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義安】《安徽日報》點贊銅陵群心村 :安徽銅陵:從渡江戰役“跳板”,到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示範


【外媒看義安】《安徽日報》點贊銅陵群心村 :安徽銅陵:從渡江戰役“跳板”,到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示範

從長江南岸的銅陵胥壩渡口乘坐輪渡,不到10分鐘便到達對岸的江心洲,由渡口乘車10分鐘,就到了胥壩鄉群心村。4月19日,記者來到這裡探訪當年渡江戰役解放銅陵的登陸點。

1949年4月21日上午8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順利佔領銅陵縣城,這是渡江戰役發起後人民解放軍解放江南的第一城,銅陵以“江南解放第一城”的殊榮永載共和國史冊。位於江心洲上的胥壩鄉群心村,曾是解放軍解放銅陵的“跳板”,這裡建有渡江文化廣場和“渡江第一船”雕塑,2016年榮獲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示範,不僅是人們休閒旅遊的新目的地,更是成了周邊居民重溫革命精神的首選地。


【外媒看義安】《安徽日報》點贊銅陵群心村 :安徽銅陵:從渡江戰役“跳板”,到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示範



航拍的群心村。(攝影:吳啟斌)

接力傳揚紅色精神

“我們通信連踏上胥壩的時候,天還沒有亮。”今年已經90歲高齡的老戰士姚武清再憶70年前的渡江戰役,神情依舊慷慨激昂。1949年4月20日晚,人民解放軍第24軍70師和71師從江北無為一帶發起渡江,迅速突破長江,在胥壩鄉的文興洲、東風泡等地成功登陸。下半夜的時候,見到銅陵胥壩鄉登陸部隊打出的信號彈後,他們通信連便跟隨71師師部登船過江。老人清晰地記得,他們渡江的時候,戰鬥基本結束,但江面上散落著不少落水的同志,冰冷的江水凍得戰士瑟瑟發抖,由於條件簡陋,只能用木船改裝的救生船進行撈救。

“那個時候我們的戰士都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姚武清說。

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紅色精神,在胥壩鄉群心村代代傳揚,賦予群心村艱苦奮鬥、勇於爭先的獨有氣質。“沒有百萬雄師過大江,沒有革命精神的激勵弘揚,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幸福新生活。”群心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古中舉說,為了用偉大的渡江精神建設幸福美麗村莊,群心村在建設鄉賢文化館時專門設立了紀念渡江戰役史料展區,兩位從村裡走出去的企業家資助建起渡江文化廣場和“渡江第一船”雕塑,在群心村把紅色精神接力傳揚下去。如今,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前來,在小村濃濃的紅色“磁場”中感受歷史、體察未來。


70年發展“壯懷激烈”

時光荏苒,硝煙遠去。經過70年艱苦奮鬥,胥壩鄉群心村早已“換了人間”。

進入群心村的路上,沿途美麗風光驚豔——徽派民居白牆黛瓦優雅別緻,已經結籽的油菜一片碧翠,洲上道路寬敞通達,有水、有花、有民居,一派秀美的江南風光!進入群心村,這裡有渡江文化廣場、家風家訓示範街、群心鄉賢文化館,可看、可玩,可聆聽紅色故事,也可在民宿內住宿休閒。

“當年可不是這樣。”古中舉說,由於地處江心洲,這裡交通不便、出入不易。“家住文興洲,十年九不收”,“窮困”曾是村裡幾十年甩不脫的“標籤”。


【外媒看義安】《安徽日報》點贊銅陵群心村 :安徽銅陵:從渡江戰役“跳板”,到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示範

群心村旅遊公司的電瓶車載著遊客遊覽村容村貌。(攝影:吳啟斌)

1978年,改革開放的浩蕩春風吹來,老百姓的地“自主”了,人們的思維活躍了,多種經營搞起來了。短短几年後,村裡的變化看得見、摸得著了,古中舉當時有感而發寫下了《村民秋夜話改革》,描述了改革變化美麗圖景。

70年建設改革春華秋實,70滄桑鉅變“壯懷激烈”。說到今天,古中舉自豪地介紹,201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0多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3萬元。

得益於美麗鄉村建設,如今群心村被稱作“畫裡群心”,成了旅遊景點,還拿到了“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示範”“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安徽省特色景觀旅遊名村示範”等金字招牌,前來旅遊的、考察的、寫生的每天都有一撥撥人呢。

“村裡還走出了一大批能人、鄉賢,建設城市、服務國家,不斷髮光發熱。”古中舉說,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他又一氣呵成寫下過《秋夜再次話改革》。


鄉村振興前景如畫

“如今過上的新生活,是以前夢想不來的。”在古中舉《村民秋夜話改革》《秋夜再次話改革》中多次“露面”的馬三叔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改革開放前,虧得親戚朋友們湊合、村支書出面辦貸款,馬三叔才結了婚,如今他家轎車兩輛,老兩口住著精裝潢的房子,熱水器、彩電、空調、冰箱要啥有啥,燒飯不用柴火,改成了用電和用氣。馬三叔說,隔空他還會去外地轉一轉,旅遊散散心。

村民富了,村莊靚了,群心村滿目勃勃生機,變得更生態宜居。村裡聚焦“鄉風文明”,推進“傳育立行”教育工程,打造了家風家訓一條街;聚焦“治理有效”,定下村規民約,打造了反對鋪張浪費辦酒席的“喜慶堂”;聚焦產業興旺,因地制宜發展起了民宿產業,去年還辦起了富有影響力的鄉村文化旅遊節暨“豐收季·全魚宴”,吸引了近2萬人前往觀賞與體驗。隨著知名度的擴大,去年群心村獲評“長三角最具魅力旅遊度假鄉村目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