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通二本到暨南大學的考研歷程(高分學長經驗)

從出生到讀研,我跨越了四個城市。生於烏魯木齊,本科就讀於北京,工作在廈門,讀研至廣州。我經歷了這樣那樣的故事,走過了些許彎路,也就是這些試錯經歷,使我對未來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二十多歲的我們,起初都不知道我是誰,我想要什麼,試錯不可怕,只要在這過程中,能找回自我。從考研失敗到成功,我總結的關鍵詞是:選擇、努力、運氣。接下來,聽聽我的故事吧。

從普通二本到暨南大學的考研歷程(高分學長經驗)

暨南大學初試成績:

總分389分,

專業課131分

英語76分

數學122分

政治60分

【一戰失利原因分析】

2015年本科在校時,我報考了廈大會計學研究生,以307分的成績慘敗,當時情緒低落到了極點,覺得自己無比的辛苦和努力,質疑努力為什麼得不到回報,當時得出結論是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並暗自發誓再也不會考研。現在我對那次失敗經歷做了總結,原因如下:第一,選擇不理性。當時報考只是衝著廈大會計的知名度去了,沒有對自己的綜合實力、學校的報錄情況、自己的競爭對手的能力等因素做一個理性的分析和評估。第二,學習方法不適當。我當時報了海文的鑽石卡課程,過分的相信老師的教課和所謂的科學團隊設定的學習計劃,沒有根據自身情況設定自己的學習計劃,並且沒有把老師授課的內容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可以說,事倍功半。

畢業後,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在廈門某銀行做行政文秘工作,外包性質,非正式員工。後來對自己的工作狀態不滿意,轉而去一家小企業做行政工作。在做這兩份工作的九個月的時間裡,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一段時光。失去了目標和方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生活苟且著,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工作後最大的感觸是:學習是最容易的事,你只要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就一定會取得相應的回報。而工作中的許多事情,是你花費了許多時間、精力、情感後,卻仍然一無所得的。

【二戰的理由】

基於這樣的原因,我選擇了二戰。因為我想找回那個能夠創造無限可能的自己,那個目標堅定而閃閃發光的自己。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那些為了躲避工作而選擇考研的人,只是延期三年失業罷了。你要知道,讀研不是一塊讓你得到好工作的免死金牌,而是讓你擁有更多機會和可能的一塊跳板。如果我們不能利用這三年,拓展自己的專業知識,構建知識體系,獲得更多的工作經驗,以及提升自身能力,那這三年,的確只是緩刑而已。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曾在微博中寫過”讀研最大的好處,就是一生中有三年整塊的時間自由自在地讀書賞月且聽風吟,讓精神境界提高一個層次。“希望你我共勉!

從普通二本到暨南大學的考研歷程(高分學長經驗)

【科學擇校】

我在擇校方面花了很多功夫,先選擇省份和目標專業,選出幾個備選方案,對各備選方案在報錄比、參考書目、專業課難易程度、培養方案、就業情況等內容作了綜合考量,並結合自身情況作出選擇,最終選擇了暨南大學。

除此之外,去考研論壇找學長學姐的經驗貼,主要看所用的考研資料、學習哪個老師的課程以及大致的學習規劃。值得注意的是,大家複習時最好不要照搬別人的複習計劃,要在掌握大致的複習階段和複習方向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等實際情況,量體裁衣制定自己的計劃,而且過一段時間要反思複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調整學習方法,修改計劃。在我看來,考研的過程就是不斷遇到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不要怕犯錯,但要保證同樣的錯誤不要犯第二遍。

【專業課複習】

我在準備時,就經同學介紹知道了炳哥的專業課課程。從五月份開始緊跟著炳哥的進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基礎比較弱想全程跟著炳哥學的小夥伴,最好儘早報名,炳哥的基礎課程三四月份就開課了,我當時五月底才報名,花了不少功夫才趕上課程進度。總體階段是:3月—6月,基礎課程;7—8月強化課程;9—12月,名校專項課程,熱點課,宏觀流派課等。

基礎和強化階段要緊跟炳哥課程進度,做好課前預習,上課最好聽直播,這樣可以和炳哥及時互動,解決不懂的問題,課後複習總結。這個階段可以配合報考院校要求的專業書籍學習,同時要多做書中的課後習題,許多院校的真題都和課後習題相同和相似。9月後的衝刺階段,炳哥會帶著過專業課書,報名校班的會學習指定學校的重點複習範圍和歷年真題。這個階段自己在課後除了要對以前知識查漏補缺,就是要做各個學校的真題。除此之外,十二月份的宏觀流派課和熱點課程也是炳哥的精品課程,宏觀流派能夠幫助我們系統的把握宏觀經濟學的框架。

總結一下,經濟學考研,專業課跟著炳哥,多思考多問問題,考入名校不是夢。

【數學複習】

我數學全程跟著張宇老師的課程學習。總體階段是:3—5月 基礎階段,6—8月 強化階段,9—12月 衝刺階段。基礎階段,學習宇哥基礎課程,同時做本科教材課後習題。(本科教材指高數同濟六版、線性代數同濟版、概率論浙大版)。課後習題不一定每道都要做,可以在網上搜一下經驗貼,會有需要做的重點題型

。但是練習一定要動筆,切忌覺得會了答題思路就不算了,考研數學有很大一部分考驗計算能力。強化階段,學習宇哥強化課程,做了複習全書,張宇36講,李永樂線代輔導講義和王式安概率論輔導講義。強化階段要善於總結,我的做法是做題中遇到的相同的題型總結在一起,同時要註明解題思路和自己不會的原因。我光強化階段用了3個大筆記本。衝刺階段,題海戰術,做張宇1000題,張宇真題大全解,張宇最後八套卷、最後四套卷、合工大超越五套卷。做題之外要多做總結。在這個階段我將強化筆記過了兩遍,真題三遍,各種題做過後都會做總結。

總結一下,數學功夫在平時,每一階段都要穩紮穩打,注重計算和總結。

【英語複習】

基礎階段:3—6月,做97—05年閱讀精度,學習長難句,背單詞。單詞建議在文章中記憶,可以配合扇貝單詞app學習。做精讀時,我不僅弄懂了文章中不懂的詞彙,還有段間關係、句間關係、段落中心思想、文章主旨。

強化階段:7—9月,這一階段主要還是攻克閱讀難關,我會用1小時左右練習完成4篇文章,再對每篇文章進行精讀練習,其間配合了何凱文老師的閱讀強化班課程,他的kk三步法對解題很有幫助。此階段我還練習了翻譯,翻譯主要要掌握單詞和長難句,但單詞的記憶方法與閱讀有所不同,我的做法是對翻譯中出現的一詞多義和熟詞僻義的詞彙進行總結。衝刺階段:10—12月,這個階段主要是做套卷和練習作文。這樣下來我總共將英語閱讀做了三遍,每次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建議作文一定要動筆自己寫。我後期在作文上走了彎路,著重背範文卻沒有動筆練習,導致考試時思路不清晰,寫的不流暢。

總結一下,英語功夫也在平時,無論後期再忙,也要堅持練習閱讀和寫作,閱讀重在精讀、寫作重在積累和動筆練習。

【政治複習】

政治複習真的是我的硬傷,沒有掌握正確的複習方法,所以導致最後分數很低。總結教訓,我認為政治不能完全把期望壓在靠前押題上,要善於總結大題的答題思路和分析方法,就像米鵬老師總結的,意義類題目要從歷史、現狀、內因、外因四個角度回答等。選擇題也忌完全的題海戰術,還是要對錯題進行分析和總結。我在考前,把市面上所有預測卷的選擇題都做了遍,然而考試時選擇題做得慘不忍睹。

從普通二本到暨南大學的考研歷程(高分學長經驗)

【複試總結】

複試最緊要的,是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大多數學校,都不會公開往年真題和考試題型等內容。這時候如何發揮自己的人脈和聰明才智認識同門師兄師姐就顯得至關重要了。且不說歷年真題可能會有重複,通過認識前輩,就獲得到複習範圍、複習方法,甚至可以知悉導師的相關信息。像我通過與師姐聯繫,知道了重點章節內容、總結熱點方法、導師郵箱還有面試中問過的一些問題等等,對我的複試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就是要加強練習,尤其是面試過程中的模擬訓練。我的做法是對著鏡子練習自我介紹同時錄音,準備一些英語問題和專業課問題,請家人幫忙抽背。

在聯繫導師的問題上,通常因人而異,但是建議要提前聯繫,因為通常老師都喜歡主動的學生。聯繫郵件不宜發的太多,前後加起來三到四封較為合適。聯繫前要提前學習導師的科研論文,要在過程中提出問題以及有自己的看法,畢竟導師很看重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感謝】

整整一年的考研征程,終將成為令我終身難忘一段時光。我仍清晰的記得,16年春節和媽媽促膝長談後,作出了這個在當時看來有些艱難的抉擇。還記得當時將辭職考研這個念頭告訴同學朋友時,多數得到的答案都是,“你瘋啦,你要是這次再失敗就真的一無所有,只能回家啃老了”,“你知道二戰有多難嗎,像咱們這種人都是不可能成功的”,“考研根本沒用的,我的有些同事研究生畢業不也和我幹著一樣的活”。只有兩個小夥伴,二話沒說支持我的選擇,一個給我介紹研友,一個給我一堆複習資料。我想說的是,當你成為一個目標堅定的人,外界的聲音對你來說就變得毫無影響。這是我的人生,我知道我的選擇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所以當你舉棋不定,輕易被他人的意見左右時,請問問自己內心,你到底想要什麼?

感謝這一年來,自己的堅持,也不是沒有痛苦和彷徨的時候,只是我很清楚,每過一天,我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感謝炳哥,不僅教會了我們專業課知識,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我一直將炳哥作為我學習的榜樣。還記得有一次炳哥在群裡說過“把成功看作偶然和僥倖,這樣才能走的更遠,把失敗看作是自身的不足,不斷改進。”這也成為我的人生信條!我想作為老師,最驕傲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學生學有所成,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為令炳哥驕傲的學生!

未來的路還很長,相信優秀的你,能夠創造無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