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寒冬食補,天寒人不寒!

小寒,是冬季的最後一關

俗話說 “小寒勝大寒”

小寒是氣象上最冷的時節

最適宜長養陽氣,展望新春

小寒|寒冬食補,天寒人不寒!


▲ 到了小寒,不僅北方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南方的大部分地區也是霜雪交侵

年節將至,年味漸濃,人們開始著手採購年貨、寫春聯、剪窗花……全國上下一起為春節做著準備,也是人們最感溫暖的時刻。

· 臘祭 ·

到了小寒,我們也很快就要進入臘月,臘月在《周易》中對應 “臨” 卦,有 “照臨得平安” 的含義,也是歲末祭祀的佳時。


小寒|寒冬食補,天寒人不寒!


▲ “臘祭” 是小寒所特有的民俗,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冬至祭祖的傳統就脫胎於此。日語中還把臘月稱為 “師走”,意思就是一到臘月,家家戶戶都要請法師來誦經祈福,師父忙於奔走

“臘” 其實是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古人會在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去打獵,祭先祖、敬百神,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個 “臘” 字,最早就通 “獵” 字。

· 萌春 ·

小寒又被稱為 “二陽”,此時天地間陽氣湧動。北方積肥造肥、興修水利;南方則要澆凍水、培土施肥,很多農作物在小寒前後就要種下。


小寒|寒冬食補,天寒人不寒!


熬製七草粥的材料是:芹、薺、御形(母子草)、繁縷、佛之座、菘和蘿蔔。有感春意、利升發的寓意

對日本人來說,小寒後之所以要吃七草粥,是因為還要過一個重要的節日 “人日”(又名 “七草節”),這是清朝時從中國傳過去的。傳說,女蝸創世的第七天創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的生日。於是在人日,要食用七草粥、出遊登高。

『 小寒食補 』

五穀為養,食粥補人

______

/

糯米、黑米、韭菜、核桃

洋蔥、蘑菇、豆腐、鰱魚

小寒|寒冬食補,天寒人不寒!


小雪之後,人體氣血從體表收回到五臟六腑之中,多食五穀有益養神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

小寒處於三九前後,此節氣需暖腎以固陽氣,溫脾以增衛氣,糯米、黑米、蘑菇等都是健脾理氣的食材。

天寒,更要吃暖食,熱湯、粥、面等五穀,養人精神,很適合冬日食用。常常身處暖氣房內的人,宜吃些清熱食物,如蘿蔔、黃豆芽、菠菜、芹菜、白菜、豆腐等。

/

苦瓜、螺螄、花椒、海蟹

生菜、生肉、燒烤、粘膩

小寒|寒冬食補,天寒人不寒!


▲ 生鮮食物含有大量溼氣,脾胃不好的人冬季最好不要多吃

冬季飲食也應該以 “守藏” 為主。脾喜燥惡熱,胃惡寒涼,生冷寒涼食物如海鮮、生蔬菜等,對脾胃很不利,另一方面,也會加重血液粘稠度,導致冬季血管疾病的發生。

所以小寒時節,一碗溫熱的粥食是最合適不過的,北宋張耒稱之為:“與腸胃相得,為飲食之妙法也。”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三道簡單宜人的粥譜,讓我們的飲食更 “粥到” 一些吧。


· 小寒粥譜 ·

小寒|寒冬食補,天寒人不寒!


羊肉粥

① 羊肉去筋切丁,山藥、芹菜切丁,備適量蔥薑蒜

② 大米放冷水浸泡十五分鐘後,加水熬煮

③ 起油鍋炒蔥薑蒜,爆香後炒羊肉至變色

④ 加入粥中攪拌,放少許鹽

小寒|寒冬食補,天寒人不寒!


花生紅棗黑米粥

① 黑米和糯米提前用冷水泡2個小時左右

② 再將黑米、糯米、紅棗、花生放入鍋中加適量水

③ 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熬製40分鐘,可以加少量冰糖

小寒|寒冬食補,天寒人不寒!


美齡粥

① 糯米和粳米混合後浸泡,山藥洗淨蒸熟

② 水和豆漿加熱至沸騰,導入混合米

③ 山藥去皮攆成泥,倒入鍋中,小火熬煮40分鐘

無論外面多冷,我們回到家中都能喝上父母煲的熱湯,暖暖熱流,湧上心頭,每一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歐漾300加侖無罐大通量RO純水機 全新上市



小寒|寒冬食補,天寒人不寒!


臺灣歐漾淨水

始於1986

開啟2019淨水新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