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工廠的“快遞小哥”現在過得怎麼樣?

近日,東部沿海城市招工難引發關注,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年輕人拒絕一眼見底的工廠生活,紛紛轉投收入更高的快遞、外賣大軍,而 “快遞小哥”的工作情況也讓人十分好奇。


逃離工廠的“快遞小哥”現在過得怎麼樣?


CNSPHOTO供圖

逃離工廠的90後

“出去買瓶水,人就不見了。”春江水暖鴨先知,春節後一則廣州製衣廠老闆吐槽“招工難”的新聞短視頻,成為當前產業工人逃離流水線現象的生動註腳。

這些“買水不見”的人,有的並沒有回到農村或縣城,而是換了一身行頭,穿梭在城市高樓和小巷之間,他們成為現代都市白領們離不開的“快遞小哥”“外賣小妹”“滴滴大叔”……

一位製衣廠老闆說,現在來找工作的應聘者多為30至40歲,50歲以上的工人也並不罕見,“90後”應聘者卻少了很多。究其原因,我問在網上的評論中可見一斑。


逃離工廠的“快遞小哥”現在過得怎麼樣?


工信部賽迪智庫產業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尹訓飛分析認為,近幾年,互聯網新技術快速發展,催生了大量類似於外賣、快遞、網約車這類生活性服務業,成為離開流水線的產業工人們重新就業的主力,尤其是在解決產能過剩行業工人再就業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777”這活你幹嗎?

相比此前被大家詬病的互聯網工作者的“996”工作時間,“快遞小哥”的“777”工作制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接受的。

有媒體報道稱,快遞員每天工作時長基本都超12個小時。

一位京東快遞員表示,“早上6點半去拉件,晚上差不多得送到19點,最晚到過21點。”而一位順豐快遞員表示,每天差不多送100件,工作到晚上21點。

“累得要死,我現在乾的這個差事,前面辭職好幾個,沒幾個人能幹得了。” 韻達快遞員陳先生表示,自己通常從早上7點開始攬件,差不多到晚上19點才能下班。

據瞭解,菜鳥裹裹規定,收到用戶寄件訂單後,2小時內上門服務。京東稱,同城快遞預計1小時內送達,3公里內最快可實現30分鐘送達。由此可見快遞企業對快遞員時效的要求。

無底薪成標配

近日京東快遞員取消底薪的消息引起關注。有媒體調查發現,無底薪現幾乎成為快遞員的標配。

據瞭解,京東快遞有三個月適應期,適應期內有底薪,過後無底薪,負責派件和攬件,有五險一金,劃分片區。此外,有媒體稱,韻達第一個月有底薪,之後無底薪,劃分片區,無五險一金,有意外險,包吃包住。

《2018快遞員群體洞察報告》顯示,中國快遞員數量已經達到300萬,平均工資在6200元左右。從年齡來看,80後是快遞員大軍的主力,90後緊隨其後且佔比提升顯著,總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58同城招聘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物流/倉儲職位全國平均月收入6425元。但快遞員月收入波動較大,例如,2018年雙11前的10月份,快遞員的平均月薪達7169元。

除了無底薪外,快遞員的“五險一金”繳納水平也值得擔憂。目前,國家暫未出臺一部真正保護快遞員權益的法律法規。《人民日報》曾刊文稱:除了順豐、京東、EMS等直營公司,大部分快遞公司的網點都採取加盟模式,而在加盟網點工作的快遞員很少有五險一金,勞動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行業利潤越來越薄?

國家郵政局4月11日發佈的《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中國人在去年發了500億件快遞,平均到每個人有36件。快遞企業日均服務2.8億人次,相當於每天5人中就有1人使用快遞服務。

快遞行業突飛猛進發展中,利潤卻越來越薄。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專家委員解筱文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快遞行業利潤空間不斷壓縮,平均利潤率已下降到3%至5%左右。

解筱文分析,快遞物流企業正在走過粗放競爭的發展階段。百世匯通、圓通等大快遞企業,也幾次被報多家網點關閉,陷入倒閉傳聞。京東自己也稱,“2018年物流虧損超23億,如果不算內部訂單,虧損超28億。”

(綜合自:中國新聞網、新華每日電訊、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