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年到,為什麼火的是外國的“佩奇”而不是中國的“八戒”呢?

早已走紅的小豬佩奇

《佩奇》是一部英國動畫片,2004年本土播出第一集,2015年引入中國。

2018年在國產動畫《喜羊羊》和《熊出沒》熱度漸漸下降之後,國內的父母需要一款新的長篇幼教動畫來給孩子打發時間。在這個關鍵點,小豬佩奇以她洗腦的配音和獨特畫面風格成功打入了國內市場。

豬年到,為什麼火的是外國的“佩奇”而不是中國的“八戒”呢?

而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佩奇的誘人之處恐怕在於其洗腦的配音和眾多鬼畜大佬的貢獻了。尤其是踩泥坑和吹口哨那兩集,被諸多鬼畜大佬所青睞。然後大家出於新奇,開始了表情包的二次創作,更是讓佩奇在大學生的圈子裡越走越遠。

豬年到,為什麼火的是外國的“佩奇”而不是中國的“八戒”呢?

再後來抖音快手上“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這句魔性的口號加上極具個性的畫風,讓小豬佩奇迅速風靡網絡。

《啥是佩奇》是一則成功的、現象級的廣告,不管你喜不喜歡。

就像腦白金,那句“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的廣告雖然被評為十大惡俗廣告之一,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廣告語通過常年的狂轟濫炸,早已深入人心。不管你買或不買,至少都知道了這個品牌。

豬年到,為什麼火的是外國的“佩奇”而不是中國的“八戒”呢?

我從來沒買過也沒吃過腦白金的任何產品,但在《啥是佩奇》最後一幀畫面上,還是看到了腦白金的影子一一牆體廣告上,紅底白字,刷的是“大年初一不收禮,全家進城看佩奇”。《啥是佩奇》這支廣告片,成功地對腦白金進行了借力!讓人不得不動用一個代表著十萬字的歎號表示佩服。

豬年到,為什麼火的是外國的“佩奇”而不是中國的“八戒”呢?

也許多年後,這則成功的病毒式傳播的廣告,還會被當作廣告業、營銷界、影視圈等等各行各業的經典案例被講出來。作為廣告金主的中國移動贏了,《小豬佩奇過大年》的出品方贏了,阿里贏了,80後導演張大鵬贏了。不管大年初一即將上映的這部影片好不好看,評分多少,至少已經通過這個5分多鐘的宣傳片吸引到了足夠多人的眼球。

“注意力等於事實”,廣告要的就是這種廣而告之的效果。

豬年到,為什麼火的是外國的“佩奇”而不是中國的“八戒”呢?

今年豬年,中國的八戒被外國豬截胡, 西遊記這個經典老IP也慢慢失去熱度,只有在王者榮耀這款遊戲裡好似活靈活現了起來。

豬年到,為什麼火的是外國的“佩奇”而不是中國的“八戒”呢?

為什麼佩奇都火了八戒還不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