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之語
現在很流行早教班,費用也不便宜,基礎的都是上萬塊,很多媽媽都對早教班非常的心動,認為一定是物有所值,要不為什麼真沒貴,一定很有效果,要不為什麼這麼多人報名呢?
早教班的介紹人員會告訴你參加早教班的孩子會注意力集中,善於和小朋友溝通,性格好脾氣乖等等等等,完全的描述了一個你夢想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的樣子,於是你就會忍不住心甘情願的掏錢報名。事實上,早教班真的這麼有效嗎?
中國人有個怪現象,什麼事情都覺得花錢做的一定是更好的。
在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什麼?最需要的是父母高質量。
你在家不對孩子進行陪伴,反而要花高價,跑到早教班,陪著孩子做遊戲,一起聽課去做高質量的陪伴,這不是錢多沒地兒花嗎?你不覺得很好笑嗎?
在家陪著孩子做遊戲是免費的,陪著孩子玩一堂課是幾百塊,但是你就是覺得好開心,有效果。事實真的如此嗎?
上完課,回到家是怎樣的?還不是照樣孩子丟在一邊,不管不顧,等著下次早教課,你們再做親密的親子互動?
在家陪孩子做遊戲,親子閱讀,覺得好煩。去早教班陪著孩子做遊戲感覺很有效。都是錢給鬧的,這就是一種很奇怪的心理,覺得花錢的才是好的。
其實你把時間和金錢都浪費在去早教班上,為什麼不把這些精力放在平時對孩子的高質量陪伴上呢,如果你在平時生活中多陪孩子做遊戲,陪孩子講故事,陪孩子一起玩積木,效果其實是遠遠要高於你去上早教班的。
因為孩子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就得到父母全心全意的陪伴,得到了父母全身心投入的愛。他的安全感注意力各方面都會有相當大的提升。
所以你問上早教班的孩子有什麼不同,我認為不同不在於上不上早教班,而在於父母全身心高質量的陪伴!
木小暖同學
那一年,我被一名漂亮小姐姐忽悠著上了早教班
jason童鞋大約2歲多的時候,我某次帶他去商場裡玩,結果一家早教機構的一個漂亮小姐姐就牽著他的小手將他引入了一個小型遊樂場,然後他就在裡面玩得不亦樂乎。
我當時對早教班並沒有太多認識,所以漂亮小姐姐把jason送進遊樂場後,返回來開始遊說我報班,記得那是一家蠻有名的連鎖店,但是位置其實離我家不算近,畢竟當時是去逛商場的。
我屬於禁不住別人“忽悠”的人,另外自己也是雄心勃勃的想象著,jason經歷了早教班後,變成聰明伶俐,八面威風,上幼兒園,上小學都是名列前茅。想象一下,老母親的心都撲通撲通地忍不住一臉抑制不住地興奮,嗯,用現在的一首歌名就是--好嗨呦。
基於這樣美麗的幻想,我欣欣然交了錢,貌似近1萬吧,大概300多一節課。
想象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jason同學開始正式上課後,第一節課帶他一進入校區,小傢伙就美滋滋地直奔遊樂區,然後,然後他就一直躲在裡面再也不肯出來了。
第一節課就這樣明晃晃地在老母親的焦慮心與自我安慰中過去。第二節課時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不經過遊樂區,而是從後門直接進到教室裡。這回相對順利,jason進到教室了,但是他還是不肯繼續呆在教室裡,一直試圖轉悠到前區去。
當然,我們是圍追堵截,這種情況下大概也就上了不到一半的課程,最終他還是跑了出來。第三節課時他自己在教室裡跑來跑去,玩的倒是很開心,但是當老師需要安靜下來學點知識時,他卻嗨到停不下來,怕影響其他小朋友,我沒辦法,還是把他接了出來。
第四節第五節課基本上也差不多相同模式,基本上沒上全過一節課,爸比很是氣憤,說這樣下去就別上了,路程又這麼遠,結果基本上也上不成什麼,要玩還不如在家玩,折騰啥。
沒辦法,我們去退了剩餘課程的款,交了5節課的錢,在加上扣除了手續費。結果是,基本上也沒學到什麼,這就是我們第一次報名早教班的過程。
之後也試圖報過英語早教班,情況大同小異,基本上沒怎麼上全過。
經歷過這些之後,我開始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當時孩子那麼小,本來就是想要傻玩的年紀,為什麼非要把他圈起來早教?
當然,這些都是事後的思考,現在想以一個過來人的角度談談:
1.年紀太小,不太適合去早教班
很多早教機構是在孩子大概2歲多時就開始宣稱必須要開始早教了,現在想明白,因為孩子3歲就上幼兒園了,當然不需要早教班了,所以一定要抓緊黃金時間來抓住家長的心。
不過,孩子年齡小時,讓他規規矩矩的早教,其實也很為難他,畢竟,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就是該瘋玩。
2.根據孩子特點,是好動還是好靜
像jason就是喜歡動的孩子,這樣的寶寶天生適合在戶外裡瘋玩瘋跑,不適合關在屋子裡早教。家長需要看看自己家孩子的特點,再有針對性進行。
3.早教的那些知識在現在看來作用並不是很大
雖然早教班都會說出一大套理論來,說語言能力和協調能力會有所加強,我感覺這些能力隨著孩子成長,自己自然而然也會產生。而大多數孩子的發展是和家庭環境,父母脾氣秉性相關的,不是幾堂早教課就能決定的。
4.早教班不如父母有質量的陪伴
很多家庭一般有了娃之後,媽媽都選擇在家陪伴媽媽,自己不妨自學點,現在網絡這麼發達,適合寶寶各個年齡段的兒歌,遊戲,手指謠,都應有盡有,媽媽完全可以自己去和孩子互動,教會孩子。
只要有心,這種時時刻刻的浸入式會更有效。
綜上所述,上過早教的孩子可能在一定時期內會感覺更牛掰一些,但是再經歷過幾年後,基本上和不上早教的孩子,那些差異就會慢慢消失了。
但是,並不是說早教就根本沒用,最有用的早教應該是父母有質量的陪伴,由父母對孩子進行適合他年齡特點,同時也可以時時刻刻的陪伴早教,這種不斷的親密早教形式會讓孩子更受益。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簽約作者,青雲獎獲獎者,優質問答獲獎者。
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jason媽咪有辦法
孩子目前20個月,上美吉姆早教11個月,每個星期都堅持去上一次到兩次課,生病除外,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每過兩三個星期在課上都能發現寶寶的不同,在家還真發現不到,還有早教只是給家長和寶寶一個平臺,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像我這種上班比較忙,都是姥姥帶孩子的人,能堅持去早教自己帶,也是督促自己多陪伴孩子,還有就是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互相學習育兒知識,別說小區裡也可以,小區裡是固定的十幾個人,而且老人帶孩子的居多,錯誤觀點也多,別說我了,我媽有時候都受不了老人觀點(我媽在我孕期就在三甲醫院上孕婦學校,而且做筆記的那種),最後我總結想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管上不上早教,父母的行為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教育孩子帶孩子上早教,不是為了讓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而是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老媽說我家祖墳沒有那根蒿蒿草,孩子成不了什麼大氣,上早教只是讓我和孩子在不同的環境快樂學習,成長。最後我的觀點還是支持上早教的
小靜靜147588952
我女兒上早教有四個月了,每週去一次,剛開始上前三四節課時,基本都是抱著勉強堅持到下課的。現在每末帶她出去玩時,在車上總是問:是去積木寶貝嗎?回答她不是時,她會皺著小眉頭一本正經的說:“我想去積木寶貝呀”。
具體說上過早教的孩子有什麼不同,目前來看,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同。
這是她喜歡的Young老師
孩子自身變化
在上課時,老師先會和大家相互認識並讓小朋友自我介紹,她現在見了人會主動打招呼,覺得成了一種習慣;一節課45分鐘,她基本都能很投入,對於一個兩歲的孩子來講,我覺得她的注意力很集中了;她屬於性格內斂型的也膽小,但是現在見了生人不再往我身後躲了,讓她自己和小朋友交換玩具時,起碼敢上前、敢說(雖然聲音小);善於展示自己了,我覺得她自信了。
短期內看不出和同齡孩子有什麼不同,不過讓孩子多接觸一些人、事、物,在早教中心有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早教壞境,有專業的老師引導做符合年齡段的遊戲,在玩中探索、學習還是挺好的。
Lemon辣媽
兒子九個月,我給兒子報了早教,美吉姆的,先去試聽了,試聽課兒子很興奮,很快樂,所以就報了。幾節課下來總結,兒子有個更好的氛圍,去打招呼,去分享,去玩各種體能,九個月的孩子吊單槓,倒立,俯臥撐等等兒子都很開心(家長和老師在身邊協助保護),國外早教很普遍,在中國因為之前沒有,老觀念的人覺得沒用,而且價格高,但是80後的家長我覺得都能接受,而且人一生的智力發育三歲之前都佔80%到90%,三歲之後到死亡才發育10%.三歲之前多看,多玩,多經歷一定是有用的!我只希望兒子健康快樂成長!
寶苝
身邊的孩子,有上過早教的,也有沒上過早教的,感覺並沒有什麼區別。
以前覺得上過早教的孩子可能會善於表達、不怕生、敢於和陌生人打交道。而實際上這些完全是孩子天生的,很大程度取決於遺傳因素。
我和我愛人雖然不算是內向的人,但是不太善於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兒子現在四歲,也是這樣,和熟悉的人在一起表現很活躍,但是會主動疏遠陌生人。我愛人有個同事,和任何人自來熟,不拘小節,她的女兒三歲,從不怕生,誰抱都可以,從兩歲開始,見到小朋友就主動上去擁抱,抱上就不鬆手,經常追的我兒子滿屋跑。
這兩個孩子都沒上過早教,我兒子只是兩歲左右去幾家早教試聽過幾堂課,效果也不好,人家小朋友都老老實實的在那圍成一圈坐著,或拍手或聽歌,我這個根本不在那坐著,就是自己屋裡屋外的亂轉、翻東西,也從不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所以就沒有正式報名上課。每個週六日就是參加各種活動,或者去淘氣堡和遊樂場玩,趕上哪就是哪,地點也不固定。在玩的時候,雖然也引導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兒子並不感興趣,還是喜歡一個人玩,經過觀察,其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是如此。後來到三歲左右時,才發現他愛往大點的小朋友堆裡湊和,並開始自主的和人家溝通、玩耍。
還有另一個同事的女兒,從一歲多就報了近200節課的早教。現在也三歲多,也不和別人說話,見人就是一笑。還有幾個我的同事的孩子,他們的性格與是否上過早教完全沒有必然聯繫,只是家長啥樣他們就啥樣。
以我的理解,三歲之前的孩子應該並不適合參加這種有組織的集體活動,他們大多也不喜歡和陌生人太過接近,他們更需要的是安全感,是家人的陪伴。即使參加了這種集體活動,也並不是他們喜歡和需要的,對他們各方面成長並沒有明顯促進作用,因為他們還沒有到達對社交有需求的年齡,他們更喜歡和父母玩。既然在哪裡都是和家長玩,幹嘛非要花大價錢去早教玩?諮詢早教機構工作人員,會建議我們孩子出生幾個月就可以來上早教了,而我根據以上經驗認為孩子三歲左右再上早教才更適合,不過三歲已經上幼兒園了,還上早教有何意義?
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還是要尊重自然規律,不要太過超前,只要符合所在年齡段的生理、心理需求就好。早教早教,那麼早教他幹嘛?
嘟嘟爸爸和爸爸的嘟嘟
說說我的早教經驗:
我家大寶下半年9月份開始要上幼兒園了,但平時出門最大的興趣是搶別人的玩具,不管自己帶了多少玩具,總是覺得別人的好,目前兩歲半處於一個叛逆期,什麼都是不要,是我的。在聽指令上也比較擔心。
平時問他一些話 都聽不大進去,顧自己。
本著進行幼兒園銜接的目的去幾個早教機構試聽,最後確認去美吉姆上課。
教室裡有很多教具,大寶都很有興趣,平時就是一個運動能力方面比較好的孩子,會自己大膽地玩。能消耗不少精力,也鍛鍊到身體,協調性。
上了近十節課後,我覺得早教課其實是在教育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陪伴孩子,同時可以在課上跟老師一起做很多不同的遊戲,跳舞,運動,感知節奏等等。
一起上課的孩子 有不少可以很認真地聽老師說明解釋!配合老師做遊戲,可能是上了不少早教課了,私人這麼考慮的。
一節課一節課,孩子也會有所進步。從無法參與,到可以安靜下來參與部分遊戲和活動。
上廁所可以自己拿鞋子,用好放到架子上。
尿尿後知道蓋好馬桶蓋,然後進行沖水。
知道去前臺要小餅乾,然後謝謝叔叔阿姨。
下課知道排隊去領小貼紙,然後謝謝老師,記得跟老師再見。
有什麼需求,能跟老師勇敢地提出來。
相比自己,大寶可以比較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不害怕。
各種器材也會勇敢地嘗試,每次老師要志願者進行示範時,我都會勸大寶積極舉手,踴躍參與,他也會興奮地舉兩隻手,這樣可以第一個體驗,玩遊戲。
報了大寶的課程,也送了7個月小寶的課。
小寶兩個月開始我帶去上早教課,第一節課剛醒,便便,要喝奶,配合度不是很高。
第二節課明顯好多了,全程配合。課上會做被動操,排氣操。抱著孩子進行跳舞,互動。也有教家長如果訓練孩子抬頭 翻身等等。
其中有一個環節是 家長們的分享,這個很不錯,月齡相似的家長一起分享自己經驗教訓,減肥鍛鍊反覆方法等等。產後的媽媽也需要一個這樣的機會,訴說自己的體驗,心情。
希望小寶早點進行早教課程,我自己和老公學習新的教育方法。不要重複大寶的錯誤教育方式。
當時指望有很明顯的效果還是不能太期待,但早教課至少給家長一個學習的機會。每週定時花時間陪伴孩子。這才是最關鍵的。
我的那些小竅門
我孩子沒上早教,不過我覺得上了肯定比不上強吧。我本來是想讓孩子去的,我老公說那個錢還不如帶孩子去玩去吃呢,因為我現在全職在家帶孩子,有空了就帶她去朋友那裡玩週末了我們全家一起出去玩,在孩子一歲的時候還帶她坐火車出去玩了幾天,在車上在候車廳,孩子自己找小朋友玩,我們下車的時候孩子都不願意下車。雖然是短途旅行,但是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有時間的朋友們可以試試帶孩子去旅遊。
蘑菇傘下的晴天
我家孩子上過一年蒙氏早教,因而我對此深有體會。
據我觀察,上早教與不上早教的孩子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區別。
為什麼?
首先,孩子的發展是持續性的,一週一節或者兩三節的早教課在孩子的生活中所佔的時間比很小,起不到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其次,孩子的心智特點決定他們的課堂的吸收率是十分有限的:
年幼的孩子能夠專注的時間只有幾分鐘,而一節早教課一般都會持續二十分鐘以上,孩子很難做到整堂課都專注。
第三,早教課集體授課的方式決定了他們的教學很難有針對性:
早教課一般都是集體授課,課堂的依據是孩子的年齡/月齡特徵,而不是每個孩子的具體發展情況。
雖然現在的早教課一般都有很強的互動性,但也不可能完全照顧到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並相應地做出動態調整。
這樣的課堂,並不符合孩子真心發展的真正需求。
與其費盡心力來糾正孩子的節奏,希望他們配合老師和課堂,不如自己在家好好地陪孩子玩耍。
當然,如果你確實不知道怎麼陪孩子玩,或者你想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家庭共同成長,那麼,上早教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你可以從早教機構中結識到許多的家長,也能幫孩子找到許多的夥伴,還能從老師身上學到不少育兒知識和引導技巧。
比起孩子在早教機構學到的具體知識,這些更會讓你們受益終身。
我是今日頭條官方認證優質作者“漫步育兒路”,專注教育十多年。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更多實用高效的育兒方法。
漫步育兒路
作為一個十個月就送娃去早教中心的家長,這次想來說說大實話。
其實簡單來說,上早教和不上早教的孩子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如果說一定有不同的話,就是上早教的孩子家裡一般比較有錢,家長也比較有閒。
說到教育觀念,其實現在的年輕父母都有所改觀,都知道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上不上早教,就是看家裡有沒有錢,父母有沒有閒。
早教是需要有人陪的,不是把孩子往那兒一送就完事,所以早教中心的本質是教父母們如何育兒。
早教課一般是4-6個寶寶一起上課(一對一的課程費用更高),課程教案是一樣的,但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水平不一樣。這一點月齡小的寶寶,差距越明顯。
所以即便是上同樣早教課的寶寶,接受度也會不同。
舉個簡單的例子,寶寶的智力水平像一個寶藏,早教課程可以幫你節省找到寶藏的時間,至於寶藏裡有什麼,還是看孩子本身。
需要提醒的是,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像小猴子是現場模仿型,比如小福氣,老師說什麼做什麼都會立刻學出來,而有的孩子屬於慢熱型,他們要經過一個觀察、學習、沉澱的過程,然後才能表現出來。
早期判斷一個孩子聰明與否,可能是取決於他的敏捷性、運動能力以及語言能力,可這些是屬於寶寶正常的發育過程,有的早有的晚,但遲早都能學會,並不能就此說誰家寶寶更聰明些。
所以再說直白一點,如果有錢有閒,家裡也有場地,早教學的東西,在家也能教 。
前提是你要實實在在地付出時間來陪伴孩子,並通過學習掌握孩子生長髮育的特點,進行科學的引導。
也可以利用一些育兒視聽軟件或教具來幫忙。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早教的內容,請關注我,我是陳妍媽媽,親子關係諮詢師、國家育嬰師,專注親子關係、兒童心理,與您一起分享育兒路上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