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莫言,那些藏汙納垢的地方,我寧願不要知道

《紅樹林》:莫言,那些藏汙納垢的地方,我寧願不要知道

《紅樹林》:莫言,那些藏汙納垢的地方,我寧願不要知道

讀完《紅樹林》的那天晚上,靜靜躺在我在這個大城市中的一葉扁舟上,想大哭一場,卻堵在心裡,無法消解。如果可以這樣說,我可以說,我後悔看這本書了。開篇林嵐林市長的有些醉生夢死的生活讓我有點厭惡,越看越被莫言千變萬化的穿插敘述方式抓住,三種人稱交錯敘述,多種時態跳躍呈現,既有意識流的無須獨白,又有平鋪直敘。

《紅樹林》:莫言,那些藏汙納垢的地方,我寧願不要知道

時間跨度從抗日時期、特殊時期、八十年代建設時期,從不同視角去展現出一個時代畫卷,在一種看似無序的狀態中自然展開了一段段環環相扣的曲折故事,這自然是厚積薄發的呈現。另外,都說一部好的作品裡面的人物是活的,越看到後面,我越來越體會到了她的處境、她的感受,在這一點上,莫言也非常成功。他不但對人物心理的把握精準,而且描寫的讓人感同身受。

《紅樹林》:莫言,那些藏汙納垢的地方,我寧願不要知道

看到結尾,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體會到她那種心境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從一個驕傲的美好的女孩到一個勾心鬥角、權欲興盛、生活糜爛的女市長,夾雜在那些故事中的美好、糾纏、愛慾、放縱;都是一步步把她塑造成今天的樣子的因素。那麼,又有什麼讓我感到無法消解呢?

《紅樹林》:莫言,那些藏汙納垢的地方,我寧願不要知道

林嵐也曾是天真無邪的簡簡單單的少女,這世上每個女孩都是,或曾經都是,幻想著愛情,憧憬過幸福。而從她半聽幹部父親的話,半是跟馬叔賭氣,答應了嫁給秦書記家那個只會吃喝睡覺的傻兒子,就意味著她眾多悲劇的開始。那場婚姻只是她那條畸形慾望之路的開端。洞房花燭夜,她床上躺著那個叫她“姐姐”的一百八十多斤大男孩尿床了,如果是一個跟你無關的人這樣,你會覺得很滑稽,但一想到他是你丈夫,一輩子要陪伴的人,我想還有什麼更能讓一個曾對愛情有著最美好想象的女孩感到絕望呢?

《紅樹林》:莫言,那些藏汙納垢的地方,我寧願不要知道

婚後,她步步高昇,飛黃騰達,權欲漸漸消解了她對愛情的慾望,而對父親的仇恨也隨之減淡。後來秦書記,大男孩的喪偶父親終於露出了他的本來面目,他說他實在捨不得林嵐落入其他人手裡。當這個平日裡在討論會上衣冠楚楚的領導,一絲不掛跪在她面前,倏忽又開始了自己的冠冕堂皇的說詞。我想,至此,性對於她來說,不再和愛相關,這是她的第一步分裂。

《紅樹林》:莫言,那些藏汙納垢的地方,我寧願不要知道

權欲對人的統治,我想在林嵐身上是顯露無疑的,愛情、倫理道德、甚至良知,一切均可讓步,而在權力的庇護下,人又可以盡情釋放原始的慾望,她與公公的肆無忌憚,秦書記一家人對食物的瘋狂嗜好,包括她兒子大虎一幫紈絝子弟紙醉金迷的生活,莫不是被權力、原始慾望牽著鼻子走的人。在這樣一種慾望的狂歡中,人的真善美終究難尋蹤跡。

《紅樹林》:莫言,那些藏汙納垢的地方,我寧願不要知道

印象最深的是林嵐與她父親的關係,當她飛黃騰達後,習慣了一直敬愛的父親以一種下級的語氣跟她說話,又一次父親以一個父親的姿態誇她然後告誡她要謙虛的時候,她竟然非常生氣。一般人很難想象父女間以上下屬關係的方式交流的悲涼,至此,可見這種異化給人帶來的傷害是多麼大。

《紅樹林》:莫言,那些藏汙納垢的地方,我寧願不要知道

當一個美好的女孩終將自己變得面目全非的時候,回頭來看,有她自己的原因,也有那趟渾水的原因。我跟朋友說,我有點後悔看這本書,心裡太堵,那些藏汙納垢的地方,我寧願不要知道。後來明白,你要知道要離懸崖邊的果子越遠越好,前提是你要知道哪裡有懸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