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鍋雞是徐州特色嗎,怎麼做才正宗?

帥十一噯


地鍋雞是一道中華傳統名菜,起源於江蘇省北部、安徽省北部和山東省南部交界處的徐州市、宿州市和濟寧市等地區。主要食材有雞肉、辣椒、白麵粉和玉米粉,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

做法如下:

主料 2人份

雞肉1000克

輔料

萵筍100克、麵粉300克

調料

蒜適量、姜適量、蔥適量、紅椒適量、色拉油適量、料酒適量、醬油適量、食鹽2勺、五香粉適量、味精適量

1、雞塊洗淨切塊,用料酒醃製10分鐘。

2、青筍洗淨切塊備用。

3、蔥薑蒜辣椒切細備用。

4、鍋燒熱,倒油爆香蔥薑蒜辣椒。

5、加入雞肉翻炒。

6、翻炒三分鐘左右放入醬油繼續翻炒。

7、加入青筍,鹽,加水,大火煮開。

8、將麵粉和成麵糰,做成長條麵餅。

9、等雞燒開了,把餅貼在鍋邊,底部可浸入湯中。

10、大火慢燉1個小時,差不多即可出鍋。











胖嘟嘟的馬丁


地鍋雞也許是徐州特色,但也是我們大濟寧微山湖的發源地。為什麼這樣說??微山湖漁民長年久住船上,當時漁民條件有限,往往在船頭做個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支幾塊乾材生火,鍋裡煮上一鍋菜,(也沒有饅頭。)直接現和麵,鍋裡貼滿面餅,基本不用管事,鍋開菜熟,後來經過廚師的改良,從而有了地鍋雞,地鍋魚,地鍋三鮮,地鍋小龍蝦等好吃的地鍋佳餚。咱今天就聊聊地鍋雞的做法。

地鍋雞鍋一圈是麵餅,雞的湯汁較少,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

食材清單:雞一隻,麵粉,香菇,茴香適量,乾紅辣椒適量,姜拍散,蔥切大段,鹽,醬油,豆瓣醬,鹽,大料,,雞精,香菜等調味料。

1:雞處理好洗淨、去掉雞頭和雞PP,剁成小塊,香菇切好備用

2.熱鍋入油,油要多一點,這樣才香

3.放入蔥、姜、蒜、八角、花椒、幹辣椒煸出香味

4.然後放入雞塊,依次入料酒、醬油、糖、鹽調味

5.炒出香味後加入香菇塊稍稍翻炒後

6.倒入清水或者啤酒,大火煮開,改中火慢燉

7.這個時間我們就可以來和麵了,自己打的粗麵粉

8.不用發酵粉,做死麵餅就可以的

9.和好的面,乾溼度要合適,以不沾手為宜

10.然後分成若干個小劑子

11.用手把面劑子壓扁,捏成大小厚薄適度的麵餅

12.把薄餅,依次帖在鍋的四周,餅的一半要浸在湯汁裡

13.蓋上鍋蓋,中小火再燉10分鐘,餅熟了就可以開吃了

14.喜歡湯汁多的,可以把餅翻一下,讓兩面都吸滿湯汁

15.精華都在餅上啊,打開鍋蓋,滿屋飄香

地鍋雞。






順其AA自然


地鍋雞是山東微山湖附近起源的,和徐州搭界,地鍋雞一般用鐵鍋來做,像以前正宗的都是鐵鍋和柴火去燒,現在很多地方用煤氣去做,口味相差不大,主要是料汁和貼在鍋邊的喝餅,徐州這邊地鍋菜特別多,要是單純的說怎麼正宗的話,首先菜品要好,手法也是不一樣的,比如麵餅的柔韌度,用什麼樣的面來和麵比較合適,現在有一種做法特別簡單,鍋中放菜,然後倒入事先熬好的料汁,然後開火煮沸,貼餅,蓋上鍋蓋待到餅熟關火即可,比較方便快速。希望各界大咖多多交流。謝謝。


一人一口一


地鍋類在我記事起,我們這(徐州東南張集)就有,以前燒大鍋,家中忙時,就燉一鍋菜,貼一圈和餅子。味又好,飯菜都有了。孩子大人都愛吃!好像只要帶肉皆可地鍋吧!素的不太好吃,個人覺得!《下面自己手藝》






巡航者940


是啊,萬變不離其宗,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食材,只要不脫離主線,可以自由發揮


鄉野二保


大呼滴辣椒大呼滴油


用戶6323986122


首先要用我們農村的土灶,在加上手工鐵餅子,那滋味想想就美滋滋


孫偉帶你看農村


特色這個東西,是有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特點,自己獨特的配方,自己做的好就行,就是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