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花椒蚜蟲的危害與綜合防控技術

今年開春以來,乾旱持續發展,氣溫偏高,氣候條件非常適宜於花椒蚜蟲發生,目前,合陽縣花椒園蚜蟲發生早、基數高,危害重,防治難度大。希望各花椒種植戶引起足夠重視,因地制宜,採取綜合有效技術措施,搞好防治工作,確保花椒生長安全。

一、花椒蚜蟲的危害特性

蚜蟲又稱蜜蟲、膩蟲、油汗等,屬同翅目蚜科,為刺吸式口器害蟲,以成、若蟲常群集於葉片、嫩莖、花蕾、頂芽等幼嫩部位,吸食葉、花、幼果及幼嫩枝梢的汁液,使葉片皺縮、捲曲、畸形,嚴重時引起枝葉枯萎甚至整株死亡。同時蚜蟲排洩蜜露,使葉片、果粒表面油光發亮,影響葉片的正常代謝和光合功能及開花坐果,並誘發煤汙病、病毒病等,嚴重影響花椒產量和品質,蚜蟲危害已成為花椒減產的主要因素。椒農普遍反映:“噴藥次數不少,葉花仍遭蟲咬,葉片向背面捲縮,引起落花落果,蚜蟲排洩蜜露,葉片表面油亮,影響光合功能,防治效果不佳。”

二、花椒蚜蟲的生活習性

蚜蟲成蟲體長1. 5-2. 6毫米。分為有翅蚜和無翅蚜兩種類型。體色因種類不同和季節變化而有所不同。如無翅蚜在夏季多為黃綠色,春、秋季為深綠色或藍黑色。以卵在花椒芽體或樹皮裂縫中越冬,早春花椒萌芽後,越冬卵孵化,無翅胎生雌蚜出生,危害嫩梢。之後,產生有翅胎生雌蚜,遷飛各處危害。早春氣溫較低時10多天一代,天氣溫暖時4-5天一代,每頭蚜蟲一代可繁殖小蚜60-80頭。每年可以發生20-30代,世代重疊嚴重。繁殖的適溫為16-22°C。每年的5-6月份和9-10月份有兩個發生高峰期,春、秋髮生嚴重。繁殖方式有孤雌生殖、兩性生殖兩種,且在一個生活週期內以孤雌生殖為主要繁殖方式。花椒蚜蟲繁殖能力很強,以孤雌生殖為主,具有發生代數多、繁殖速度快、危害嚴重等特點。

三、花椒蚜蟲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1、採用誘殺防治技術

在椒園內設置黃板誘殺有翅蚜蟲。利用廢舊的纖維板或硬紙板,裁成50釐米×30釐米長條,用油漆塗為橙黃色,再塗上一層粘油(可使用廢機油加少許黃油調勻),用鐵絲掛在椒樹行間1米高處的陽面樹上,一個樹掛一個,當蚜蟲粘滿板面時,需及時重塗粘油,一般7—10天重塗1次,可以大量誘殺有翅蚜蟲。

2、應用生物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蚜蟲的天敵較多,捕食性天敵有瓢蟲類、草蛉類、食蚜蠅類、食蚜蜘蛛和食蚜蟎類等;寄生性天敵有蚜繭蜂類和蚜黴菌等。其中以瓢蟲類和蚜繭蜂類最為重要,1頭七星瓢蟲的成蟲,平均每天可食蚜蟲120頭,1-4齡幼蟲平均每天可食蚜80 頭。蚜繭蜂每頭雌蟲可寄生蚜蟲卵77-448粒,個別可多達500 粒。可以招引、繁殖、保護天敵。一是在椒樹上噴灑蜜露或蔗糖液引誘瓢蟲,利用瓢蟲消滅蚜蟲。二是在椒園附近栽植一定數量的能在各個生長季節開花的經濟樹木或作物,招引食蚜蠅等天敵成蟲,使其在椒園安家治蚜。三是在田間有一定量益蟲情況下,不要盲目地施藥,可以通過保護蚜蟲天敵來控制蚜害。

3、推廣植物防治技術

一是用草木灰液防治蚜蟲。用草木灰20斤,放入100斤清水中浸泡24小時後濾出,噴施濾液可防治蚜蟲。二是用紅辣椒1斤搗爛,加水60斤,浸泡24小時,過濾後噴施。三是取花椒1份,加3倍水熬成原液,過濾後加10倍水噴施,可防治蚜蟲、葉蟬、白粉蝨、介殼蟲若蟲、螟蟲等。四是用菸草石灰水溶液滅蚜。用菸葉1份、生石灰1份、肥皂少許,加水60份,浸泡48小時過濾,取汁液噴施,效果顯著。五是用野篙1.5斤加水30斤,浸泡10分鐘,過濾後均勻噴霧。六是用橘子皮水浸液防治椒蚜。按30個橘子皮兌水1斤,密封浸泡24小時,將浸液噴施到椒樹上消滅蚜蟲。七是用洗衣粉治蚜蟲。用400-500倍洗衣粉液噴施葉片背面、嫩枝端等,經24-48小時後,蚜蟲死亡。洗衣粉的主要成份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對蚜蟲有較強的觸殺作用,噴洗衣粉後可在蚜蟲體表形成一層膠質薄膜,封閉氣孔,使之窒息而死。八是用尿洗合劑滅蚜。將尿素、洗衣粉、清水按4∶1∶400的比例製成尿洗合劑噴施。噴施尿洗合劑不僅對花椒蚜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具有葉面施肥促生長的功效。但尿洗合劑要現配現用,以防尿素揮發失效。

4、利用植物驅避蚜蟲

一是利用銀灰色塑料驅避蚜蟲。可在園內掛銀灰色塑料條或鋪銀灰色地膜驅避蚜蟲。因為銀灰色對蚜蟲有較強的驅避性,此法對御防蚜蟲遷入傳染病毒有很好的效果。二是在椒園種植韭菜驅避蚜蟲。韭菜揮發的氣味對蚜蟲有驅避作用,在椒園種植韭菜,可降低蚜蟲的密度,減輕蚜蟲的危害。

5、適時進行藥劑防治

(1)藥劑塗幹。開春後氣溫回暖,樹液開始流動,花椒芽鱗鬆開露綠時,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重噴塗果樹主幹和大枝,殺死越冬蟲卵。

(2)藥劑清園。花露紅期,全園噴施3-5 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 晶體石硫合劑 20-30 倍液,殺死即將孵化的越冬蟲卵。

(3)藥劑塗環。將25%噻蟲嗪稀釋20-25倍液,用毛刷蘸藥液塗在樹幹上部和主枝基部,塗6cm寬的藥環,塗後用塑料膜包紮好,藥效期15天左右。

(4)噴藥防治。選用抗蚜威、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吡蚜酮、烯啶蟲胺、呋蟲胺、螺蟲乙酯、氟啶蟲胺腈等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噴霧防治,並可加入有機硅等滲透劑,注意藥劑的交替、輪換與混合使用,噴藥側重於葉片背面,每種藥劑全年噴施次數不能超過3次,以延緩蚜蟲抗藥性的產生。

(陝西省合陽縣農技中心 範武剛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