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海灣地區的一顆明珠

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可能這輩子也沒有聽說過巴林這個國家。相較於海灣地區的老大沙特、最近上躥下跳得十分厲害的卡塔爾、富有而淡定的阿聯酋等國家,巴林似乎是海灣地區比較沒有存在感的一個國家。一方面是因為其國土面積小、石油儲備少,在海灣一眾大國中沒有什麼說話的空間,另一方面也是其王室哈利法家族較為低調的原因。對於國人來說,巴林更是距離遙遠,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但近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來到了這片神秘的土地。

和鄰居那些靠石油發家的國家一樣,巴林曾是英國的殖民地,至1971年獨立。巴林原本由33個島嶼組成,後不斷填海造島,目前已經擴建至770多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廣州市的面積,從這一點上來說,巴林是實打實的“海灣小國”。

巴林,海灣地區的一顆明珠

(海灣小國巴林)

但這個小國最近同中國走得非常近,可以說是打得火熱了。一方面,巴林是東亞通往歐洲的重要節點,在古絲綢之路時期,巴林就與中國保持著頻繁的貿易往來,歷史上中東地區的香料、珍珠等等都是通過巴林轉運到中國的,而巴林國家博物館也收藏著絲綢之路時期流傳到中東地區的中國陶器;另一方面,作為最早嘗試經濟轉型的國家,巴林政府輕鬆自由的經濟環境以及巴林王室對中國資本友好熱情的態度,也讓巴林成為了不少中國企業的青睞對象。

據瞭解,許多領先的中國企業已經在巴林開始運營,包括華為、中國銀行、太平洋保險集團、中國港灣工程公司和中集集團等。今年早些時候,巴林經濟發展委員會下屬機構負責人阿里·古拉姆還透露,華為要在巴林追加8000萬美元的投資。因此,如果你在上述企業工作,那麼你很有可能要到巴林來出差了。

但到巴林出差未必是一件壞事。同大多數海灣國家不同,巴林是一個世俗化和現代化比較早的國家。當然,這可能主要是因為巴林比較窮的緣故。

在發現石油之前,巴林也是窮逼國家一個,主要依靠採珠業維持國家發展。雖然發現了石油,躋身海灣土豪國家,但實在是囿於國土面積太小、石油儲量有限,所以有必要居安思危。巴林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嘗試經濟轉型,鼓勵其他行業的發展。船小調頭易,笨鳥先飛的巴林轉型倒也頗為成功,目前整個國家的GDP中,石油及其相關產業只佔20%左右,從某種程度上算是規避了“資源詛咒”。

而巴林經濟轉型的策略就是招商引資。俗話說,人窮就要多種樹,國窮就要搞金融。巴林目前發展的比較好的是金融業和旅遊業。其首都麥納麥是整個海灣地區的金融中心,諸多銀行在這裡設立分支機構,同時由於條件合理而寬鬆,許多石油國家的投資者熱愛在巴林註冊金融機構。

旅遊業同時也是巴林比較亮眼的一個產業,但巴林旅遊業的發展似乎有些跑偏:雖然早早就對中國實行了落地籤政策,但巴林的旅遊業似乎只吸引了中東地區的遊客。相較於善於營銷的迪拜、阿布扎比等地區,前往巴林旅遊的中國遊客在數量上簡直就是雲泥有別。

要知道,巴林有一個頗為尷尬的外號叫做“沙特的後花園”。由於地理位置相近,為了方便交通往來,巴林和沙特於上世紀80年代修建了法赫德國王大橋,沙特人想要從胡拜爾市到巴林的麥納麥市,只需要驅車2小時即可,其便利性可見一斑。由於巴林社會在海灣國家中較為世俗化與開明,因而有很多沙特人熱衷於來巴林放鬆身心,這便是“沙特後花園”名稱的由來。

巴林,海灣地區的一顆明珠

(法赫德國王大橋)

目前,巴林相對開放的社會狀態使得其在經濟上轉型速度快,轉型效果好,其GDP對石油的依靠不足20%,但這樣的轉型也並非完美無瑕的。雖然GDP已經不依賴石油了,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政府全年的營收中,超過8成還是依賴石油。也就是說,其他的經濟產業雖然存在,但盈利能力普遍不強。可見,搞經濟還是要脫虛入實啊。

面對這樣的尷尬,巴林政府也開始想辦法,辦法之一就是跨區域合作。早在2006年,巴林就抱上了美國的“大腿”——與美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試圖在對外貿易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模式。而巴林也是海合會成員中第一個與美國簽訂協議的國家。

而如今,巴林將目光瞄向了東方,積極對華招商。

值得一提的是,巴林的世俗化程度和開放程度,在海灣一眾瓦哈比國家中算是比較高的,它是海灣地區首個允許婦女參政的國家,而與此同時,鄰居沙特的婦女竟然都沒有機會考取駕照和開車。

巴林,海灣地區的一顆明珠

(允許婦女參政的巴林)

同樣是由於社會開放的原因,該國的年輕人也十分樂於接受新事物,且和歐美以及中國的青年一樣熱衷於創業。巴林政府也鼓勵年輕人進行嘗試,在國內成立了一些孵化器。據調查,巴林有70%的青年人對技術創業感興趣,這一現象在整個經濟尚未完全脫離石油且亟待經濟轉型的海灣國家,都是十分大膽且超前的了。所以,某種程度上,巴林更像是海灣地區的一個“經濟特區”,巴林政府同深圳政府之間能夠達成《友好交流合作備忘錄》,可能冥冥之中確實有共同語言。

從公元前3000年建城,到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來到巴林,再到公元7世紀成為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在16世紀又被葡萄牙人佔領,隨後又處於波斯帝國的統治之下,然後經歷了獨立、被英國入侵、成為英國的保護國,直到1971年8月14日完全獨立,巴林,這個有著悠久的歷史,優越地理位置的中東小國,也逐漸擺脫了“石油暴發戶”的標籤,成為了海灣地區的一顆明珠。而其相對世俗的生活方式,相對現代化的城市以及相對開放的政府,也讓去巴林出差未必成為一件壞事。

至少,最不濟還可以去看F1大獎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