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凌蟹苗走家系選育,不唯“大”是論!

把優良性狀做穩定,做一個負責任的苗企。

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鑑公佈的數據,2017年我國河蟹總產量達75萬噸左右。河蟹養殖規模龐大,地域廣泛,模式較多,技術成熟。河蟹專用飼料及動保產品日趨完善,市場流通便捷,大閘蟹品牌林立,生鮮電商雲集。放眼望去,整個河蟹產業鏈上,唯有種苗板塊不盡如人意,育種科研團隊少,從業組織規模小,苗種質量參差不齊,市場混亂。河蟹苗種是河蟹養殖的首要基礎,苗種質量直接影響著河蟹養殖的產量、規格及最終效益,因此河蟹苗種在近兩年也開始受到重視,部分飼料、動保等相關企業開始涉足苗種領域。新的品種,新的模式,新的技術,新的品牌,新的變革,呼之欲出。值此之際,水產前沿編輯部開展本輪“中國河蟹種業觀察”活動,見證並記錄這場河蟹產業的風雲變革。

近期,正值河蟹親本掛籠,各育苗企業紛紛舉辦觀摩活動,邀請客戶、一線養殖者實地見證親本規格、育苗設施、操作流程等。4月初,浙江澳淩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凌公司)在如東河蟹育苗基地,隆重舉辦掛籠觀摩活動。筆者受邀參加了此次掛籠活動,有幸訪談了浙江澳淩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正華。

澳凌蟹苗走家系选育,不唯“大”是论!

浙江澳淩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曹正華

水產前沿:澳凌公司成立的初衷是什麼?目前公司運營情況如何?

曹正華:在河蟹飼料銷售過程中,我們面對很多困惑:怎麼保證河蟹早上市、怎麼保證高品質、怎麼保證豐產又豐收。像2018年普遍規格大,大規格的螃蟹價格就不高,行情較差。我們就特別意識到,前期的苗種很重要,後期的成蟹銷售也很關鍵。幫助河蟹養殖戶選好苗、養好蟹和賣好蟹,這是我們浙江澳凌種業公司成立的初衷。

發現這麼多問題之後,我們通過廣泛的調研,發現上海海洋大學成永旭、吳旭幹教授在河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家系選育和繁殖技術上具有深厚的研究積累,且研究工作緊密結合產業需求,大家優勢互補,合作意願較強。通過一年多的接觸和反覆討論,我們決定成立一家專門的河蟹種業公司,來進行“河蟹育繁推一體化”的產學研深度合作。恰逢2016年浙江長興縣想打造和提升當地河蟹養殖產業,當地政府邀請中國河蟹協會副會長、南通兵凌公司總經理陸衛兵先生、上海海洋大學吳旭幹教授和深圳市澳華集團董事長王平川先生等到浙江長興考察和交流,經過實地考察、市場調研和反覆磋商,多方均看好河蟹種業,擬進一步深度合作。因此,我們於2016年在浙江長興註冊成立了浙江澳淩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立即在長興建立了佔地面積近500畝的親本保種基地和扣蟹示範養殖基地,在如東合作建立了400畝的河蟹土池生態育苗基地、研發大棚、滷蟲孵化車間、淡化池塘等設施,2018年底在射陽合作建立了400畝的河蟹土池育苗基地。

2018年,澳凌公司總共生產了1.2萬斤大眼幼體,市場銷售1.1萬斤左右,我們自己和上海海洋大學的崇明基地自用一千多斤。今年生產目標22000斤,其中銷售目標21000斤。

澳凌蟹苗走家系选育,不唯“大”是论!

澳凌公司抱卵親蟹

水產前沿:目前,河蟹苗種市場熱衷於大母本,對此您是怎麼看的?

曹正華:我個人認為“過度炒作大母本”是不理性的,也是缺乏科學依據和實踐驗證的,縱觀豬雞等大動物育種技術,沒有一種高等動物的選育和擴繁是通過一味追求大親本實現的,關鍵是通過長期選育或誘變育種等形成基因純合、遺傳穩定和表現優異的新品系。

目前,我國河蟹繁育研究領域起步較晚,研究力量薄弱,科研落後於產業需求,可能才導致產業和市場上出現一些不合理的宣傳和操作。我們澳凌公司和上海海洋大學成永旭、吳旭幹教授團隊合作做的是家系繁育和群體選育相結合的技術路線,從我們的研究結果看,大母本不一定會養出大成蟹,中等母本也可養出大成蟹,關鍵是需要遺傳穩定的河蟹親本種質,後代才能表現優異,如:蟹苗成活率高、抗病力強、成蟹規格大和品質好等。例如,去年風調雨順,是螃蟹的豐年,無論是品牌蟹苗還是普通苗都有較高比例的大規格成蟹,這就造成“採用大親本蟹苗的養殖戶養殖出大蟹”和“採中小親本蟹苗的養殖戶也可以養殖出大蟹”現象,因此,有人迷信“大親本養大蟹”,有人認為“河蟹親本規格不重要,關鍵是養殖環境和管理”。我們認為,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我們澳凌公司從成立開始,就跟上海海洋大學成永旭和吳旭幹教授團隊密切合作,我們有自己獨特的河蟹選育技術路線和繁育技術,我們跟市場大部分河蟹育苗企業及研究單位走的方向不一樣。由於大規格親本育苗成活率較低,我們研發團隊也在嘗試大規格親本的繁殖技術研究,以前我們研究了3.5母和4母的繁育技術,現在已經攻克了4母親本成活率低的難題。今年我們做了262只5母以上的親本的繁殖探索,從目前情況看,親本從交配到胚胎孵化的累計成活率很低,只有30%左右,今後需要親本營養、越冬管理和掛籠方法等方面進一步優化。由於5母以上親本的繁殖技術不成熟,今年我們5母是不對外銷售的,只在我們自己基地和我們的核心客戶那嘗試下。我們推出市場的產品,需要有穩定的繁殖技術、瞭解其在不同環境下的養殖性能等。

我們具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和一流的研究基地,所以我們現在走的路,和市場上主流的“大母本”是不一樣的,我相信這是我們未來的立身之本。我們選育的河蟹家系和群體要求“河蟹種質純正,養殖性狀穩定,市場表現優異”,今年是這樣、明年是這樣、後年還是這樣,一代代的保持這樣穩定的性狀,這才是我們追求的,這也是一個負責任的苗企公司應該做的。

澳凌蟹苗走家系选育,不唯“大”是论!

上海海洋大學吳旭幹教授(右二)

水產前沿:澳凌苗種的優勢在哪裡?你們是如何做到的?

曹正華:第一,成活率明顯高。這也是我們敢讓扣蟹養殖戶放2.5-3斤/畝大眼幼體的原因,澳凌大眼幼體在扣蟹養殖階段成活率可達20-30%。因為我們育苗過程中投餵豐年蟲進行了營養強化,我們的育苗密度相對較低、淡化撈苗時間較晚,且大量使用EM進行調控育苗水質,我們的大眼幼體正常是5.5-6萬隻/斤,而市場上一般是7-8萬隻/斤。未來,我們還會在豐年蟲孵化過程中,對豐年蟲營養進行強化。澳凌扣蟹在成蟹養殖階段,成活率也明顯高於其他來源的扣蟹。比方說在興化,去年投放澳凌扣蟹的成蟹養殖產量都比較高,普通扣蟹養殖的成蟹產量為170-180斤/畝,但放我們澳凌扣蟹苗就可以到220斤/畝,且平均規格大於投放普通扣蟹的,同等條件的產量要高出40-50斤/畝。

澳凌蟹苗走家系选育,不唯“大”是论!澳凌蟹苗走家系选育,不唯“大”是论!

澳凌公司豐年蟲孵化設施

第二,我們澳凌苗特別能吃。因為我們澳凌品系蟹苗經過連續5代選育,選育過程中一直都是投餵配合飼料的,從來沒有投餵過冰魚和雜糧等,因此,澳凌苗對配合飼料的適應性非常好。我相信,未來國家把冰鮮魚禁掉之後,我們澳凌苗的優勢會更明顯。

第三,抗病力很強。這是我去泗洪時養殖戶跟我講的,說這一片養殖區有三四千畝的水面,夏季別人的蟹苗都發病了,採用我們澳凌苗的池塘發病率很低,且發病時間比別人的遲,但是我們澳凌苗的發病死亡率很低,最後養我們苗的還能養出250-300斤/畝的產量,規格可以達到公蟹平均3.4兩,母蟹平均2.3兩,這遠遠好於當地的平均水平。就是在基本相同的養殖條件下,我們澳凌苗的抗病力會強,這也是我們家系繁育的優勢,因為上海海洋大學成永旭團隊在選育的時候,每一代的種蟹都是挑抗病力強、生長表現好的親本進一步選育,如此堅持下去,免疫抗病性能得到了提高。

水產前沿:你們與飼料公司是如何協同合作的?在產業鏈上是否有進一步的佈局?

曹正華:在澳華產業鏈上,我們澳凌主要負責大眼幼體的生產和部分大客戶的技術服務,大眼幼體的銷售及技術指導主要是由澳華旗下的各飼料公司協助完成的,客戶的部分優質成品蟹回收和銷售也是我們澳凌公司在做。我們是有機協作的整體,也就是說,“頭”和“尾”是我們澳凌在做,中間基本是飼料公司在做,我們在中間做一些技術性的、輔助性的工作。

我們現在做一些成蟹的銷售,量還比較小。2019年,我們會成立專門的團隊,整合集團資源,全國佈局,通過澳華集團的業務團隊和我們的客戶去帶動高檔成蟹(禮品蟹)的銷售。未來,有可能的話,我們還要做一個成蟹的深加工,像香辣蟹、醉蟹等。蟹價不好的時候,我們可以收購成蟹,去加工成蟹膏、蟹粉、蟹黃等。未來怎麼去挖掘河蟹產業的潛力,應該是我們澳凌公司和同行需要去深入思考的重要問題。

澳凌蟹苗走家系选育,不唯“大”是论!
澳凌蟹苗走家系选育,不唯“大”是论!

澳凌公司禮品蟹

水產前沿:您認為,未來河蟹苗種市場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曹正華:現在整個華東,大眼幼體的量應該在130-140萬斤。現在市場上主要分土苗、品牌苗和定製苗三種,土苗的總產量在100萬以上。定製苗是指養殖大戶(企業)自己挑選母本送到沿海河蟹育苗場去,讓苗場育苗代工,這部分苗的總量相對較大,估計有20-30萬斤。

這兩年非常明顯,包括我們澳凌在內的一些品牌苗企,帶動了整個市場對品牌苗的認同。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品牌苗產量肯定會迅速增加,逐漸吃掉普通定製苗和土苗的部分份額,今後大頭可能是兩個,一個是品牌苗,一個是高端定製苗。這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的一個必然過程。

未來,把河蟹品牌苗的優良性狀做穩定,充分挖掘市場和用戶多樣化的需求,提高品牌苗的綜合競爭力,實現差異化競爭,讓養殖戶賺更多的錢,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我們未來要追求的,也是我們澳凌的終極目標。

澳凌蟹苗走家系选育,不唯“大”是论!

澳凌公司射陽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