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李自成,明朝會不會滅亡?

文紹J


我們首先要知道,明末為什麼會爆發農民大起義?萬曆46年,為了壓制遼東的努爾哈赤,明朝開始徵發遼餉。

基本上一畝地加徵9釐白銀,一共是520萬兩白銀。到了天啟又開始增加行鹽等等,同時到1631年,再次增加遼餉到一畝1分2釐白銀,加上增加的鹽課等等,徵收740萬兩白銀。要知道,萬曆46年以前,明朝一年的收入也就300-400萬兩白銀。

這等於是全國的稅負增加了100%甚至是200%以上。再加上小冰河期的影響,收入降低,稅負成倍增加,百姓生活更加困苦。農民常常是傾家蕩產,也交不完這些“皇糧國稅”。

明軍在遼東屢屢戰敗,就不斷增加投入,增加部隊。減少其他地區明軍的待遇。以至於,盧象升說:西北軍人慘狀:“今逋餉愈多,飢寒逼體,向之拿錢借債,勉制弓矢槍刀,依然典賣矣。多兵擺列武場,金風如箭,餒而病、僵而僕者紛紛見告矣。每點一兵,有單衣者,有無絝者,有少鞋襪者,臣見之不覺潸然淚下。”

最後,西北地區的貧困農民,邊軍和流民就在崇禎年間,爆發了席捲半個中國的大起義。出現了眾多首領,比如老回回,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

崇禎皇帝拼命維持將傾的明王朝大廈,到了1644年,再也無法維持。1644年初,已經欠軍餉達數百萬兩,南方來的稅款只有幾萬兩,國家糧倉已經空虛。當北京被李自成包圍時,明朝駐軍已經5個月無餉。士氣渙散。

因此,就是沒有李自成,明朝也已經扛不住了。除非,明朝可以從兩線作戰當中解放出來,集中主力先打農民軍,與後金保持歲貢和局。還有一些機會。兩邊都要打,兩邊都要抓,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場空。


深度軍事


明朝的滅亡的因素有很多,諸如小冰河的天災,內部的農民起義,外部的滿清入侵等等。

但是更重要的一點是明末的黨爭耗盡了大明王朝的最後一絲力量。

談及明末的黨爭就不等不提到矛盾最為嚴重的兩個黨派,一個是以宦官為首的閹黨,另一個則是以文官為首的東林黨。


閹黨的興起

按道理明朝是不會有閹黨的出現的,因為在洪武初年,朱元璋就為了防止宦官專權而令"寺人不過侍奉灑掃,不許干與政事"。雖然明初朝廷就制定了太監不得干政的規矩,但是後世皇帝卻不引以為戒,屢次違反朱元璋制定的祖制。

第一個破壞朱元璋規定太監不能干預朝政的皇帝,就是那一個當過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朱祁鎮親政後,十分寵幸太監王振。甚至在王振的鼓動之下還御駕親征攻打瓦剌,可惜的是也正是在王振的瞎指揮之下,最終朱祁鎮戰敗被俘。

在朱祁鎮之後,還有出現了憲宗朝宦官汪直、武宗朝宦官劉瑾、熹宗朝宦官魏忠賢等,都曾干預朝政、打擊士人官僚。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宦官干政,讓後宮的太監勢力日漸強盛,最終組成了一支強大的閹黨團隊。


東林黨的興起

閹黨勢力的強大,必定觸犯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最初文官集團只是小規模的反抗,並沒有形成黨派的勢力。

到了萬曆年間,一個人的出現讓文官集團第一次組成一個大規模的黨派。這個人就是東林黨的創始人顧憲成,其實最初顧憲成組建東林黨並不是為了與閹黨爭鬥,相反此時的顧憲成鬥爭的對象還是同為文官集團的內閣首輔。

顧憲成本身是在吏部工作,當時張居正倒臺後,朝廷意識到了內閣勢力過於強大,欲分散內閣的勢力。這時候朝廷其他的六個部門便開始了與內閣爭權奪利,其中以顧憲成為首的吏部更是首當其衝。

最終在這一次黨爭中,顧憲成脫穎而出,不僅成為了吏部的掌舵人,還扳倒了內閣首輔王錫爵。

王錫爵退出朝堂之後,萬曆命令吏部根據品望推選六七位能夠勝任首輔之職的官員聽候點用。顧憲成等人違背皇帝的意思,幾次提名的人,都是萬曆所厭惡的。最後忍無可忍的萬曆皇帝將顧憲成貶官回鄉。

<strong>回鄉之後的顧憲成,並沒有因為官場的失利而沉淪。

相反他開拓出一種新的途徑,那就是以講學為名,廣交朋友,四處活動。隨著活動量的增加,顧憲成感到有必要建造一個固定的場所,將分散的講學活動變成一個有協調組織的統一活動,從而增強社會影響力。

萬曆三十二年,顧憲成在無錫城東門內的東林書院遺址重建東林書院,並與顧允成、高攀龍、安希範、劉元珍、錢一本、薛敷教、葉茂才(時稱東林八君子)等八人發起東林大會。自此東林黨最終成立了,在往後的二三十年裡,成為了左右大明王朝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勢力。


兩大黨派的爭執

到了明熹宗時期,因為扶持熹宗即位有功,東林黨第一次擺脫了"在野黨"的身份。此時如日中天的東林黨,打擊了大量與他們作對的文官集團,擺在他們面前的政治對手只剩下了明熹宗最信任的太監魏忠賢。

說到魏忠賢,可以算得上明朝歷代閹黨裡面勢力最為強大的。當時魏忠賢號稱"九千歲",兩個勢力相當的黨派相爭,必定引起朝局的動盪。

天啟五年,魏忠賢對東林黨採取了殘酷的鎮壓行動,他借熊廷弼事件,誣東林黨的左光斗、楊漣、周起元、周順昌、繆昌期等人有貪贓之罪,大肆搜捕東林黨人,許多著名的東林黨人冤死獄中。天啟六年,魏忠賢又殺害了高攀龍、周起元、周順昌、繆昌期、周宗建、黃尊素、李應升 7 人,東林書院被限期全部拆毀,講學亦告中止。

崇禎皇帝繼位後,為了收攏皇權,便開始打擊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最終不可一世的"九千歲"倒臺了,樹倒猢猻散閹黨集團再也掀不起風浪了。

另一方面,崇禎皇帝也平反了大量天啟朝被魏忠賢陷害的東林黨冤案,東林黨人再一次成為了朝廷的決策班底。


勝利的東林黨,卻成為了壓垮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近十年的閹黨與東林黨之爭,最終以東林黨的勝利而告終。

雖然閹黨集團存在貪汙、專政的政治汙點,但是以魏忠賢為主的宦官團隊畢竟還是給大明王朝辦了大量的實事。

而東林黨雖然有著清廉的政治形象,但是畢竟都是一些理想主義的"在野黨"組成,絲毫沒有“執政經驗”。

在崇禎皇帝為了籌集對起義軍、清兵的軍費時,準備向江南的商賈士族增稅、捐款。但是東林黨卻因為這些商賈士族是自己的政治依靠,而極力的反對崇禎皇帝的增稅、捐款。最終國庫空乏的大明王朝被起義大軍給推翻了。

諷刺的是,當崇禎皇帝向東林黨人士借錢時,東林黨人以"窮"為名拒絕了崇禎的請求,但是在起義大軍搜查這些東林黨人的宅邸時卻發現了大量的金銀財寶。

本文作者煮酒君,2018年9月首發於頭條號。


煮酒君


沒有李自成搗亂,明朝能否戰勝滿清?

沒有張獻忠搗亂,明朝能否戰勝滿清?

李自成為什麼搗亂?張獻忠為什麼搗亂?因為沒有飯吃,因為官逼民反。

為什麼沒有飯吃?因為要養官員、養軍隊。

那個朝代不要養軍隊?對,歷朝歷代都要養軍隊、養官員。問題出在哪裡?

明朝不但要養官員、養軍隊,還要養皇室子孫、皇親國戚。那個朝代不要養皇室子孫和皇親國戚?對,歷朝歷代都要養這些人。問題是,明朝的宗室宗室待遇太優厚、人數太多了。

自從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對宗室制度進行改革以後,明朝封藩在各地的王爺沒有任何工作可做,也不能隨意走動,只能生孩子,生了孩子朝廷負責發工資,只要是皇室子孫,不管血緣多遠,朝廷每年至少發200石大米,約相當於100兩銀子。至少是小康生活的水平。

一開始,皇室子孫少,朝廷負擔不重,到後來不斷增長,到嘉靖年間,光是河南的周王一家,朝廷每年就需要發87萬石大米;山西省每年財政收入152萬石,封在山西的晉王、代王、沈王三家每年俸祿需要312萬石。嘉靖中後期,明朝朱家宗室人數19000多人,到隆慶(1567-1572年)年間增加到28000多人,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達到15.7萬人。

萬曆年間如果要足額髮放宗室的俸祿,不要說親王每年一萬石,就算是按照最低每年200石發放,一年要發3000多萬石糧食,摺合銀子至少1500萬兩。明朝的財政收入一年才2000多萬石,隆慶年間,長城九邊的軍費總共才270萬兩銀子。

所以,萬曆十五年(1582年),萬曆皇帝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去賑濟哪些窮困潦倒的旁支宗室。宗室就像毒瘤一樣威脅著明朝,事情已經惡化到這個程度了,還是沒有那個皇帝採取果斷措施來解決。隆慶年間,軍隊已經經常發不出軍餉,甚至連山西的邊防軍也經常幾個月發不出工資。到天啟年間,軍隊常常因為領不到軍餉而譁變,崇禎年間也是這樣。

天啟皇帝很想削減宗室的開支,以便拿出更多的錢保障軍費,但是不久就死了。崇禎皇帝根本不知道如何當皇帝,還在維護宗室的利益,結果軍費始終無法保障,近支宗室和郡王以上的皇族,依然是過著花天酒地的日子,而替朝廷賣命的士兵,卻沒有飯吃,只好搶掠老百姓,甚至是殺良冒功。

歷史給了朝廷很長的時間整理宗藩問題,早就有官員冒死進諫,希望朝廷甩掉這個包袱,輕裝前進,皇室過了幾代,朝廷就不要再發工資了,讓他們自由謀生。但是,沒有哪個皇帝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幾十萬人繼續吃大鍋飯,把軍費也吃了,吃到民窮財盡,怎麼能不滅亡?

明朝的滅亡是自作孽。這樣的情形,明朝不亡其有天理?亡明者明也,非順也;誅明者明也,非清也。


坐看東南了


如果沒有李自成,明朝會不會滅亡?答案是肯定的,就算沒有李自成,明朝一樣會滅亡。李自成不過是導火索,加速了明朝走向滅亡之路。下面請聽有書君為你一一分解。

一、皇帝的原因

明朝的國威以永樂時最為強盛,可是導致明王朝滅亡的失當措施,也部分源於永樂年間。

首先永樂在內府開設書堂,教宦官讀書寫字;設京營提督,讓宦官監軍;設立東廠,叫宦官刺探外事,使得宦官有了司法權。於是宦官權勢漸重,最終導致宦官專權。

其次永樂因自身篡位上臺,試圖通過開疆拓土,建功立業,以示宣揚國威,轉移國人的注意力。可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無形中也增加了百姓的負擔。

最後永樂還把大寧送給兀良哈,使開平孤立無援,無防禦縱深,一處被突破就可直接威脅北京,使明朝完全陷入被動的地位,為北方的倫陷埋下了隱患。

到了嘉靖後期,嘉靖沉迷於煉丹嗑藥,尋求長生不老之道,二十年幾乎不理朝政。清官海瑞曾批評他:“嘉靖也,家家乾淨。”以形容百姓家徒四壁的慘狀。

而萬曆期間,萬曆想廢長立幼,受到群臣的反對。於是萬曆消極怠工長達幾十年,藉此與群臣對抗。

他不參加法定的禮儀;不遞補高級職位,讓官員看不到希望;不批示抗議的奏章;朝中派遣和官員升遷憑的不是道德或才智,而是通過抽籤,由一根無關緊要的竹籤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讓人歎為觀止。

接著萬曆皇帝還清算了張居正,導致張居正變法擱置,使原本因變法走上坡路的明王朝又滑向深淵,走向衰落。

隨後又有天啟、泰昌兩任皇帝荒淫無度,導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明朝再次滑向了更深的深淵。

最後到了崇禎時期,明朝已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帝國,崇禎徒有救國之心,卻無力挽狂瀾之能。

二、宦官的專權

作為明朝第一代專權宦官王振,勾結內外官僚、作威作福,凡反抗他的人都被捕治,朝臣均無可奈何。

他還鼓動英宗御駕親征,導致二十萬左右的明軍幾近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經此一戰,明王朝國力受損,國勢衰落。

到了正德年間,又有宦官劉瑾專擅朝政、為所欲為、魚肉百姓、收受賄賂、殘害忠良。他還投皇帝所好,引誘皇帝沉溺於吃喝玩樂、疏於政事。

及至明朝末年,還出了個臭名昭著的宦官魏忠賢。他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歲”。他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他還不擇手段,大肆迫害忠良,造成大量的冤假錯案,而人們敢怒不敢言。

這些宦官倚仗皇帝的寵信,結黨營私,陷害忠良,排除異己,弄權斂財,禍亂國事,給明王朝的統治帶來一場又一場浩劫。宦官的專權是導致明朝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權臣和黨禍

說起權臣,最具代表的是嚴嵩。

《明史》將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稱其“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他權傾天下二十年,為鞏固權勢,不遺餘力地剷除政敵。他還媚上欺下、竊權罔利,毫不將國家安危放在心上,以致韃靼、倭寇之亂愈演愈烈。權臣之禍可謂誤國殃民。

而黨禍也是明朝滅亡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比如東林黨、閹黨、浙黨、齊黨、楚黨之間只顧為自身或者集團利益爭鬥,不顧國家大計。激烈的黨爭大大削弱了明朝的力量,而明末皇帝又大都無力干預也無法制衡黨爭,只能任由黨爭禍國。

四、天災人禍

崇禎初年,恰逢荒年,陝西延安有食榆樹皮、石塊的,甚至有父子、夫妻互相交換孩子為食的。

朝廷還屢次加賦,導致民窮財盡,引發了叛亂。開始有高迎祥,竄擾陝西、山西、河南、湖北四省。後來又有李自成,張獻忠擾亂甘肅。而由於地方制度不當,導致流寇不能平復,北部淪陷,南方則有諸王爭相自立。

從明朝中後期開始,皇帝荒淫無度、朝政腐敗、國庫空虛、宦官專權、權臣和黨禍加上天災人禍,明朝可以說不具天時、地利、人和,如此明朝焉能不亡?而李自成不過是導火索與催化劑,加速了明朝的灰飛煙滅,僅此而已。


有書共讀


個人覺得明朝的滅亡跟有沒有李自成沒多大關係,的確在現在人的眼裡明朝崇禎皇帝會自殺及明朝會滅亡很大原因是因為李自成率領大軍佔領北京造成的。但是事實上李自成只是當時明末農民起義推出來的首領而已,即使沒有李自成,這些起義軍也會推舉出其他人來帶領他們推翻明朝,比如張獻忠等人。可以說即使沒有李自成,以明朝當時的情況不管是誰帶領起義軍,他都能攻進北京,只有這個首領稍微有點腦子他就能當皇帝,就能把崇禎皇帝逼死,就能讓大一統的明朝失去統治天下的資格。其實明朝會亡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內有起義外有滿清,兩線作戰終拖垮大明

明末崇禎朝不但對內要面對李自成、張獻忠等帶領的農民起義軍的肆虐,還要面對遠在東北的那群滿清虎狼,而在當時明朝的精銳之師經過與滿清的幾次大戰已經所剩無幾,薩爾滸之戰九萬精銳所剩無幾,松錦大戰十三萬精銳十去九八,松山之戰十三萬精銳僅剩數萬人,可以說到最後面對滿清的大明軍隊只剩下山海關吳三桂所統率的三萬餘精銳。

而此時明朝內部農民起義軍又遍地四起,明朝又極力不願與起義軍和滿清的任何一方進行和談,就這樣明朝徹底陷入兩線作戰,試想下二戰時期曾經如日中天的德國最終陷入兩線作戰之中都只能落了個滅亡的結局,更何況是已經是日落西山的大明呢?而這對於本來就兵力不足的大明來說簡直就是雪上加霜,最終整個大明的精銳之師就在這兩線作戰中毀於一旦。

天災人禍肆虐大明,無糧無餉致大明精銳戰鬥力銳減

剛才我們就說過明末的崇禎朝是處於兩線作戰的狀態,而也就已經是致命的了。但是更為致命的是,此時的大明經過幾場嚴重的天災已經處於崩潰的兵源,整個朝廷的國庫銀兩已經所剩無幾,而大明自崇禎元年開始整個北方就接連大旱,據《漢南續郡志》記載:“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更為嚴重的是整個明朝是北方鬧旱,南方鬧水,此時的南方也洪水氾濫成災,就這樣在這數十年的時間裡大明可以說是顆粒無收,稅收就更是收不了多少。而就在這樣的無糧無餉的狀態下,明朝將士就等於是空著肚子為朝廷買命,你說一群連飯都吃不飽的士兵能打勝戰嗎?

明朝前期由於糧餉尚能供給軍隊,所以前期的明軍即使是兩線作戰也依然能夠堅持著,在此時遼東前線的明軍尚能阻擋住滿清的鐵騎,而在內部的起義軍甚至被明軍按著打。1636年當時的農民軍領袖高迎祥被明軍將領孫傳庭所殺,10餘萬農民起義軍被孫傳庭軍幾乎全殲、1636年李自成被洪承疇所敗,數十萬大軍僅剩18人狼狽而逃、1637年張獻忠被左良玉部擊潰,張獻忠落荒而逃,最終兵敗降明,可以說前期朝廷在保證糧草充足的情況下,明軍對付農民起義軍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只可惜最後因為糧餉缺失,又加上各種原因,農民起義軍還是沒能鎮壓,明最終亡了。

朝堂內訌不斷,崇禎盲目急進,名將非死即降

明亡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堂內訌不斷,而崇禎帝又盲目急進,導致大明為數不多的名將皆數凋零。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末最會打戰的幾個名將大概有盧象升、洪承疇、孫傳庭、秦良玉、陳奇瑜、孫承宗、傅宗龍、曹文詔、周遇吉、楊嗣昌、賀人龍、曹變蛟、祖大壽等數十人,但是這數十位名將的結局卻大多不好,或死於內訌,或死於崇禎的急進,或因同僚的背叛而身敗被俘,或力戰而死。

盧象升曾經數次擊退滿清對中原的進犯,但在鉅鹿被清軍所圍之時,因楊國柱和胡大威的不敗而逃,加上太監高起潛又對救援請求充耳不聞,最終盧象升力戰而死;洪承疇曾經的薊遼總督,先是敗高迎祥、張獻忠和李自成等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曾經被他打的只剩下18人狼狽而逃,後更是在遼東抵禦滿清的入侵,但最終他在松山之戰因松山副將夏承德的出賣兵敗被俘;孫傳庭一個被譽為“傳庭死,而明亡矣”的當世名將,高迎祥即被他所殺,他本可不用死,大明也本可不會失去此等名將,但是最終因為崇禎帝的急進,孫傳庭不得在糧餉不足的情況下出兵剿匪,也因如此孫傳庭的軍隊不得不在糧草不足的情況下出兵迎戰李自成,最終全軍覆沒,而孫傳庭也以身殉國。

可以說如果當時的明朝將領們能夠同仇敵愾,崇禎皇帝也能相應的更耐心的應對民變,明朝的這些中流砥柱也就不會一個又一個的亦或戰死沙場,亦或被同僚所殺,又亦或兵敗被俘,而如果這些名將不死,則大明尚有機會,只可惜一切都已經為時已晚。

其實說真的,明的滅亡不是亡在農民起義軍上,也不是亡在滿清的身上,而是實實在在的亡在自己的手上。在當時即使是天災人禍不斷,但是隻要明朝的那些王公貴族們能夠同仇敵愾,憑藉著他們手中的財力還是能夠應對一二,但是他們就偏偏不這麼做,他們寧願最後讓這些財寶被李自成和滿清所奪,他們也不願意捐出給朝廷抵禦外敵。而且最為可惡的是,這些人非但不與明朝同舟共濟,甚至還要對明朝落井下石,多少的名將和將士們的性命因他們而死,他們的爭權奪利非當害了大明,也害了這些將士們。


澳古說歷史


明朝的滅亡,眾說紛紜,亡於黨爭、亡於農民軍、亡於萬曆、亡於崇禎、亡於東林、許許多多的網友都能自己總結出一套明朝滅亡的原因,似乎都有道理的樣子。



那麼這說明什麼?

說明,李自成一直都沒有被大家正經看待成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大明王朝276年風風雨雨,它的滅亡其實是中國封建王朝內裡的一種必然性,也是時代背景下的偶然。

必然是因為喪失了土地的農民階級越來越多,特別是北方,明末連年自然災害下,本已經沒有土地的廣大佃戶們在地租與賦稅雙重壓迫下,已經完全活不下了,所以從天啟末年開始,民變不斷,剿之不盡,撫之不靖。

而朝廷中樞已然成了一個空架子,連年面對民亂、邊患、已經捉襟見肘,腐敗的官僚體系,加上抵制朝廷稅收的強大官商集團,使得帝國已經虛弱不堪,只需一把火,便能燒的滿天下皆亂。



皇帝陛下面對如此情形,十七年來如病急亂投醫一般,政事朝令夕改,任人急於求成,反到加速了帝國的崩潰,偌大的帝國瞬間就失去了兩百年來的民心支持,在紛亂之中,幾乎大部分自於帝國培養的士紳們都選擇了給它的屍體來上幾腳。

即便沒有李自成,這個王朝也再難繼續下去了,勉強維持著它生命的正是一直吸它血的士紳們,維持帝國制度是為了更好的吸血,而吸血卻越發變本加厲,最終帝國變成了一個乾癟的老人行將就木。

一種制度的滅亡,很大程度都是由上層建築所導致的,它們只顧自己一時的利益,而拋棄了天下人常遠的利益,大明帝國也是如此。再強壯的巨人,也挺不住腦袋中樞一個勁地禍害身體四肢。



大廈的傾覆,在於建造大廈的人只願拿走屬於自己的利益,而不關心建造大廈的人的利益,所以這幢能夠給它們帶來利益的大廈,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下去了。

大明即便扛住了李自成、扛住了多爾袞、抗住了張獻忠,但只剩下最後一口氣的它,依然要死在艱難求活的道路上,因為沒有這個快要倒下的巨人,一直以來都不曾意識到親手推到它的,一直都不是那些造它反的底層人民,而是依附它榨取它價值的中上層士紳。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大家討論交流,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順手點個贊,關注也是極好的。


文話史


答案就是一個字:會。

↑李自成只是破產農民的代表,代表了千千萬萬的破產戶↑

就算沒有李自成,明朝末年也已經走到崩潰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望著滿朝文武,內心是痛苦的,也是迷茫的。他一定想不到,明朝末期的崩潰,是由“萬曆中興”為肇始的——沒錯,張居正改革為代表的萬曆中興,吐出了大明王朝最後的一口氣。

現在有很多網友對張居正非常推崇,認為他是大明王朝最厲害的宰相,這個評價並不為過,但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張居正並沒有提升大明王朝的經濟建設能力,他只是一個超一流的,務實的理財專家。

張居正的改革核心是整理稅制,增強政府的徵稅能力,由於他能力太強,政策穩準狠,基本把民間逃稅和偷摸發展的道路堵死,相當於榨乾了大明王朝的稅基。

↑張居正改革並沒有增強大明國力,只是增加的稅收剝奪↑

張居正推動了土地清查工作,分三年丈量全國土地。在此之前,為了儘可能逃稅,民間想方設法隱藏土地面積,可是張居正採取了有效的措施,清查后土地數量達到了七百零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頃。比明孝宗時期的測量數據多了足足三百萬頃。

同時,由於明朝晚期官僚系統已經徹底腐化,他們藉著張居正改革之名,使勁折騰,涸澤而漁,大大降低了民間抵禦政府加稅的能力,為以後民間經濟崩潰埋下了伏筆。

如果沒有戰爭,明朝末年仍可以維持比較長的時間,可惜,自從萬曆年間開始,明朝就沒有消停過,先是“萬曆三大徵”——播州之役,寧夏之役,以及抗日援朝的朝鮮戰役(打敗的可是豐臣秀吉),雖然都取得了輝煌勝利,但軍費猛漲,成為巨大的經濟負擔。播州之役花費200萬兩白銀,寧夏之役花費180萬兩白銀,朝鮮戰役花費高達780萬兩白銀。

當時藉著張居正改革積攢的家底,明朝中央政府不但足額撥款,而且打完這三場戰役後,還留下了不少餘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據萬曆年間戶部統計,皇室的花費巨大(暴富心態),萬曆三大徵結束後,財政赤字達到一百萬兩,但此時明朝徵稅能力還算運轉正常。

↑努爾哈赤的“七大恨”是大明王朝的催命符↑

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起兵,建立後金政權,兩年後,正式宣誓南征大明,從此,大明王朝陷入了苦戰,伴隨著經濟形勢急劇惡化。

然後就看到,大明王朝加稅的步伐根本止不住了。努爾哈赤起兵這一年,遼東邊境軍餉猛增三百萬,面對巨大的財政消耗,戶部能做的就是利用張居正創立的徵稅系統,不斷加稅。

努爾哈赤起兵第二年,除了貴州和北京周邊八個府之外,全國每畝土地增加三釐五毫銀子,總共多收了兩百多萬兩白銀。

次年,每畝土地再加稅三釐五毫。

又過一年,每畝增加稅收二釐,這次是兵部和工部直接聯合請求的,前者招兵買馬,後者製造軍械。

↑崇禎帝接手的是徹頭徹尾的爛攤子↑

等到崇禎帝朱由檢繼位的時候,早已經不再是富家子弟,而是破落戶了,偏偏又趕上了天災,之前的屢次加稅嚴重傷害了民間的經濟自保能力,天災發生後,全國一片混亂,多地出現大饑荒,甚至賣兒賣女,易子相食的情況也出現了。為了對付後金的威脅,大明王朝一共花費了上千萬兩白銀,還是沒取得勝利。

這種情況下,李自成,張獻忠們紛紛湧現,更加加劇了大明的財政壓力。朱由檢和他的部長們,為了對付內憂外患,仍然不得不選擇加稅,先是每畝增加三釐,第二次加稅時,盧象升要求向官宦人家徵收十分之一的田賦,這意味著民間已經基本被榨取乾淨,只能把手伸向官宦集團了。

↑與其說李自成推翻了明朝,不如把鍋分給萬曆皇帝↑

也就是說,大明王朝末年進入了這樣一種循環:為了對付內憂外患,不得不瘋狂從民間吸取財富,而這又導致民間紛紛破產,李自成們紛紛湧現,他們正是破產農民的代表。而隨著李自成們的出現,大明王朝的稅基嚴重減少,更加減少了政府徵稅能力。

一方面,越打經濟越窮,另一方面,越打敵人越多。

別說朱元璋再世,就是神仙下凡,也挽救不了大明王朝了。

沒有李自成,還會有張自成,沒有張獻忠,還會有李獻忠,誰把這些可憐的老百姓逼到了對立面呢?誰就要承受一切被毀滅的後果……


我見青史多嫵媚


明朝的滅亡,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完全是萬曆皇帝的問題,萬曆皇帝犯下了2個大錯誤,最終導致事情再也無法挽回。

第一個就是,萬曆廢除了官營養馬政策,這在古代就是一個自殺政策。在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全軍120萬軍隊,只有戰馬4.5萬匹。後來明朝開始發展官營養馬,還有官營給馬,寄養在民戶,第3個就是從關外買馬。

所以在永樂時期,明軍光是邊鎮軍隊就有40萬匹軍馬,京營部隊也有16萬匹軍民,朝廷在民間寄養20萬匹軍馬,另外就連驛站都有8萬匹軍馬。整個明朝官營的軍馬在100萬匹以上。

所以永樂時期,明軍戰鬥力非常強。但是後來呢?我們知道,民間寄養軍馬,因為剋扣壓榨,最後失敗了,還造成了響馬起義。而官營養馬呢,養馬土地,逐漸被各個藩王佔據成為各個王爺的農莊。

從遊牧民族購買馬匹,更是加錢從一匹馬36斤茶葉,暴漲到1186斤茶葉,而且還是劣質馬匹。到了,明朝邊鎮軍馬,已經從鼎盛時期的40萬匹,下降到過去的不到五分之一。導致,明軍戰鬥力銳減。

其次是,萬曆就座看,努爾哈赤的實力越來越大,而不是在其實力較弱的時候,給予打擊。平衡女真各部的實力。到了,後金統一東北,蒙古各部也開始投靠後金以後,明朝就再也打不過對手了。

明朝99%的精銳部隊都是滿清殲滅的,如果沒有滿清全殲明朝所有精銳。幾個李自成也打不到北京來。如果沒有滿清的歷次殲滅戰,李自成遇到的就是,洪承疇,袁崇煥,祖大壽,何可綱,孔有德,盧象升,耿精忠,曹文詔,吳三桂等等數十萬明朝精銳大軍,早就被滅多少次了。


烽火觀察


明朝的滅亡不能全說是李自成的原因,但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卻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明朝末期就像一座爬滿蛀蟲的大樓,這些蛀蟲有國家政策的崩壞、朝廷內部的腐朽、小冰河時期的天災、土地兼併導致無地可種的農民、黨派之爭不辦正事、滿清關外虎視眈眈等等因素。

如果沒有李自成,明朝會滅亡嗎?

答案是會,但不會那麼快的滅亡。明末的農民起義是帝國政策導致的誘因,殺了李自成還有千千萬萬的李自成。當時農民軍的領袖有掃地王,邢紅狼、黑煞神、亂世王、闖塌天、八大王(張獻忠)、闖王(李自成)等等。李自成在剛開始不是最有實力、也不是名聲最大,他是闖將,是繼承了別人闖王的稱號,勢力才大了起來。也就是說,在明末的灰暗的局勢下,就算沒有這個李自成也會有另外一個李自成幫忙推到明朝這堵牆。

但如果沒有李自成他們的農民起義,明朝不會滅亡的這麼快。滿清關外威脅、國內災禍連連、朝廷內部混亂,才是主要原因。

沒有農名起義,能撐得住滿清的進攻嗎?

農民起義的誘因是明帝國長期的土地兼併導致窮人沒有土地耕種,進而激發社會矛盾。一方面起義導致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面明朝加派三餉又進一步激發社會矛盾,直到最後流民危及帝國存亡的邊緣。

所以在當時明朝控制的封建社會晚期,社會矛盾已經積壓了幾百年已經到了要滅國的地步,農民起義是必然行為。

但是如果沒有發生農民起義,明帝國至少不會落到國力衰竭的地步,如果沒有農民起義,財政收入穩定,國家不用分兵和投入大量進行資源鎮壓。對於關外問題最多一步步喪失優勢和主導權,然後固守城池,可以讓明帝國多一點苟延殘喘的時間。

如果沒有農名起義,明朝還是能憑藉強大的國力來制約一下滿清,然後通過和親、通商,順帶腐化一下滿清高層什麼的,等新一代的滿清貴族成長起來再分化一下他們,或許明朝還能“滿血復活”。

但這些只是我個人意淫罷了,明朝就算沒有農民起義也絕非滿清的對手。那時的滿清已經空前的統一,早已對明朝垂涎三尺,除了第一代領導人努爾哈赤英明的領導外,最重要的還是這時的明朝已經是任人宰割的老黃牛了。

明朝的滅亡是歷史規律的體現而已,說的簡單點就是氣數已盡。皇權政治就像一張拉滿弦的弓,吸收了幾百年的社會矛盾和壓力,終於到了崩壞的這一天。明朝的滅亡充滿了各種的因素,農民戰爭和滿清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個稻草而已。


大國布衣


我換一種問法,如果沒有李自成,是不是就沒有農民起義或者農民都會老老實實的,就算是餓死也要忍耐下去?



當然不會啦,農民起義又不是李自成搞出來的,李自成是後加入起義的,在李自成之前,農民起義已經是如火如荼,在北方各地都爆發了大規模起義,農民起義的擴大已勢不可擋。另一方面,明代土地制度已嚴重激化,大量農民淪為佃農或流民,貧富矛盾激化。政府日益腐朽,明朝君臣的腐化已經到骨子裡了,加上邊患費用與王室費用,政府對民眾的盤剝已經使人民苦不堪言,再加上天災的影響,大量民眾紛紛破產,吃不上飯,無家可歸,不得已紛紛走上了造反起義的道路,於是就有了明末農民大起義。所以,明末的起義只會規模越來越大,而不會減小,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農民只會越來越慘,因為土地都已經被地主給兼併了,這和李自成無關,只和明朝有關。所以綜上無論有沒有李自成農民起義,都會產生,都會擴大,都會繼續。所以才會出現農民軍越打越多,殺了一批,又多一批。把農民軍打到幾個人,過不了多久又一群,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72路義軍很多都是打散了又重組,重組了又打。總有人餓著肚子,因為農民紛紛被迫參加起義,因為農民都活不下去了,對朝廷失望了,因為農民要抗爭。



下面有人說如果沒有李自成老百姓就會安安穩穩過日子,放屁,明末到底有多慘,自己不會去看嗎?以前寫過一個明末農民的生活,折骨為食,吃土,吃小孩,這種情況下怎麼過下去啊?起義是被迫的選擇。前幾天還見到一個明吹說農民起義是因為太平日子過久了找點刺激?腦殘吧,這是掉腦袋的活,是爭取生存的日子,是沒法子的事。記住,中國的農民是最具有忍耐性的農民,不到萬不得已,他們絕對不會站起來,給自己維護權利,他們只會忍耐,只有忍無可忍,才會去幹掉腦袋的事。



那我們再來看看李自成對農民起義的作用。李自成確實是個人物,農民軍之所以能夠迅速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他功不可沒,也正是在他手上,農民軍擁有了和明軍正面叫板的資格,對於明朝的滅亡,他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如果沒有他,農民軍可能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一盤散沙,明王朝也不會在幾年之間君死國滅。但他不可替代嗎?

歷史的車輪是不斷向前的,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一個人的力量在整個歷史中是有限的,或許他可以讓車輪走得更快,或者走的更慢,但是他不能讓歷史的車輪倒車或者是拐彎。李自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他加速了明朝的滅亡,但沒有他,並不能改變明王朝的滅亡的必然結果,明朝已經爛到骨子裡了,或許他今天不會被推翻,但明天就說不準了。如果沒有李自成,農民軍可能還是一盤散沙,農民軍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被擊潰,農民軍想不出優秀的謀略去打敗官軍。但野心家是總會有的,隨著農民起義的擴大,總會有一個厲害的人物,逐漸控制整個農民軍,逐漸嶄露頭角,逐漸成為一方梟雄,逐漸打敗明朝,最終將明朝滅亡。歷史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有沒有自李成,只是決定明朝滅亡在誰手上,而不決定明朝是否會滅亡,明朝的衰亡不可避免。還有人會說萬一明朝出現了個改革家,沒有李自成,明朝有時間改革,使農民吃飽飯,起義就會平定了。我只能說你想太多了,到了這個時候,土地已經集中到一定程度,要想讓人民擁有土地,只能重新均田,也就是說要把地從地主手上拿出來,這相當於是和整個統治階層作對,就皇帝自己都是一個大地主,他皇莊土地那麼多,捨得給別人嗎?所以張居正失敗了,張居正的改革就是逆土地集中的趨勢,如果想要改革,皇室,王族,士紳,這些人的利益都要受到極大的損害,你覺得可能會改革成功嗎?所以到了王朝末期,要想減少土地矛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這是逆制度的,所以明王朝只能延續本來的趨勢,一步一步的走向滅亡的深淵。而隨著土地兼併的擴大,只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到農民起義的行列之中,起義的規模越來越大,明王朝在起義的浪潮中不斷消耗自己最後的生機,最終滅亡,由新王朝重新開始均田平分土地,這是封建土地制度不可避免的結局。

所以綜上,即使沒有李自成,農民起義還會發生,還會擴大,最終明王朝亡於農民起義,區別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而不存在結果不同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