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基金"嗨了"!竟投中了超80%科創板申報企業

首批公司受關注高

科創板將改變創投生態

中國基金報記者 房佩燕

科創板加速推進,激發了創投圈對硬科技的投資熱情。在他們看來,首批公司或許會出現爆炒,但長期來看,新的制度將重構創投生態。

積極參與戰投

成立科創板基金

近期,上交所發佈《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業務指引》,據記者瞭解,目前不少創投機構正積極佈局科創板,發行打新基金、參與科創板戰略配售等。

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告訴記者,正加快投一些預期一年內有可能上科創板的項目,同時研發科創板戰略配售基金和打新基金。戰略配售是一個詢價和報價的過程,存在壓低企業估值的空間,賺錢概率比較大,收益相對較高。但戰略配售對私募的要求比較高,也考慮參與科創板打新。“參與的機構分為A、B、C三類,A、B類包括公募、信託、銀行、保險等,私募屬於C類。戰略配售鎖定12個月,是參與科創板很好的方式,風險低、流動性強、不存在不能上市的風險。”

廣州國創基金總經理左梁也表示在研究戰略配售,即將上市進行戰略配售的企業,經過了層層篩選,企業的發展態勢比較好。

鋆盛資本副總裁薛瑜稱,科創板將是一個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私募參與方式主要為網下申購,除了直接參與,也可藉助公募打新。

不過,也有機構表示,會謹慎看待科創板的投資機會,不會將科創板作為唯一項目退出渠道。

洪泰基金創始人盛希泰表示,暫時不會專門針對科創板作出佈局。

君竹基金創始合夥人王宏源也告訴記者,其投資策略不會因科創板而調整,但會關注相關領域的發展,佈局和服務優秀的中早期項目。

首批公司將獲更大關注

左梁認為,科創板發行、上市更加有包容性,會讓一些科技創新項目嚐到甜頭,有更好的先發優勢,進而形成一個導向,鼓勵企業創新;其次,科創板開闢了一個新戰場,對於審核時間、上市標的等做了非常大的突破;第三,確定性,科創板明確了審核時間,更多細則目前也在陸續出臺,從整體架構和細節完善都有助於支持創新創業。

張馳認為,科創板的預期很明確,但二級市場起來,一級市場價格也會水漲船高,可能存在高位接盤的風險。他判斷第一批科創板企業上市可能出現爆炒。“一個新的市場剛起來,供給還沒那麼充足,加上A股回暖,大概率會有一波炒作。當然這樣也會吸引資金進入,對後續發展有好處,但如果透支過多後續就可能出現問題。”

除了開拓新的投資領域,創投人士更看重的是科創板的推出將重構股權投資生態。

左梁表示,科創板將帶動股權投資迴歸本源、迴歸創新。VC和PE之間會更加趨同,科技含量高的優秀企業能很快上市,這個趨同就是同好科技屬性。“過去大部分機構喜歡投Pre-IPO,科創板大大縮短了有科技含量企業上市的時間,消除了不確定性,讓投資迴歸本源,不是賺快錢,而是真正投出好企業,幫助他們成長;迴歸創新,科創板的定位屬性更強調創新,其導向是讓投資機構多去尋找科技創新企業進行投資。”

盛希泰認為,科創板是資本市場的第三次重構機會。未來解決好流動性問題之後,上海的科創板、深圳的創業板以及新三板將成三足鼎立格局,給投資人帶來更豐富的投資機會。

超八成科創板受理公司獲VC/PE支持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2018年底,英國保誠集團旗下瀚亞投資管理集團宣佈,其在中國的外商獨資企業——瀚亞投資完成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瀚亞的首隻中國私募基金即將推出。面對當前市場,瀚亞投資權益投資總監齊晧表示,經濟還在尋底,股市先漲了起來,行情能否繼續,還要看資金面等方面的情況。中期A股仍有結構性行情,看好消費、保險、醫療、科技等行業。

關注北上資金持續流入

齊晧表示,總體來說,今年看好結構性行情,但股市走得那麼猛出乎意料,主要是資金推動的結果。

從宏觀角度分析,齊晧認為,3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反彈明顯,大家覺得經濟復甦比想象樂觀,但可能有季節性因素,還需要更多數據進行佐證;同時,地產投資數據上升較快,但先行指標土地購置沒有反彈;另外,上市公司年報已釋放風險,但一季報盈利預期是否會往下調,存在不確定性。

齊晧稱,市場從年初反彈到現在,大家對經濟復甦預期打得比較滿,各路資金比較著急,估值已經到了五年均值。“再漲就已經超出估值修復的範疇,市場想要再上一個臺階還要看資金面,因為經濟不是那麼好。增量要看北上資金,陸股通是否繼續流入。如果海外沒有發生特別的風險點,中長期來看外資持股比例會持續提高。”

齊晧認為,指數不是最重要的,要看外資偏好的龍頭股、穩定增長的股票,跟海外相同公司的估值水平進行對比。“原來A股小盤有溢價,大盤有折價,這種情況在慢慢改變。接下來A股穩定估值的股票溢價會越來越高,估值體系向全球靠攏。外資佔A股比例長期提高,但不是無腦買入,他們到估值體系的上限也會賣,公司基本面是最重要的。”

關於今年的投資機會,齊晧稱,比較看好消費子行業。中國人口基數大,收入水平提高,消費還有升級空間,現在政策支持消費轉型,包括減稅降費,雖然最近很多消費龍頭股已漲了很多,但行業還有很多機會,龍頭公司至少在經濟不景氣時市場佔有率提升;同時看好保險行業,保障型保險新業務價值率比較高,而中國現在還沒有完全釋放養老需求,養老保險、意外險、重疾險等保障型保險,在中國滲透率還比較低,有提升空間。

注重基本面研究深度

2019年中國資本市場開放步伐加快,齊晧表示,從資本市場配置來說,全球對中國的配置偏低,未來外資會逐步增加對中國的投資比例。

據瞭解,瀚亞首發基金是一隻偏重於A股的混合型產品。在投資方向上,瀚亞中長線看好的行業包括,金融、醫藥生物、消費、科技創新、週期等。齊晧表示,中短線來說,經濟波動和反彈帶來的受益行業是週期性行業;長線來說,老齡化帶來醫療行業的機會,還有製造業升級、科技創新行業,都值得中長期看好。瀚亞注重個股研究的深度。“我們自上而下看好醫療、科技等行業,並不是說這些行業現階段都能增長。在投資過程中,研究員的工作是找出增長穩定而且能夠高速增長的子行業,還有受政策影響被錯殺的公司。研究員需要進行360度全方位調研,不只看公司報表,還要結合大的宏觀環境、中觀行業政策,把行業基本面吃透;除了跟上市公司管理層溝通以外,更需要找券商和獨立研究資源專家庫,判斷公司的說法是否正確。”

穩健為上

多傢俬募基金佈局科創板打新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科創板漸行漸近,私募基金參與熱情高漲。據記者瞭解,多傢俬募基金計劃初期多參與打新,等到未來標的增加、市值進一步提升後,再進行更多投資。

私募積極佈局科創板打新

在科創板投資上,打新策略成為當前籌備科創板投資私募的標配,有的專門發產品參與打新,做低風險產品,有的把打新作為增厚收益的輔助策略,適度參與。多位私募人士強調科創板是全新事物,沒有歷史數據驗證預期收益,初期做類固定收益方式比較好。

“我們有五六個科創板打新產品正在募集。”凱納資本創始合夥人陳曦表示,網下打新主要採取兩種策略:一是量化對沖或量化套利加科創板打新,獲取穩健收益;二是激進型的、底倉採取滿倉的指數增強策略,疊加打新收益作為二次增強。

金輦投資總經理盛堅表示,科創板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強烈信號。“現在客戶希望參與科創板投資的熱情非常高,打新是重要的盈利方式之一,這也促使我們更加積極備戰科創板的投資與打新。”盛堅說。

承澤投資CEO曹雄飛稱,目前申報了產品的打新資格,正常的二級投資也會參與。

高正投資董事長高大兵表示,目前正在跟蹤瞭解科創板相關制度,也會積極參與科創板打新。

鋆盛資本副總裁薛瑜表示將成立科創板基金,一方面直接參與網下發行,另一方面藉助公募通道打新提升獲配率投資於科創板,重點關注“硬科技”、“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更關注人工智能、先進製造和生物醫藥等方向。

北京某中型私募人士坦言,會適度參與科創板,打新為主。私募基金為C類賬戶,網下配售比例有限,吸引力也不夠。

記者發現,各傢俬募在科創板打新的策略上有所不同。雷根資產總經理李金龍表示,科創板的打新策略,是有選擇地去打還是每隻都打,要看科創板IPO的速度、定價機制;另外一個重點是上市後的擇時賣出,由於上市前5天不設漲跌停限制,在打新獲得底倉的情況下,可以擇優賣出或利用前5天的波動,做日內交易,增厚收益。

深圳某私募投資總監認為,科創板網下配售流程上稍微有些變化,不是固定的23倍市盈率打新,對上市公司的研究和報價要非常專業。“難度比以前更大,要花更多精力放在上市公司的研究和報價上,需要分為頭5天的投資模式和頭5天交易後20%漲跌停板的交易模式。”

加強對科創板企業研究

由於科創板對企業財務指標要求相對寬鬆,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所以私募表示需要在投資過程中加大對相關企業的研究和選擇,改變以往的估值體系。

李金龍稱,如果是未盈利的情況,主要看科創板標的稀缺性,所在行業的增長性以及標的公司在行業內份額的增長率,還有銷售等多項指標,實際定價會與主板、創業板股票做橫向參照。

高大兵表示,對於不盈利的科創板企業,IPO估值定價確實是個難點。好在這些公司絕大部分都有已上市的對標企業,會綜合考慮已上市公司估值以及所處的發展階段。

盛堅坦言,對於科創板企業,傳統的PE、現金流折現法等方法已無法有效評估其價值,未來將從技術創新能力、成長潛力、研發團隊、管理團隊等方面建立綜合評價體系,進行更科學的投資決策。

陳曦表示,在選擇標的和定價方面,需要多與投行、PE機構、公募基金等投資機構溝通,獲得市場公認的價格和估值區間。“科創板是真正有可能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的市場。打新一般來說不會挑選標的,所有的股票我們都會參與申購。”

同時,有私募認為,目前申報的科創板企業在上市初期可能會引起瘋狂,要注意迴避風險,等到市場流動性改善後再做更多的交易。

李金龍表示,科創板這批企業上市後,畢竟要靠資金決定價格,目前,想打新的資金很多,而計劃後續通過二級市場買入的並不多。因此後續表現,一個看IPO定價,另一個看二級市場上的後續資金能不能跟上。“要特別注意流動性風險,之前很多港股新股上市後,流動性嚴重枯竭。需要觀察目前科創板除了打新參與者,是否有配置型和交易型的資金參與。”

曹雄飛表示,科創板估值只能參考境內外同類型公司,尤其是美股的估值。第一批科創板公司重在參與,未來真正的投資,要等到科創板數量足夠多、市值足夠大之後才可以。“二級市場交易在新的規則下還很難預測,一開始瘋狂是必然的,所以先觀望一段時期再決定是否參與二級市場投資。”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中國基金報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 “好看” 行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