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大豆市場形勢,未來10年大豆產業該如何發展?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豆振興計劃,未來也將從技術、結構和政策上多途徑促進國產大豆的發展。那麼,2018年大豆市場形勢如何?未來10年大豆市場又會有怎樣的走勢?“2019中國農業展望大會”大豆展望分論壇上各位專家學者給出了我們答案。

“2019中國農業展望大會”於2019年4月20-21日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國內外最新形式研判、農業大數據分析、權威專家報告釋放市場信號,探討未來10年我國農業發展新形勢,交流共享國內外農業展望新動態、新方法和新技術。

一文了解大豆市場形勢,未來10年大豆產業該如何發展?

△大豆展望分論壇現場

大豆展望分論壇由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總工程師劉桂才主持,陳剛、Fred Gale、王麗英、張璟四位專家學者圍繞大豆的價格、生產成本、技術和市場等角度對大豆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王麗英表示,要推動大豆產業數字化發展要實現農機智能化、生產數字化、產業數字化、經營數字化、質量監督數字化、質量標準數字化、產業基礎資源數字化以及經營主體數字化。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的張璟博士做《中國大豆市場展望》報告,報告對2018年大豆市場形勢進行總結,同時對未來進行了展望。

1 2018年大豆市場形勢回顧

2018年中國大豆播種面積、產糧連續3年增加,播種面積增加至1.26億畝(840萬公頃),比上年增長1.9%;大豆總產量1600萬噸,比上年增加72萬噸;進口量8806萬噸,比上年降低7.8%;消費10470萬噸,比上年降低了2.2%。

總體而言,

2018年中國大豆產量小幅增加,消費有所減少,進口大幅下降。此外,進口大豆價格提升,國產大豆價格持續低位運行。2018年產區國產油用大豆批發價3.36元/千克(黑龍江產區價格,下同),與去年相比下跌7.1%;國產食用大豆價格3.60元/千克,比去年下跌8.3%;國產大豆入廠價4.02元/千克(山東銷區價格),比去年下降9.0%。

一文了解大豆市場形勢,未來10年大豆產業該如何發展?

造成國產大豆價格低迷的原因:一是國產大豆供給增加,農戶種植大豆積極性提高,大豆總產量持續增加。二是國家臨儲大豆拍賣對大豆價格上行帶來壓力。三是受早霜、颱風等極端天氣影響,2018年新豆質量兩極分化,部分地區青豆較多,拉低新豆整體價位水平。四是國產大豆需求不足。

2 未來10年市場走勢判斷

未來10年,中國大豆種植面積、產量、消費量仍將進一步增加。隨著大豆振興計劃的實施,中國大豆產業在技術、結構、政策上將獲得更大支持。進出口方面,大豆依然產不足需,大豆市場的供給以進口大豆為主的格局保持穩定,大豆進口量仍將維持高位,出口量繼續保持穩定。

展望2019年,國內大豆播種面積和產量將繼續增加,但受國產大豆加工生產能力所限,預計2019年國產大豆價格仍將低位運行。展望後期,在國內豆製品和優質蛋白產品需求的支持下,大豆價格將穩中有升。

中國大豆主產區集中在東北地區,如若發生早霜、冰凍、雨雪等災害,將會對大豆生長帶來不利影響,導致大豆產量和品質下降;未來隨著黃淮海和西南地區大豆種植的恢復發展,多地域天氣變化對大豆生產的影響將會更加明顯,並可能引發市場價格波動。此外,大豆產業還會受政策以及世界貿易環境變化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