳大師:總結一生的“護嗓寶典”,分享給所有歌者

梅蘭芳在上海家中指導梅葆玖吊嗓

發生了病變怎麼辦?我常說演員在演出期間,不能生病。就拿最輕微的傷風感冒來講,一般人得了,不算一回事,吃點發散藥,出身汗就好了,到我們演員身上,就有矛盾。發散藥雖然能治病,但我感覺到,旦角演員是用假嗓唱女高音,吃了某幾種發散藥,往往會使聲帶鬆弛,提不起高音,因此,就醫時,首先要把自己的習慣告訴醫生,以便根據具體情況處方下藥。我有過幾次經驗教訓,現在非常當心自己的寒暖,唱完戲,用毛巾把身上的汗擦乾,如果室內溫度不夠,就乾脆不擦,等它自己落汗。離開化裝室的時候,總是帶上口罩,脖子上裹著圍巾,儘量不讓喉管和肺部著涼進風,這種地方,不但我們上了年紀的要隨時警惕,就是少年人也應當注意。四十年前,我在杭州演出,那時我們劇團的人都正在壯年,有一天,大家冒雪遊山,事先我有顧慮,沒有參加,結果,姜妙香先生受了風寒,嗓子啞了。這件事,我在《舞臺生活四十年》第一集裡曾具體作了介紹。

梅蘭芳大師:總結一生的“護嗓寶典”,分享給所有歌者

四十年後,一九五七年的一月我到武漢,那時長江大橋尚未完工,遊客須乘輪渡過江,車裡溫度很高,下車過江時,因為有許多朋友、同行歡迎我,我非常興奮,就把口罩除掉了,這樣,嗓子就“拍”了風。第二天起床後,試試嗓音,啞到一字不出。以前,我在南京、武漢,也發生過嗓啞的現象,但還有半條嗓子,可以對付著唱,沒有像這麼嚴重,當時就從醫學院請來了一位耳鼻喉科專家袁大夫,他用鏡子給我仔細檢查說: “您的聲帶充血,腫了。”就把帶來的一本書給我看,指出有關聲帶組織,以及發生病變時的現象,按圖講解給我聽。他說: “人的聲帶,不發音時,像樹枝的丫權形狀,張開的,到發音時候就併攏了,發高音並得更緊密,現在聲帶腫了,並不攏,所以發不出高音。你們歌唱演員,還有一種病是聲帶上長一個小疙瘩,醫學上稱為‘歌者結’。這種病非常麻煩,必要時,可以用手術割掉,但是割了還會再長。你的病是熱嗓子吹了冷風,來勢雖猛,不要緊,現在先用青黴素的水噴射到喉嚨裡消炎,但藥物治療,只能起輔助作用,主要依靠休養,目前不能試嗓子,連說話都要減少。”當天晚上,武漢京劇團的同志們來探病,談起不久以前高維廉的嗓子啞了,就找隔壁診療所一位鄧大夫診治,吃了幾劑中藥,居然好了。我就把這位鄧大夫請了來,他診完脈就問我:“身上是否感到有些怕冷?”我說: “有一點怕冷。”他說: “嗓啞恐怕是由輕度外感引起的,如果發高燒,嗓子倒未必會啞,現在必須從根本治療,先清外感,然後再用潤嗓開音的藥調理。”我吃了他的中藥,果然見效。袁大夫每天還來檢查,有一天,我問他: “現在可以試試嗓音嗎?”他說: “聲帶充血現象逐漸消除了,可以試試看,但必須從低音開始,逐漸提高,因為經過病變後,聲帶正在恢復期,不能使它受到突然的劇烈振動。”我照他的話來練習試音,很順利,兩星期後,恢復原狀就登臺演唱了。

梅蘭芳大師:總結一生的“護嗓寶典”,分享給所有歌者

梅蘭芳晚年在家中練功

從這一次教訓中,我感覺到嗓子如果發生嚴重病變,必須耐心遵守醫生的指示,堅持休息,直到他認為可以工作時再演出。我們同行中,不少有條件的好嗓子一蹶不振,有些是生活不檢點,自暴自棄,毀掉了美好前程。今天由於社會制度不同了,這種現象已經大大減少。也有些是由於演出負擔過重,疲勞太甚,或是病後沒有注意到休息,以致造成終身之恨,失去了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條件,提起來都是令人痛心的。從前,戲館老闆對待演員,是當作商品使用的,只顧他的營業,不管你的死活。現在我們自己當家做主了,有什麼問題,儘管向組織上提出來,我想一定會根據實際情況來辦事的。

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唱熱了的嗓子不能馬上吃生冷,那一下子就會啞的。食物當中,穀類、肉類、蔬果類都是需要的,但過於油膩及有刺激性的東西,要適當節制,煙、酒都不是有益的東西,能夠不動最好,如果已成習慣,必須竭力控制,不使過量。我就有抽菸卷的習慣,雖然抽得不多,但總是不好,大家卻不可向我看齊。我覺得含有維生素丙的果品如橘子,對於嗓子很有益處,維生素丙的片子也可以常吃,也有益無損,所費不多。

登臺之前,不能吃得過飽,這是大家知道的了,但也要靈活運用,譬如我今天唱《醉酒》有許多下腰的身段,那就要少吃,假如是一出唱工戲,沒有什麼劇烈動作,吃個七分飽也沒有什麼關係。

梅蘭芳大師:總結一生的“護嗓寶典”,分享給所有歌者

梅蘭芳之《貴妃醉酒》

我們住的房間,不宜太暖,如果火爐、水汀溫度過高,也會把嗓子烤乾的,在寒冷季節,從外面走進溫暖的化裝室,衣服不要脫得太快,這樣,很容易閃著的。離開化裝室時,要護住喉部、肺部,前面已經講過不再細說。

一個演員如果沒有足夠的睡眠,到了臺上就不可能唱到酣暢淋漓、神完氣足的程度。可是睡得過多,或者睡到距離出臺的時間太近,也會造成嗓音發悶的現象。這些都需要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習慣來安排、掌握(幼年、壯年、老年三個時期對於睡眠需要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像我是六十多歲的人了,必須有足夠的睡眠,午睡的營養,更為重要。我在年輕時,就和現在的習慣不同。

梅蘭芳大師:總結一生的“護嗓寶典”,分享給所有歌者

演員的修養,和保護嗓音也有關係。遇到不如意事,大發脾氣,嗓子就會上火,氣都浮在上面,雖有本領也唱不好了。我們必須養成一種全神貫注、心無二用的習慣。走進後臺,把天大煩惱都丟在腦後,等唱完戲再說別的。這樣,不但能夠保持嗓音的正常狀態,而且也不會出錯。

為什麼解放後我的嗓音高了一個調門?演員離開舞臺,長期停止演唱,嗓子就回了。這個“回”字的意思就是逐漸倒退。我在抗日戰爭時期,停了八年,勝利後,重上舞臺,調門比以前落低了,嗓音使轉也不如從前靈活,唱起來感到費勁。這在我一生舞臺生活中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可是經過七八年的鍛鍊,到了一九五四年,我的嗓子居然又長了一個調門,使我增加了信心。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奇蹟,而我也覺得希罕。究竟有什麼力量能夠回覆我的青春呢?這是由於解放後,我接近了工農兵,他們的誠懇、樸素的高尚品質,愛工作、愛人民、愛國家的熱情在鼓舞著我,許多新人新事隨時隨地在影響著我,我和新的觀眾在臺上臺下打成一片。他們對我的歌唱是那樣地熱愛,我也為他們建設祖國的巨大貢獻所感動而愈唱愈有勁。而且我生活在新社會里,再也不像舊社會那樣動盪不安、百事憂慮了。這些都是能夠使我的嗓音提高一個調門的主要力量。至於保養嗓子的方法不再重複,拿下面幾句來概括一下:

精神暢快,心氣和平。

飲食有節,寒暖當心。

起居以時,勞逸均勻。

練嗓保嗓,都貴有恆。

由低升高,量力而行。

五音飽滿,唱出劇情。

梅蘭芳大師:總結一生的“護嗓寶典”,分享給所有歌者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