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下面的血管又粗又黑,怎麼回事?

麻醉醫生小康


舌下絡脈對氣血痰溼有著高敏感特徵。此圖患者舌下絡脈主絡、支絡俱見怒張粗黑,舌糸兩側白滑,主絡脈、支絡脈粗黑怒張,主實。可斷定多痰溼血瘀,舌系兩側白滑是溼邪留滯,氣血瘀阻之象,進一步揣摩為溼邪留滯筋骨肌肉為痺之象。舌底絡脈總象可預診斷為風寒溼三氣雜至致痺。定有骨骼肌肉遊走性或固定處疼痛,關節腫大或脹麻疼之感覺。是否還有痺邪進一步侵犯心肌?要想最後確診,還得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並結合實驗室抗“O”、血沉等所需素材的支持。如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血沉、抗“O”、類風溼因子、抗核抗體等無異常發現。患者伴有疲勞、焦慮、睡眠障礙、頭痛,腸道刺激症狀、關節區脹和麻木感等,在特定部位出現明顯壓痛,持續3個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用拇指按壓18個壓痛點,至少有11個壓痛。就可診斷為西醫名稱的纖維肌痛綜合徵。中醫診斷應為“周痺”。如最後確診為纖維肌痛綜合徵,那就很棘手了,西醫由於對此病的生理病理至今未明,西藥有效治療方法也不多。這時就得找中醫了,中醫藥治療本病有一定優勢。可接“周痺”去論治,如按風寒溼三氣雜至致痺的常用方法如祛風散寒除溼、舒經通絡等治療難獲良效。這時當以舒肝解鬱,調和氣血為法,治肝為主,蓋肝氣一舒,氣行血暢,氣滯血瘀得解而諸症會漸除。首選方劑可推薦舒肝解鬱,理氣止痛的丹梔逍遙散佐入香附為君。經驗上常獲良效。



手機用戶落霞孤鶩


舌底絡脈主要觀察長度、形態、色澤、粗細和一些小絡脈的變化。

首先我們要在正確方法下觀察:讓患者自然張口,將舌尖頂住上顎,不要太過用力,讓舌體自然放鬆,舌下絡脈充分線路。

舌底絡脈觀察主要分兩大類:

1.舌下絡脈短而細,周圍細小絡脈不明顯,舌色偏淡這,多屬於氣血不足,絡脈不充盈。

2.舌下絡脈粗脹,顏色深重呈現青紫、或絳紅,或舌下小絡脈呈現暗紫,絡脈曲張有大小不等的結節等等改變,均可人為是血瘀的表現,要結合其他的臨床表現加以判斷。

題目中所說的絡脈形態,多是有血瘀徵象,如下圖所示:

喜歡舌診的朋友,右上角加“關注”回覆“舌診”獲取更詳細的舌診信息

正常形態:正常人的舌下位於舌繫帶兩側各有一條縱行的大絡脈(就是我們說的舌下靜脈血管),中醫稱之舌下絡脈。這兩條絡脈的直徑不超過2.7mm,長度不超過舌尖至舌下肉阜連線的3/5,顏色多為暗紅色。絡脈無怒張、緊束、曲張、增生等表現,且排列有序。絕大多數人是單支出現,但是也有少數人成雙出現,不能要結合實際的臨床表現。

我們在觀察舌下絡脈的時候,要掌握以上三點:

1.舌底絡脈的正常形態;

2.舌底絡脈主要觀察的五項變化;

3.觀察舌底絡脈時的正確的觀察方法。

掌握了這三點去觀察得出的結果才更具有診斷意義。


老中醫有話說


舌頭下邊的血管又粗又黑,說明氣血循環不好,血液中有各種垃圾廢物滯留,但不是局部的問題,而是全身某組織、器官,有亞健康或慢性病的基礎(堵塞不通),需針對性的全部疏通。

疏通方法:

1、適宜的全身或局部鍛鍊;

2、全身拍打和拉抻;

3、全身手法或器具按摩;

4、尤其是腹部(脾胃),需很好疏通;

標準:達到軟組織柔軟而有彈性,氣血循環無障礙,代謝功能提高,舌根粗黑的血管不治而康復。

謝謝閱讀![點關注更多幫助]


周身通暢源


舌頭下邊的兩根血管本身是比較粗而淺的靜脈血管,正常情況下外觀呈暗紅色或稍深,是因靜脈血的含氧量低所致。但如果血管增粗出現怒張,且顏色青紫或紫黑,說明人體已有血瘀,舌下血管有淤積、阻塞而產生顏色的改變及其血管的增粗、怒張。現代醫學理論為體內血管已硬化,或者血液粘稠致血流動力學改變,血液循環障礙,血液含氧量降低,這一現象在舌下血管被明顯的表現出來,致舌下血管增粗,顏色又黑。可同時伴有身體的其他症狀存在。

中醫學理論為氣滯血瘀、痰溼阻絡血瘀等所致。體質又有寒性與熱性之分。其治療上應辨證施治。

建議應積極檢查治療,以免有危身體健康。在治療上中醫有著優勢,可考慮選擇。


進取80238858


寒氣太重:吃散寒藥i


福心33


是舌下靜脈血管迴流不好,也就是循環差一些有點活血化瘀就行了。


y5656789


舌頭下有紫筋說明經絡阻滯或肝淤堵,因為當經絡不通暢或肝淤血液循環就會受阻就會使血管膨脹舌下血管就是膨脹的現象。


劉老107409131


經絡堵塞,血淤


紅英溢湧堂代理


氣血鬱滯。其病因基礎是氣虛


中西醫融合


是毒素堆積沒有排出體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