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變“大”後,首摸自然資源家底,事關你的不動產權屬

濟萊行政區劃調整後,濟南市最新自然資源家底究竟有多少?

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以下簡稱“三調”)正在進行,今年底將統一更新數據,並適時向社會揭曉答案。

“三調”都調查啥?

全面摸清土地利用現狀

據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地籍和不動產登記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三調”是在濟南市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的基礎上,全面調查市域範圍內自然資源,實地調查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包括地類、位置和麵積,土地權屬及變化情況,以及土地條件等,此外還首次增加了對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等重點片區專項用地統計分析工作。

這不僅是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建後首次盤點家底,也是濟南變“大”後首次調查自然資源家底。

土地調查是我國法定的一項重要制度,每10年進行一次。濟南市上一次土地調查是在2007年至2009年進行。數據顯示,全市土地總面積7998.41平方公里。

“10年過去了,濟南土地利用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加之行政區劃調整,‘三調’的意義非同一般。”上述負責人說,濟南正加快打造“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只有全面摸清自然資源家底,才能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決策提供依據。

比如,在掌握耕地、園地、林地、草地、商服、工礦倉儲、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交通運輸、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等地類分佈及利用狀況後,建立互聯共享的土地調查數據庫,繪製“一張圖”底圖,科學制定國土空間開發規劃。

和我們有啥關係?

事關“米袋子”,還有不動產權屬

土地調查聽起來很宏觀,其實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據介紹,此次“三調”要對濟南市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進行細化調查,查清永久基本農田的數量、等級和分佈等情況,以保護好我們的“米袋子”“菜籃子”,確保糧食安全。

“三調”的另一個關注點是土地權屬調查。徵地拆遷補償、保障房用地保障、農村宅基地管理等均與我們的利益息息相關。“三調”過程中,對於鞏固並完善現有各類不動產確權登記成果,保護個人合法權益,及時調解處理各類土地權屬爭議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三調”要在國家和省要求的專項用地調查評價中掌握濟南市批准未建設的建設用地、開發區內土地利用、城市開發邊界及生態保護紅線內土地利用狀況,為城市管理決策層提供決策依據。

啥時公佈數據?

有望2020年公佈成果

記者翻閱前兩次土地調查資料,1984年啟動的“一調”歷時13年完成,有50多萬調查人員參與,直到1999年底公佈了調查成果;“二調”首次採用了覆蓋全國的衛星遙感影像,效率大幅提高,僅歷時2年就完成了全部工作。不過,濟南市直至2015年2月才公佈最終調查成果。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地籍和不動產登記管理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三調”啟動以來,廣泛應用了無人機、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等新技術,大大提高了調查精度和效率,加快了核查進度。

根據濟南市“三調”實施方案,以今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統一進行調查數據更新;2020年彙總全市土地調查數據,形成調查數據庫及管理系統,完成調查工作驗收、成果發佈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