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研究正式啟動

中國要不要自主創新?

要不要進行科技規劃?

既然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政府有必要大包大攬嗎?

在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

即將制訂時,

這些問題非常有必要理清。

近日,科技部副部長李萌主持召開2021-2035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總體研究板塊啟動會。來自於各部門、地方、行業、高校、科研院所及重點企業的與會專家計60餘人,科技部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介紹了此次中長期規劃編制總體考慮。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鬍志堅介紹了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總體思路研究和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目標指標研究兩個專題的初步考慮。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趙志耘介紹了全球科技創新趨勢研判及潛在風險防範策略研究專題的初步考慮。三個專題分別組織了參與專家的研討會。

李萌副部長在講話中強調,這三個專題屬於綜合性研究,做好了對規劃成功編制意義很大、至關重要,希望在座專家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來完成這次研究工作,提高戰略研究的質量。

  • 一是

要圍繞新時代、新階段、新要求,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貫穿到戰略研究和規劃制定的全過程,作為規劃的指導思想,這是規劃的靈魂和指引。

  • 二要

“看得遠、看得深、看得準”,遠即著眼於中長期,具備前瞻性眼光;深即挖掘深層次內容,揭示科學、技術、創新的規律;準即符合中國的客觀實際,研究設立的目標指標要切實可行。

  • 三要

明確大方向、提出大問題、設立大指標。圍繞科技強國和現代化強國建設的要求,體現對“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的支撐引領作用,使中國科技發展符合“三個面向”的大方向。

  • 四要

“出思想、出思路、出題目”,研究成果對規劃編制工作起到引領作用。

  • 五要

對標國際科技強國,加強比較研究。


科技發展戰略、科技規劃或計劃

在中國科技事業發展中

一直髮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嫦娥奔月、天宮遨遊、蛟龍入海……

進入新世紀以來

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

一項項重大科技成就背後

與黨和政府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密不可分。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

這份凝聚了眾多科技工作者智慧心血、激發了無數一線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潛力的文件,

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下一個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

緊鑼密鼓謀劃的當下

回望來路

意義重大

2019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如潮掌聲之中,在萬眾矚目之下,習近平總書記向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兩位獲獎者頒發獎章、證書,並同他們親切握手。這緊緊的一握背後,是習近平總書記濃厚的科技情懷,偉大的強國夢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科技創新發表振奮人心、催人奮進的重要講話——“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

”……一系列重要講話,激發了更多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創造熱情,為新時代科技事業發展指明方向。

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 “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既是對當前科技創新工作的殷切期盼,也是科技界工作者的強烈共識。

然而,在本世紀初制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時,在自主創新、企業是技術創新主體、創新體系建設等重大觀念上,還存在明顯分歧,爭論之激烈,超出想象。有業內權威專家表示,如果沒有12年前《規劃綱要》對一系列重要問題形成正確共識,我國的自主創新之路,可能更為艱難、坎坷。

在《規劃綱要》戰略研討期間,來自科技界、教育界、經濟界和政府部門的相關人士充分發表意見,觀點交鋒異常激烈。


觀點交鋒主要集中在哪幾個方面?

一、要不要自主創新?

當年,

對於要不要自主創新這個問題,

有人認為是必須的,

有人認為表述欠妥,

甚至還有反對的聲音。

2003年6月23日,北京京西賓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論壇上,有人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勞動力的低成本比較優勢,以及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通過跨國公司的對華直接投資,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彌補“比較劣勢”,實現產業向中國轉移。未來1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不一定要有自己的科技創新,比較優勢仍然可以使中國經濟快速增長30年。

觀點一經拋出,就引起了會場的陣陣騷動,討論聲此起彼伏。

時任科技部辦公廳副主任兼調研室主任的梅永紅,對圍繞自主創新發生的激烈爭辯也是印象深刻。他說,爭論主要集中在是繼續“以市場換技術”還是“自主創新”上

,在規劃制定之初將近一年多的時間裡,相當一部分人支持買技術、換技術的觀點。

客觀地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技術引進的策略,使我國許多領域的產品結構和技術水平發生了變化,促進了國際產業產能向中國轉移,使我國成為了“世界車間”,這為一些人所贊同的技術引進策略提供了樣本支持。因此,有人擔心,提倡自主創新,容易讓人誤解為就是自己搞創新、關門搞創新,將會封閉發展,應該用跨國企業搞的“開放/開源創新”來替代自主創新方針。

實際上,當時一些專家主張的自主創新,是指在開放條件下的自主創新,包含了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三個方面指向不同又緊密聯繫,可以包容各類創新主體的策略需要。這一點是單純企業層面的“開放/開源創新”所涵蓋不了的。

  • 專家認為

完全依靠引進技術和境外直接投資對提升我國科技競爭力的作用非常微弱。許多企業的技術引進屬於成套設備引進,並未開展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深陷“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的泥潭難以自拔。特別是我國的能源、電力、採礦、鋼鐵、紡織、化工等製造企業,在經歷了幾輪技術引進後,自身沒有形成技術開發能力,導致我國經濟建設和高技術產業所需的許多關鍵裝備受制於人,如數控機床、光纖製造設備、集成電路等。市場換技術,最終換來的是“路徑依賴”。顯然,引進技術並不等於引進了技術創新能力。

實際上,跨國公司不僅不賣核心技術,有時還會打壓中國企業掌握核心技術。以程控交換機為例,我國剛開始從法國、比利時引進時,每線是480美元。當中方自主研發成功後,外企便把價格迅速下調,最後降到每線1美元,想借此將中方創新扼殺在搖籃裡。從480美元到1美元,核心技術帶來了超額壟斷利潤。沒有這種創新能力,中國現代化的路徑和成本將大不一樣。

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研究正式啟動

工人在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的C919總裝生產線進行裝配。

二、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嗎?

在《規劃綱要》的戰略研討期間,

專家提出“企業是技術創新主體”的觀點時,

反對的聲音也很強烈。

反對者旗幟鮮明地亮出觀點:我國企業不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主要體現在企業不具有研發能力。在大中型企業中,只有25%的企業擁有研發機構,研發經費佔銷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75%的企業沒有專職人員從事研發活動,35%的企業沒有研發活動。我國企業創造的知識產權也很少,在2003年度國家科技獎勵的153個通用項目中,企業獨立完成的只佔11項。因此,技術創新還是要依靠科研機構和大學。

時任科技部部長、國家科技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的徐冠華坦言,他自己對這個問題也有一個認識過程。“我是搞科研出身的,從參加工作開始就一直做科學研究。那時候我們總認為,多出成果,多出論文,多獲獎,就是為國家作貢獻,很少考慮市場對技術創新的要求。”

為什麼要讓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多年的經驗證明,科研機構的研究開發活動,存在著單純的技術導向傾向,注重技術參數、指標的先進性,但對市場需求和規律缺乏把握,其成果往往不具有市場競爭力。實際上,技術創新活動本質上是一個經濟過程,它是技術、管理、金融、市場等各方面創新的有機結合。說白了,技術創新就是將技術和創意轉化為產品和服務,進而產生市場價值的過程。

近百年世界產業發展的歷史表明,企業競爭力已成為國家競爭力最重要的體現。任何一個強大的國家都有若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而這些企業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來自於重大的技術發明。電話出自貝爾,規模化汽車製造出自福特,飛機出自波音和空客,計算機領域的革命性技術分別出自IBM、英特爾和微軟等。資料顯示,在發達國家,90%的跨國公司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戰略的主體內容,80%建立了研發中心,大多數科技型企業至少把銷售額的5%投入研究開發當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探索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實踐也證明,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完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科技自身發展規律。當年我國第三代移動通信CDMA的研發就很典型。那些年,國家已向相關研究院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研發CDMA,但卻一直沒有成功。最後,是大唐、華為、中興等企業聯合國外一些企業開發出來的。

在這個問題上達成的廣泛共識,是多年改革實踐的經驗總結,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經濟與科技關係問題認識的一個重大飛躍。

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研究正式啟動

2017年6月1日,在馬裡亞納海溝作業區,“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離開“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緩緩入水

三、要不要搞科技規劃?

“針對《規劃綱要》制定,反對的理由主要是兩點:一是科學探索是無法預知的,不可能規劃;二是我國已實行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應該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科技如何發展?市場會根據需要做出選擇,無需規劃。”時任科技部調研室副主任的胥和平回憶說。

贊同者則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不意味著不能有國家意志和國家發展戰略;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也不是被動地接受國際分工,而應主動地調整戰略,實現產業升級,增強國家競爭實力。

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研究正式啟動

嫦娥三號探測器地形地貌相機拍攝的巡視器側面圖像(2013年12月16日04時57分攝)。

張勁夫、朱光亞、李光鬥等科技界前輩雖然年事已高,但仍關注《規劃綱要》的制定。他們用自己參與和實施的《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以下簡稱“12年規劃”)說明科技規劃的重要性。當年的“12年規劃”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為“兩彈一星”的成功、國防實力的提高和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2003年初秋,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的路甬祥專程拜訪張勁夫,徵求他對制定《規劃綱要》的建議。張勁夫再三叮囑,一定要站在戰略的制高點上規劃未來。

胥和平介紹說,即使是實行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國家也不是沒有科技規劃。各國儘管在歷史文化、發展水平、社會制度等方面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差異,但大多會以各種形式制定科技發展戰略規劃。上個世紀,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曼哈頓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星球大戰計劃、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國家納米技術計劃和氫能研發計劃,都極大地增強了美國的科技、軍事實力,並對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劉琦巖表示,國內外的實踐證明,一份好的規劃能夠明確問題和挑戰,引導共識和預期,識別發展機遇,優化資源配置,是政府為市場、企業、科研機構提供的最好服務之一。對於具有不確定性的科技創新來說,規劃顯得尤其重要。政府的責任就是要對那些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域進行重點支持,使其成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

在編制《規劃綱要》時,與會者一致認為,絕不能讓《規劃綱要》成為“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的擺設,而是要發揮舉旗定向的作用,引領新世紀前20年中國的科技發展。現在看來,這份《規劃綱要》基本兌現了初衷,進入了成果收割季。

綜合:科技部、中國經濟網、銳動源(ID:stdaily-r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