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認為股市將替代房地產成為貨幣儲存罐,你認可嗎?

諮詢師天生


我非常認同葉檀的觀點,股市將替代房地產成為貨幣儲存罐,認同的理由如下:

國內兩大資本市場,股市與樓市,這兩大市場就是國內吸金力最大的市場。正因為這兩大市場是國內含金量很高的市場,所以會讓這兩大市場出現蹺蹺板效應。但股市行情好的時候,熱錢會從樓市流出直接進入股票市場投資;當樓市房價飆升走牛時候,市場的熱錢會從股市流出直接進入樓市,這就是瞧瞧板效應。

其實市場上的熱錢都是流動性比較強的,哪個市場有賺錢效應,這些熱錢就會進入到哪個市場投資;一旦等這些熱錢進入熱門市場中,為市場增加資金流動性,一旦資金流動性增加,不管是股市還是樓市都會受到資金的增量從而推高行情,出現一波上漲行情。

另外從樓市來分析,樓市自從2016年2~5月份全國迎來一輪上漲行情之後,國內政策開始對於樓市調控,給予房地產一個定位“房子用來住不是用來炒的”,全國各地開始加大力度的限購,提高貸款利率;截止目前2019年樓市還是遇冷,不排除政策會放出王牌,進行出臺空置稅,還有就是房產稅,一旦這兩大利器出臺,對於樓市遇冷加強,樓市資金外流。而樓市資金外流只能回到銀行或者股市。

其次我們又可以分析股市,而咱們A股從2015年6月份政策去“股市槓槓資金”“去個股估值價值迴歸”等兩大政策施壓之下,走出了長達三年多的熊市行情在2019年1月4日大盤在2440點止跌企穩,從那天去A股熊市行情宣告結束了。既然A股牛市已經開啟了,股票市場進入牛市行情,自然會提高盤面的賺錢效應;當股市有賺錢效應,肯定會吸引場外熱錢進入股市,從而讓A股接下來的行情會越來越火,從而推動股市迎來真正的牛市。

最後綜合以上對於樓市與股市的分析得出結論,現在的樓市是遇冷的階段,相反股市是開始預熱的階段;從這裡就可以論證葉檀的觀點,葉檀的觀點就是股票市場代替房地產成為貨幣儲蓄罐,意思就是房地產的貨幣會流出,隨後會進入股市,地產貨幣資金進入股市。從以上分析得出A股牛市逐漸明朗,確實會讓吸引地產資金流入到股市,讓這些地產貨幣資金進入股市儲蓄,為股市增加資金流動性。


老金財經


“股市將替代房地產成為貨幣儲存罐”。葉檀的觀點本意可能是說:投資股市比投資房產的收益要好。

誠然,房市走牛十年了,十年前買房的人,從投資角度講是賺到了錢,可將房產出售轉化為存款;若從剛需角度講個人資產計量值也增大了,可這種資產是不能變現,是名義上的賺錢,否則就得去睡大馬路。

走過這十年,老百姓都成了“房奴”,好多人是剛需一套舉三代人之力啊,這是普遍性社會情況。真正在投資房產的老百姓又有多少人?

2019年一季度金融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5.81萬億元,同比多增9526億元。其中住戶部門貸款增加1.8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29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38萬億元。這是什麼意思了?在現實情勢下,就是說剛需的房貸仍有較強需求。

那我要問葉檀,是想要這些人睡大馬路上,然後去投資股市嗎?

生活中有句經典語——“站著說話不腰疼”!



對於葉檀的觀點,和尚認為帶有明顯的傾向性,不值得提倡。和尚持保留意見:

1、房市已走牛了十年,國家近兩年來對房市的定位也是“房住不炒”。也就是說房市的大口紅利期暫且已過去了,這也是事實。但是,並不是說房價以後就會出現大跌,也沒有說房價以後不準再漲。

同時房子已成為一種商品,這種商品在我國還有其特殊地位,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份額,無論是老百姓還是政府,都不願看到出現劇烈震盪帶來金融風險。今年來,房價平均並沒有下跌,房貸利率不僅沒有上升,反而是下降。公積金新政還支持房貸消費。投資房產在我國成為了保值或增值的一種方式。

2、我大A股2018年人均虧10萬元,2019年1-4月人均賺10萬元,請問葉檀該如何投資A股啊?全球股市的普遍規律“七虧二平一賺”,要老百姓投資股市就一定能成為那個10%的人嗎?那樣的話,誰會是那個70%或20%呢?

股市是個高收益高風險市場,不僅收益有不確定性,並且還有強烈的週期性特徵。世界上只有一個巴菲特,全世界的投資者也都知道價值投資,可“721”的宿命至少到今天沒有被破壞過。

3、投資有許多途徑,有錢可不投資房產,也可以不投資股市,可以作風險性小的理財也是可以的,並不是說股市是除了房市以外的唯一渠道和市場吧。

中國有全球最牛B的銀行,也有全球最發達的網絡支付系統,90萬億經濟總量的第二大經濟體,投資理財的方式有很多啊……

投資從來都是有風險的——請謹記。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股市將替代房地產成為蓄水池?想想可以,希望不大,為什麼?因為歷史上沒有替代房地產所以未來也不會替代房地產。

我國房地產總市值460萬億,股市總市值即使按照近期大幅反彈,目前估計也就在56萬億,相差幾乎十倍。之所以房地產能夠成為貨幣儲蓄罐,那是因為第一,我國貨幣超發嚴重,貨幣超發導致的貨幣乘數巨大,沒有任何實體經濟可以吸納這麼大的貨幣量,假設,沒有房地產吸納如此天文數字的貨幣量,那麼可以想象我國目前的幣值應該和津巴布韋有一比了。

而之所以房地產會成為貨幣的儲蓄罐,其根源,除了表面的城鎮化趨勢以外,核心因素是因為土地國有化,以及財稅系統中中央和地方財稅財權事權不平衡,導致地方政府只能依靠房地產和土地財政,也正是因為這個因素,才有了地方政府的隱性擔保之下發展的房地產市場和畸形的房價。

而股市,因為各種機制尚不完善,也沒有看到完善的決心和路徑,所以歷史上,只能熊長牛短,往往每一輪牛市都會跌回起點甚至更低,和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事實嚴重背離。

而股市機制問題,存在時間超過三十年,為何不完善?為何沒人去完善?這是因為我國股市的定位問題,即為了融資者服務。只要新股可以發出去,就沒人想去解決系統性的問題,畢竟,問題錯綜複雜,解決他只會吃力不討好。

而房地產問題因為每一輪經濟週期,都只有房地產可以逆轉經濟失速,所以常常被重視,加上有地方的隱性擔保,所以造成了目前尾大不掉,未來也很難改變,因為改變他的代價過於巨大。

正因為股市和房地產兩方面的改變,都影響和代價巨大,所以也就很難改變,所以說,股市要取代房地產,不僅僅從市值相距十倍的差距來看,也不僅僅從決策者的動機來看,說說可以,要割自己的命?還是別想了。





龍哥fei0598


對於這個觀點, 基本表示同意,因為從2015年的5178點以來,A股市場已經調整了整整4年的時間,雖然2019年大盤股指依然處於一個反覆折返築底的階段,但實話實說,向下的空間幅度並不大。

尤其是2019年年初大盤股指自2440點的反彈,雖然截至目前並沒有實現流行趨勢的逆轉,但市場的賺錢效應是比較足的,而且這種強反彈的階段性行情,對於股民的交易來說是比較好的,因為絕大多數股民並不擅長長時間的持股,更多的願意做這種短線的操作,而大盤股指的這種寬幅的拉昇和反彈,更能夠聚攏市場人氣,讓A股市場形成比較活躍的狀態。從投資交易的角度來講,A股股指雖然並沒有進入到絕對的拐點區域,但確實具備了很強的投資價值,未來很長一段時間,A股市場都會是投資的主渠道,同時未來牛市的運行是可以期待的。


如果市場真正的進入了牛市行情,那麼在低位佈局股票市場,這個儲蓄罐的利息還是非常高的。而且個人認為,未來的牛市行情不僅點位上比較高,而且持續的時間比較長,會給股民投資以豐厚的回報。

而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各種跡象表明已經處於階段頂部位置,上漲的空間並不大,最近一段時間爆出一些三線以下的城市房價出現了大幅的下跌。黑龍江鶴崗市的房價甚至出現了300塊錢一平米,未來中國的房價,尤其是三線以下城市的房價會出現大幅度的下降,最終這種下降的趨勢會傳導到一二線城市,雖然一二線城市由於需求購房的剛需會保持一段價格的堅挺,但最終能夠堅持到多久也不好說,整體房價一定會有一個合理迴歸的過程。

所以兩者對比來看,房地產市場已經有見頂的意思,而股票市場有見底的味道,所以說投資股票市場目前確實在某些方面優於投資房地產市場。

但這裡還是要說一句老話: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股市的儲蓄罐也是瓷的,弄不好也是要破的。


小散李大鵬


股市和房子比,確實機會多了很多。但房價可以一直走牛。有個很大的原因是,有錢人一直耐心的持有,放著至少保持,但股票不一樣,一漲上去了,馬上就有人拋,最大的對對手盤不是隔壁老王,也不是機構或者基金,而是大股東,大股東減持起來不要命。主要是,在國內,真的把企業當作事業做的太少了。很多公司,你在投資他的公司做長線,他高位套現質押做短線,你說,10年牛市這麼牛? 另外:國家隊的干擾,股災了救市,那漲上去了,拋不拋?一句該交給市場的交給市場,一拋就賺了一個波段。—————對未來確實非常看好。核心的問題兩樣 1:嚴邢俊法建立法的威嚴,做到不無人敢犯規,犯規抓到罰死為止。 2:該交給市場的交給市場。不需要搞什麼什麼底,也不要搞什麼什麼頂,就搞好生態建設 3:壞公司,爛公司更不能救,資本市場不是慈善機構,對壞人的包容就是對好人最大的懲罰。動不動通過通過政策的方法救,那大家都吵烏雞變鳳凰收益最大。問題是:救了一次,救需要第二次,是賭癮。好公司基本都不需要救。會自救,會有敬畏。無腦的盲目擴張就是要付出代價。不然,就是救起,死去,再救。大股東永遠可以給韭菜,把政府也當韭菜。那好公司/——風氣也會被帶壞。

美國N年大牛市是建立在股東看好自己公司,邊漲,邊增持的基礎上的,大股東玩高拋低吸,慢牛——實在是難!

股市一定會牛起來,但是,慢牛;我看難。下次合作快牛,一下子漲到天,漲到股東減持都來不及,是時間賽跑。呵呵 慢牛:太難了,除非上面問題大幅度改善。做企業的玩短線,投資的想投出慢牛股,那基本就是笑話。(當然:你不要給我舉例子,確實有部分公司是慢牛,但比例呢?我說的是整體A股。畢竟回到那個時間,你也投不中茅臺,對吧?和摸彩票概率差不多。)


nickbian


走十年牛市是每個股民的夢想。只是我想問問葉檀把房子賣了嗎。她是怎麼賣成的。現在房子不好賣。我掛了一年多了,沒賣成。

去年我就在想,差不多該是賣房子買股票的季節到了。房子從2003年開始,一路大漲小漲,小漲大漲的,沒有停過腳步。遠超過10年了,有漲了15年了。我想總該有到頭的時候。所以掛出了房子。結果沒人買。奇怪。不是說搖號都擠破頭麼,怎麼我的房子會沒人要呢。

葉檀的這個說法是今天看到的。我就在想,在今天還有多少人賣出了房子的。實際上在今天還有多少人有錢買房子的。他們不來接手,我們還有多少錢買股票呢。最多是買房子不夠首付的那些人先去買了股票了。

杭州一個炒股票虧了錢的,搞到要法拍房子來歸還銀行欠款。結果6500萬起拍,只有看熱鬧的,沒有報名的。等著吧,降價1000萬,5500萬二拍。我估計二拍也難。5500萬,就是半個多億了。只有那些有有目標並且實現了的人才能買得起。真的要買得起的,他或許去投股票了。

那葉檀的房子賣成了沒。實際上是想走的走不了。低價能走的不願走。大家耗著。


大舟財經觀


非常認可,智者和高手都是眼光長遠,格局較大的,他們看到的是未來5年,甚至10年後的一個景象!而普通的散戶,投資人,老百姓,他們往往看到的是一個今天,明天,或者下週的走勢,甚至還是靠猜測!!

我認為未來的股市一定會取代房地產市場成為中國下一個投資的風口,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要懂得遵循“二八定律”!

原因之一:邏輯

什麼是二八定律?就是一件衣服被我穿上了,如果80%的人都說好看,那我一定會買;但是一個投資機會被我遇上了,如果80%的人都說可以做,那我絕對不會去做。因為我深信世界上的二八定律,因為這個世界上80%的人是窮人,20%的人才是富人,那麼當大部分的窮人都開始陸續進入房地產市場,一有錢就開始買入房產作為配置的時候,其實說明房地產的黃金週期已經結束了!

在20-30年之前,你讓周圍的人去買房子,他們會告訴你,要那麼多房子有什麼用?

在15-20年之前,你讓周圍的人去買房子,他們會告訴你房子會跌,現在價格很高了不能買!

而在5-15年之前,你讓周圍的人去買房子,他們會告訴你,房子已經是泡沫,隨時可能崩塌!

而現在呢??周圍的大部分人會來告訴你,有錢買房子,不僅可以抗通脹,還可以升值!那麼你覺得現在房地產還能夠繼續走20-30年的黃金週期嗎?我認為不行了!因為大家都已經默認了房產只會漲不會跌!!


原因之二:數據

好了說完了邏輯我們說數據!目前國際上房地產和金融投資比例30比70. 中國房地產和金融目前比例是77比23.這種比例一定會改變。大家去想象一下。如果改變,中國股市會是什麼樣子的?

再加上目前的中國房產市值已經達到了450多萬億,已超過美國+歐盟+日本總和,而中國股票市值6萬億美元,只有美國+歐盟+日本總和的十分之一左右;更可怕的是中國房產總市值是股票市值的十倍多,遠超美國、歐盟的1倍。可以看出的是中國的投資傾向已經明顯偏向於房地產,而弱化了股市,這在一個成熟的國家之中是不健康,不合理的 !


原因之三:大佬們的動向

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這幾年裡大佬們的動向非常明確,清理房地產的不良資產,降低槓桿風險,而大筆的資金進行股市和股權上的收購和合並!

就好比萬科雖然業績還是保持不錯的增長,但是已經高喊著“活下去”的口號;

就好比萬達這幾年裡已經開始向地產金融服務行業轉型,甚至開始頻繁的賣出不良資產,降低槓桿,做到輕資產的舉動;

就好比李嘉誠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賣出香港的大批豪宅業務等等!


所以,綜合這些邏輯,數據,以及許多地產,上市公司大佬們的舉動來看!我認為未來的10年週期裡,中國的股票市場是一定會比房地產市場更有投資價值的!並且中國的資產也會逐步的從房地產市場流入到股票市場,達到一個國際的健康比例!

中國房地產閉著眼睛買,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未來可能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兩極分化走勢!而中國的股市在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改革,一次又一次的熊市擠泡泡之後,已經具備了走牛的跡象和實力!那麼我們更應該是佈局跌出來的價值,而遠離漲出來的風險!因此葉檀認為股市將替代房地產成為貨幣儲存罐我認為有理可依!


琅琊榜首張大仙


葉檀女士觀點的確切內涵是:股市將逐步替代房市成為主要的貨幣儲蓄罐。我個人認可她的這個觀點。

理由如下:

1、前提:有計劃的市場經濟,政策通常是財富效應的總綱領,也就是貨幣主量趨向哪個領域的總指揮。(純粹的自由市場經濟,既不是完美的,也更不適用於我國的國情。)

2、房市:房市成為前20年主要的貨幣儲蓄罐,主要原因是:房市具備了“投資和投機”的雙重屬性,財富效應明顯,所以,超發的貨幣願意趨之。而自2018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房住不炒”的大政方針之後,雖然不希望房市崩盤,也不會崩盤,但是,房市的財富效應必將逐步淡出,財富可能還在那兒,但是財富效應的最主要體現是“增值和流動性”必將逐步凍結,或變相的趨於冰封狀態(個別特殊城市區域除外,但不代表整體大勢)。而貨幣的發行不會停止,只有快慢之別,這就必然要引導超發的貨幣趨向下一個安排好的儲蓄罐。(貨幣超發是當今世界絕大部分國家的常態,不是個別國家的個別現象,只能調控廣義貨幣M2的乘數,這已經是公認的常識了。)

3、股市:之前的股市,主要是“為企業解困服務”的,也兼顧了價值投資,這也是廣大散戶所吐槽詬病的原因所在。今後股市,按照政策的引導是要轉變為“為實體經濟轉型服務”,這是大政方針,除非你認為中國的“這種級別的大政方針”是無效的。目前的股市,正處於變革的“承前啟後”階段,也是各種猜疑和各種迷茫交集的階段。

股市的財富流動性從來就沒有什麼大問題,股市的財富增值效應,也必將隨著政策的逐步兌現而體現出來,只是時間問題。

4、提醒:在國家大政策的總指引下,從貨幣的“投資和投機”的財富效應的角度上講,股市將逐步替代房市是必然的,但是,最好不要指望整體的瘋牛行情,中檔的波動和調整將是常態;未來要逐漸適應科創板對原有股票模式帶來的改變和新型效應,將為股市的適宜群體帶來分化。

總之,原有的房市存量資金大部分就要不得不繼續沉澱在房市,也就是基本鞏固住“房市作為曾經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儲蓄罐”功能,基本完成了賦予的歷史使命,這個儲蓄罐整體大勢到了應該長期封存的時候了,剛需可租也可買,符合條件的也可賣,但是,整體房市資本沉澱總量不能隨隨便便溢出。而為了推動新型實體經濟發展的貨幣新增量也必將逐步積累,這就需要一個新的適用的“貨幣儲蓄罐”,而縱觀全局,股市既是實體經濟轉型的“助推器”又是“新增貨幣儲蓄罐”的雙重歷史使命的最佳選擇,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的不是可有可無的需要,這是用“排除法和篩選法”得出來的不二結果,所以可以確認:股市取代房市的頭把交椅,成為“新的經濟助推器”和“新增的貨幣儲蓄罐”,歷史責任重大,但,責無旁貸!


中國心0000000001


我們來看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的一些信息。

1、中國房地產市值65萬億美元,超美日歐之和,後者加起來只有60萬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水平不到一萬美元,而美日歐平均超過4萬美元,粗略地說,如果國人與美日歐同等收入水平,中國房地產市值將達到260萬億美元,是美日歐之和的6倍多。

2、中國股票市值6萬億美元(俗稱六個蘋果,現在可能接近8個蘋果),是美日歐市值的十分一。

3、中國樓市總值是股票的10倍,而發達國家一般在一兩倍左右。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樓市和股市的對比十分突兀,不協調感十足。

但既然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了,那就有一定的合理性,想要短時間加以改變並不現實,樓市65萬億美元,股市6萬億美元,從樓市搞個十分一的資金過來就足以再造一個A股,這有可能,但你說要把30萬億美元的資金轉移過來並不現實。(這裡算法比較粗暴,意會即可)

那麼,股市有沒有可能成為貨幣儲存罐呢?當然是有可能的,這需要時間,可能是很漫長的一段時間,當你日本東京樓市總值就足以買下全美樓市,現在不也迴歸正常了麼。

更大的可能是,未來樓市和股市並行,一起承擔起財富儲存罐的作用。

關注瞭解更多財經觀點。

浮沉市


比較贊同葉檀的這個觀點,不過,要想老百姓的個人資產從房地產轉移到股市這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一方面,要想老百姓把股市作為投資的首選,首先有關部門應該自己先從房地產市場退出來,不依靠土地財政,如果有關部門做不到這一點,那股市想替代房地產的地位將是空談!另外一方面,股市要取代房地產成為貨幣的“蓄水池”,還需要老百姓轉變觀念,至少到現在為止,很多人並不認可炒股這個行當,這個觀念不轉變,老百姓也不可能把錢長期“存”在股市!

從大趨勢來說,股市將逐漸取代房地產,成為另一個儲存罐,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房地產已處在歷史高位,投資價值在縮小:

房地產經過一二十年的迅猛發展,目前房價已處在歷史高位,房地產之所以能夠發展迅速,主要是得益於中國的人口紅利,而隨著城鎮化進程逐漸進入尾聲,農村有條件在城市落戶的人已經基本上都買房了,現在就剩下一些“老弱病殘”了,沒有了人口的流入,房地產自然也就沒有多大的上漲空間了,那麼,房地產的投資價值也就會慢慢消失,資金就要找其他的投資渠道,比如:股市!

二、股市相對於中國的經濟增速,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

雖然中國的經濟增速在放緩,但毫無疑問,中國經濟依然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幾個國家之一,而反觀目前A股所處的位置,顯然是與中國的經濟不太匹配的,雖然目前不算最低位,但從長期來說,依然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

從目前房地產與A股的總市值對比來看,房地產總市值達435萬億,而A股目前市值只有59萬億,股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三、股市的持續發展,有利於促進消費和引進外資:

相比於房地產,股市的流動性無疑是更好一些,股市如果能長期走好,投資者才會有不斷的資金用來消費,社會資金才會高速的流動起來,而不是都“凍”在房子上,而消費的持續增強,勢必會刺激製造業的發展,製造業的發展又反過來能促進就業和個人收入的增加,這才是一個良性的可持續的循環!

另外,股市的長期向好,也能吸引國外資金的不斷流入,過去我們依靠製造業來吸引外資,現在,我們不妨通過資本市場來吸引外資,無論是製造業吸引外資,還是資本市場吸引外資,只要有外資的不斷流入,對中國的發展來說都是有利的!

以上是我的一點分享,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就請點贊、關注或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