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城市大腦”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嗎?


大家知道“城市大腦”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嗎?


未來海淀將用5年左右時間,將海淀“城市大腦”打造成國內一流的新型城市治理平臺。


住在海淀區的小夥伴們有福了~ 昨天上午,海淀區召開“城市大腦”發佈會,介紹了在城市管理方面幾個重要時間節點——

至2018年底

海淀“城市大腦”框架設計完成。

至2020年底

在城市治理領域,海淀“城市大腦”將初步建成,在城管大腦、環保大腦、公共安全大腦等領域取得應用成效。

至2022年底

海淀“城市大腦”全面深化應用,將“城市大腦”建設成果向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等其他領域全面延伸。


城管大腦、環保大腦、公共安全大腦……這些科技成果長什麼樣?“城市大腦”又到底是指什麼?來,帶你現場探秘!

大家知道“城市大腦”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嗎?


▵發佈會門口使用人臉識別迎賓系統。

什麼是“城市大腦”?


海淀“城市大腦”建設總體架構為“1+1+2+N”模式,即:一張感知網、一個智能雲平臺、兩個中心(大數據中心、AI計算處理中心)、N個創新應用(前期聚焦5個示範應用)。

“城市大腦”以遍佈海淀全域的城市感知網絡為硬件基礎,以城市大數據為核心資源,以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關鍵技術,以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為機制保障,對海淀全域進行全感知、全互聯、全分析、全響應、全應用。

大家知道“城市大腦”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嗎?


▵現場展示的可使用5G系統的720度全景記錄儀。

“城市大腦”可以做什麼?


據悉,目前,海淀“城市大腦”建設已經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及城市交通四大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果。

尤其在城市管理方面,海淀已初步實現城管事件的智能發現和自動化處置,可對全區452處城市管理問題高發點位進行自動研判分析喲~

例如,對店外經營、無照遊商、堆物堆料、沿街晾曬、暴露垃圾、積存渣土等違法行為自動識別,甚至自動立案、自動派轉、自動核實、自動考核,這功能可以說很強大了!

大家知道“城市大腦”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嗎?


▵現場展示的城市安全運行物聯網平臺,可用於井蓋狀態、橋樑健康、路面結冰等方面的監測。

有了宏觀認識,再來看看海淀“城市大腦”的具體應用案例,從細節感受下它的魅力——

案例一:渣土車不再“橫行”

“現在晚上基本看不到渣土車闖紅燈的現象了,我們覺得踏實多了。”住在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橋附近的居民陳常志說。

去年,1400多套網格圖像高清探頭在海淀區正式上崗,對多種違法行為進行“一鍵式”抓拍,困擾海淀區多年的渣土車“橫行”的問題得到緩解。

據瞭解,海淀借力“城市大腦”,2018年全年共抓拍各類交通違法74萬筆,佔全市全年總量的51%。


案例二:“地上地下”共同實現美好生活

當下,海淀“城市大腦”的功能在向更加親民、更具服務性的領域探索。

地面上,海淀黃莊地鐵站口的智慧座椅設計感十足,椅子兩側各有一個USB接口,可以直接充電。長椅不遠處,智能燈杆具有觸摸屏、WIFI等功能,給人們上網提供便利。

地面下,去年,中關村西區全部15條大街完成智能化改造。區域內市政井蓋和地下管廊等涉及城市生命線的相關設備安裝了520個傳感器,對井蓋位移、地下燃氣洩漏等城市安全隱患進行管理,相關的信息都會及時傳輸到“城市大腦”系統中。


(文/鄧琦 攝/浦峰 部門內容綜合自新華社報道)

大家知道“城市大腦”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