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小麥中後期病蟲防控應“一噴三防”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訊(記者 張曉強)4月19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在富平召開的全省小麥中後期重大病蟲防控現場會上獲悉,近期,小麥病蟲發生蔓延較快,區域主要病蟲差異明顯。截止4月17日,條鏽病主要區域在關中西部灌區和陝南麥區,發生面積10多萬畝,大部分已進入流行初期。白粉病輕發生,發生面積90萬畝。蚜蟲輕發生,發生面積405萬畝。紅蜘蛛各地普遍發生,渭北旱地蟲口數量較高,發生面積794萬畝。

陝西小麥中後期病蟲防控應“一噴三防”

人工噴防機械作業演示。

根據當前病蟲發生基數、結合小麥長勢、品種抗性、氣象條件等因素,經會商分析,預計小麥中後期病蟲總體中等發生。其中條鏽病偏輕發生,關中西部灌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400萬畝;赤黴病中等發生,關中東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450萬畝;白粉病偏輕發生,渭北塬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600萬畝;吸漿蟲偏輕發生,發生面積260萬畝,達標面積50萬畝;穗期蚜蟲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100萬畝;紅蜘蛛偏輕發生,發生面積900萬畝。

據瞭解,小麥抽穗揚花至灌漿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小麥各類病蟲害高峰期,如果防治不力,勢必影響小麥產量。抽穗期開展“一噴三防”達到防病、防蟲、防早衰,減輕病蟲危害,增加產量的目的,是小麥中後期田間管理的主要技術措施。

陝西小麥中後期病蟲防控應“一噴三防”

無人機噴防作業。

省植保總站提示,要按照分區治理,科學防控的原則,主防對象以赤黴病、穗蚜為主,兼防條鏽病、白粉病及吸漿蟲。關中小麥主產區“一噴三防”防治適合期為4月20日至4月30日。赤黴病常發重發區,要密切關注抽穗揚花期天氣預報,加強監測,如遇連陰雨天氣,天晴後應及時補防1次。陝南對條鏽病重發田、漏防田應儘快組織開展再防補防。

同時,科學用藥是確保防控效果的關鍵環節。防治小麥病害可選用43%戊唑醇懸浮劑、25%咪鮮胺乳油、25%氰烯菌酯懸浮劑、45%戊唑·咪鮮胺懸浮劑、50%多·戊可溼性粉劑、20%氰烯菌酯·已唑醇懸浮劑等;防治蟲害可選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5%高氯·吡蟲啉乳油等;葉面肥可選用98%磷酸二氫鉀、0.01%蕓薹素內酯等。

在防治時,應選擇晴朗無風天氣噴藥,按照藥肥標籤標註的使用劑量施藥,合理混配使用藥肥,根據不同的施藥器械,科學調整噴液用水量,確保防治效果,達到小麥增產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