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亞洲最大機械化露天煤礦 如今重獲新生

一座縱橫數公里、深達數百米的巨型礦坑橫亙在遼寧省阜新市城南。60多年前,這座曾經是亞洲最大的機械化露天煤礦——海州露天煤礦為新中國工業發展而生,數代人奮鬥不息,源源不斷為工業強國之路輸送物質給養,鑄就海州精神。如今,儘管這裡煤盡坑枯,人們依然以自強不息的勁頭讓它重生,持續書寫新的奮鬥篇章。

昔日亚洲最大机械化露天煤矿 如今重获新生

它是新中國工業現代化的樣本

東西長近4公里、南北寬近2公里,最深處垂直深度300多米……站在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礦北側的觀景臺向下望去,巨大的深坑宛如大地撕開的一張大口;沿邊坡看去,一條條蜿蜒盤旋的運煤車道,勾勒出歷史的印記。

“這座煤礦與共和國幾乎同齡,是應工業發展需求而生,當年集中了全國最先進的工業設備和數百位各個工業門類的優秀人才。”已83歲的海州露天煤礦原總工程師趙長青說,開採半個多世紀,這裡共為國家出產煤炭2.44億噸。

海州露天煤礦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機械化露天煤礦,1951年1月1日正式開工興建,1953年被國家列入第一個“五年計劃”156項重點工程之一,同年7月1日正式投產。2005年5月31日,海州露天煤礦因資源枯竭而關閉。

相比昔日機車盤旋而上的馳騁、電鎬轟鳴的喧囂,如今的露天礦坑靜靜地鋪陳在大地上,期待著它的新生。

它是幾代中國人奮鬥自強的真實寫照

“過去工人下坑有一條四五百米的小路叫張林路。”閔士彪看著礦坑回憶說,張林是露天礦的一個老勞模,為了工友上下班方便,挑著扁擔在工人踩出的坑窪小路上修了一條路。直到退休,這條路都是他義務維護。

“愛露天,做主人,爭一流,創水平,挑重擔,做貢獻。”半個世紀的開採,更有一批勞模用青春和生命鐫刻出海州精神。他們中既有技術骨幹,也有普通礦工,這種貢獻是無法計量的。

先後攻克了包括新型火藥爆破在內的一系列技術難題的王徵;率領“三二二掘進隊”過斷層、闖禁區,創造了快速掘進先進經驗的李瑞;革新大王段士儒;復救大王王合……50多年間,海州露天煤礦共湧現全國勞動模範1人、省部級勞動模範85人,有18人獲得“五一勞動獎章”。

“那是一個讓人熱血沸騰、激情滿滿的年代。”趙長青說,海州露天煤礦設計年產量300萬噸。但是國家的工業發展需要煤炭,海州人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使露天煤礦年產量提高到420萬噸。從1987年至1990年,經過對生產佈局和機械設備進行改造,年產量又提高到500萬噸。“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對於年輕人來說這句話或許並不熟悉,但這卻是幾代海州人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的真實寫照。

它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見證

4月的夕陽伴著嫩草的清香,給人的感覺絕不是遲暮,對於這座礦坑也是如此。資源枯竭並不意味著“死亡”,而是“新生”。

資源枯竭的海州礦閉坑後沒有被丟棄。阜新市委、市政府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海州露天煤礦地質災害治理和生態環境恢復工作,並在礦坑北側沉陷區建成包括生態恢復示範區、主題廣場、紀念碑、觀景臺等在內的海州露天礦國家礦山公園。

“這裡過去是沉陷區,現在修成了公園,真是不錯。我每天都要來一趟。”66歲的紀佔全說,回憶過去,享受生活。

新生,何止是綠樹青草般簡單。

去年底,在阜新市新邱區,與海州礦同一礦脈的一座礦坑內,賽車沿著以往運送煤炭的車道飛馳跳躍。利用廢棄礦坑發展賽車道的金點子一下子讓這裡成為網紅,為廢棄礦坑治理開闢了新路,讓沉寂多年的礦坑再度喧囂起來。

阜新市汽車摩托車運動協會會長姜昌利說,這裡的賽車道獨一無二,巨大的高度落差和顛簸的賽道既滿足了越野車賽的需要,同時又能欣賞工業文明的遺產,別有一番情趣。不僅如此,阜新市通過人才引進,使被視為廢物的煤矸石也得到開發利用,礦坑從垂暮到新生,又變得綠草依依,激情滿滿。

“我們已經取得省裡支持,專家團隊正在對海州露天礦地質情況做‘CT’檢查,未來還要統一規劃,要徹底讓礦坑重生。”阜新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韓金龍說,治理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幾代人繼續發揚海州精神,久久為功。據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