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團澤“黃金芽”覆滿山頭,綠了荒坡,富了農家!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芽一葉吐芳華。

位於匯川區東部的團澤鎮,山勢連綿起伏,9條河流交錯全境,全年日照時長達1114.7小時,平均溼度達82%……良好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為這裡的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遵義團澤“黃金芽”覆滿山頭,綠了荒坡,富了農家!

暖春四月,正是春茶上市的好時節。

記者走進團澤鎮和平村黃金茶種植基地,只見群山環抱中,一片片黃金茶枝芽伸展,陽光照耀下,泛著“金光”。

遵義團澤“黃金芽”覆滿山頭,綠了荒坡,富了農家!

坡上、山腳,約200名茶農身背茶簍,在茶林間彎著腰,談笑間,便手腳麻利地將“黃金芽”一一採摘入簍。記者發現,其中95%的茶農均是婦女。

遵義團澤“黃金芽”覆滿山頭,綠了荒坡,富了農家!

眼前這位笑容滿面的茶農,名叫姚修琴,家住團澤鎮鳳山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我家就靠種玉米、養豬過日子,忙了一年,還是荷包空空,一直掙不著錢,就成了村裡的貧困戶。”姚修琴說,以前,很多村民因為貧困,紛紛外出務工,她為了照顧孩子和老人,不得已繼續在家務農。

遵義團澤“黃金芽”覆滿山頭,綠了荒坡,富了農家!


遵義團澤“黃金芽”覆滿山頭,綠了荒坡,富了農家!

因為青壯年外出務工,農村大部分土地撂荒。茶農們所處的這片茶林,也曾是撂荒5年的荒坡。直到2015年,村民何吉端返鄉創業,經多番考察,確定團澤鎮的氣候條件和土壤環境適宜種植黃金茶後,從100餘戶農民手中流轉了這片荒坡進行開墾,發展黃金茶產業。

如今,漫山遍野的黃金茶長勢正旺。

“我們從3月29日開始採茶,截至目前,已經採了3000斤鮮茶葉,賣了60萬元。預計今年可採茶葉5000斤以上,實現收入超100萬元。”談及今年黃金茶的產值,基地負責人何吉端信心滿懷。

荒坡經有效利用,變成了“金山”,還帶動當地200餘村民增收,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重要經濟來源和支撐。

“我在這裡採茶離家近,可以照顧家人,每天採茶收入100元以上,著實幫我家減輕了大部分的經濟負擔。”在家門口打工,有了“高薪”,姚修琴打心眼裡覺得高興。

同樣,在團澤鎮木楊村,一壠壠茶林呈階梯狀覆滿山頭,綠意盎然。

經瞭解,這片茶林是木楊村村支兩委於2015年引進遵義市天宇辣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為當地村民免費提供茶苗、技術、銷售等手段,以“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村裡100戶村民抱團發展紅茶產業。

遵義團澤“黃金芽”覆滿山頭,綠了荒坡,富了農家!

“合作社種茶300畝,100戶村民種茶208畝。”遵義市天宇辣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潘榧告訴記者,今年是茶樹生長期第4年,預計可採茶葉1萬斤,實現總產值70萬元,將帶動種植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據悉,木楊村轄1233戶5191人,大部分村民一直散居在山坡上。以前,村民們利用坡耕地種植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經濟收入低。今年,看到紅茶產業效益良好,還能帶動村民增收,木楊村兩委決定繼續擴增茶樹種植面積。

遵義團澤“黃金芽”覆滿山頭,綠了荒坡,富了農家!

“下一步,村裡計劃以目前的紅茶種植基地為示範,引領其他村民組一同發展,力爭打造3000畝茶葉基地,從而帶動全村38戶貧困戶穩步脫貧。”木楊村黨總支書記廖正元說。

近年來,匯川區團澤鎮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藉助海拔高、緯度低、日照時間長等地理環境優勢,採取“大戶示範帶動”與“股份合作抱團發展”模式,利用坡耕地、荒山等種植黃金茶、紅茶,讓荒山變“金山”,茶葉成為了助農增收致富的“金葉子”,走出了一條“以茶促增收、以茶助脫貧、以茶保生態”的發展新路子。

目前,團澤鎮種植茶樹總面積達5000畝,覆蓋農民1050戶4160人,今年預計實現總產值1000 萬元,將帶動125戶貧困戶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

遵義團澤“黃金芽”覆滿山頭,綠了荒坡,富了農家!

“我鎮會繼續圍繞產業結構調整,藉助生態環境優勢,重點發展經濟效益高的規模茶產業,明年力爭種植茶麵積到1萬畝,覆蓋全鎮1200餘戶貧困戶,助力貧困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匯川區團澤鎮副鎮長何光偉說。


來源:聚焦匯川、特約記者:蘭永明、記者:熊思豪 周旭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