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狐
1.
"中庸"起源"中庸"的概念最早是孔子在《論語·雍也》中提出的"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大致意思是中庸作為一種品德大概已經到達了極致,而且人們已經長久的缺乏它了。雖然孔子最早提出了中庸的概念,但是"中"的思想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經出現了。
關於"中"最早是堯在禪讓於舜時傳授給舜一句"允執厥中"。《禮記》解釋為"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大致意思就是在對立的兩方中,找到其中間的位置來對待人民,類似於今天的辯證法。之後舜又將這句話傳授給了禹。那麼"中"和"庸"在經過孔子重新整合之後具體含義又是什麼呢?孔子沒有留下明確的解釋。但是在後世流傳的關於儒家經典的注和疏中各家眾說紛紜。關於"中"的解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偏不倚,無過亦無不及。第二種說法就是"中和"其實兩種解釋方法都是成立的不偏不倚的目的正是為了求和,以達成一個互惠互利的局面。
關於"庸"字的解釋大致也可分為兩種。一種認為"庸者,用也"(孔穎達《禮記正義》)另一種則是認為"庸,常也"(何晏注《論語》)將"庸"解釋成"用"很少見於古書當中,大概是因為讀音上的相似才做此解。而將"庸"解釋成"常"即可以解釋為平常、常態似乎更為合理。這樣一來"中庸"二字就可以解釋為做到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常道。大概意思就是運用中庸之道達到一個求和共贏的效果。
2. 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的思想既是儒家的世界觀也是儒家的方法論。因此在討論"中庸"思想的時候,我們絕對不能孤立的看待這個詞語,而是要將他放在儒傢俱體的思想當中加以把握和體會。
首先是儒家的鬼神思想。孔子對待鬼神的態度一直是敬而遠之的。在《論語·八佾》中曾經提到過"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可以看出孔子並非不信鬼神,他相信鬼神的存在,但是他同時又覺得"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因此孔子雖然相信鬼神的存在但是他反對過度強調鬼神的作用。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著很大的關係。春秋戰國時期,很多王公貴族採用的都是人殉,因此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殺戮。孔子針對這種現象提出仁政,認為在敬天地敬鬼神的同時也應當"保民"。所以孔子的鬼神思想和政治思想其實都是"中庸"的一種體現。
孔子提倡"仁"認為"仁"最重要的是"孝"。因此後世很多時候在提到"愚忠""愚孝"的時候都會去批判孔子的思想。其實孔子提出的孝道中也包含著他的中庸思想。例如《論語·里仁》"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就是在強調如果父母犯下過錯,做子女的應當及時的勸諫。但是這種勸諫應當是委婉的,並且如果父母執意不聽就應當暫時的放棄。等父母"悅則復諫"。這種適度的原則不僅體現在父母子女的關係上也體現在君臣朋友之間。
另外孔子作為著名的教育家,其中庸思想在教育方面的運用也是十分值得借鑑的。比如我們熟知的因人施教的原則實際上就是中庸思想的體現。同樣是《論語·先進》就在論述針對冉有和子路性格不同而形成的兩種教育方法。冉有的性格較為平和,因此孔子希望他遇事可以勇敢一點。而子路的性格較為莽撞,孔子就希望他遇事可以冷靜一點。這在我們看來稀鬆平常的事情中間就包含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同樣,在文學作品的創作方面,孔子亦是在倡導"中庸"的思想。認為好的文學應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不會過分的快樂以至得意忘形,也不會過分的哀傷。包括我們常說的"文質彬彬""思無邪"等等都是其中庸思想的一種體現。
3. "中庸"思想的發展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就確立了思想上權威地位。後世衍生出的兩漢經學宋明理學和明清實學實際上都是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之下對儒家經典的發展和重構。兩漢經學重在詮釋儒家經典,因此陷入了枯燥無味的考據。宋明理學,雖然強調"理"但是其對於儒家的"中庸"思想明顯存在著繼承和發展的關係。例如朱熹就認為"所居之位不同,則其理之用不一。如為君須仁,為臣須敬,為子須孝,為父須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異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我們所說的儒家中庸之道中的社會和倫理綱常關係有著密切的關係。強調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在世界觀方面理學家就認為"天地之化,雖廓然無窮,然而陰陽之度,日月寒暑晝夜之變,莫不有常,此道之所以為中庸。"天地的變化雖然是廣闊而無法捉摸的,但是陰陽日月的變化,季節的更替都是有著不變的規律的,這種規律就是中庸之道。這種思想明顯的就是在傳統"中庸"思想的基礎上加入了"天理"的思想。
隨著宋明理學的過度發展,儒家思想的經世致用性減弱。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王夫之等人推動了明清時期"實學"的興起。王夫之駁斥了朱熹等人的觀點,認為"中庸"不應當是虛無縹緲的,而是有著實際意義的。因此他將"庸"解釋為"用"認為中庸之道應該是在變化中尋求變化,在恆常中實現恆常。也就是說要依據客觀現實來決定,"中"的點應當在哪裡。
4. 何以變為"中間""平庸"
那麼被中國人奉為至寶的"中庸"為何到如今會被曲解成"中間"和"平庸"這種矛盾調和論呢?原來早在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先生等人為了矯枉過正,對儒家思想進行了全面的批判。而"中庸"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被抨擊為"和稀泥"。認為正是這種思想才造成了中國人不敢出頭的"劣根性"。發展至今,中庸又被很多人曲解,甚至作為了自己不上進的藉口,變成了一種令人啼笑皆非的阿Q精神。
但其實中庸思想確實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時代發展到了今天,其中的一些經驗對構建和諧社會還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由於時代的限制,中庸思想依舊存在著許多封建糟粕,這就需要我們辯證的看待了。
一往文學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以中為用,即處理事情恰到好處,不走極端。下面就舉幾則例子:
一、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二、剛柔並濟,一陰一陽之謂道。
三、教育子女。既不能溺愛。也不能嚴苛。成功的教育使人有性格。既不是本性,又有品格。
四、對慾望的態度。墨子認為慾望是萬惡之源。主張扼殺人的一切慾望和精神需求。孔子則能辯證的看待慾望。慾望既是萬惡之源。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原動力(當然,慾望也是社會退步的原動力)。人若無慾,與行屍走肉無異。無慾者,器物也。孔子曰:君子不器,此之謂也。
孔子甚至反對道德境界過高。孔子提倡以中等的道德規範,作為人們的行為準則。孔子曰:過猶不及,此之謂也。
實踐證明,誰違背了中庸之道,誰就害人害己。
楊朱學派
中庸不是中間和平庸的意思,而是中和平常的意思。
孔夫子眾所周知,集五經六藝,開儒家學派。儒家思想,可以說是五經六藝,自然文化,道德文化的提綱挈領,可以視作目錄式存在。許多名詞,要去前人經書,尤其是易經,道德經這樣的經書之中,尋求正解。孔夫子所做的,是把自然文化,道德文化,對應到了人。把自然與道德,在人的顯化,點明瞭。大學,中庸,就是代表。
中庸是自然與道德,在個人的體現。也是孔夫子發現的,作為人,最本真的狀態。
大學,是人類社會最本真的狀態。這兩篇,可以視作孔夫子把自然文化,道德文化,進一步發展到人道文化的過渡篇章。是人與自然、道德溝通的橋樑。是人獲得道德,達到自然狀態的路徑。
通過這一個橋樑,路徑,孔夫子把自然文化,道德文化,進一步發展出人道文化。從而,完成了中華文化這一整體。讓中華文化完整完善起來。
從上古,三皇,火,農,黃帝正式開啟人類文明,經歷五帝,夏商周,老子,直到孔子,中華文明正式成型。這是中華文明主線,也是主流,主體。
後來的佛教思想,與大學不謀而合。這或許也是三教並存於世的根源所在。
愚木居士
中庸不過起了調和作用。於是所產生的矛盾依然客觀存在,是一個雙方不徹底矛盾化解卻依然地存在著。只能所化解的當前的兩方面的矛盾。依然不能消除其間的存在。雖然具備聖經所說的作光作鹽的作用,是存在一方包容對方而起作用因為所謂包容在於對方某一方面的否定或鬥爭性的作用。正所謂忍耐的一方才起調和作用。正所謂基督徒的人性具備神性的有些革命性所支配。正如聖經所說重生的新人樣式。於是中庸的道義是不完全的道義概念。至於神性的人性,人性的神性才具備完善的道義概念所支配。不過中國人不過誇大這種中庸的方法和優良傳統。於是成為人們心靈種下的心靈主觀世界依然是偽善的功利主義的觀念所支配。正如儒家所謂修身,齊家,平天下的知識分子觀念。於是唯心主義的真正道德觀念所支配和鼓舞是聖經的理論概念成為自我無限完善的心靈歷程即觀念,而且成為人生處世的調和作用或感化的表率作用。正如西方所開發的辯證法成為一切科學方法所遵循。
陳武魁
中庸,本質上是說處事有度,通俗地說叫做恰到好處,不走極端,但並不是指正中間。
恰到好處的點在哪裡呢?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特別的情況下說不定就在兩端的某端。
所以,中庸這兩個字可以簡化為一個字,那就是“度”。做任何事都要注意把握一個“度”。
所以,中庸既不是不偏不倚,也不是平庸,不是教人圓滑處事,也不是教人不堅持原則。只是教人做事要把握好這個“度”!
mulin30311368
懂的人看到驚雷和血雨腥風,不懂的人看到的只能是溫柔鄉,知與不知一層紗但相隔十萬八千里,中庸上承易經一脈相承。傳統文化往往是正面說教,往往給人無趣,但你逆向思維往往有所得。中庸是動態平衡避免走極端主要是對人事,周朝能享國800年就有個制度的考慮有聯繫而又不緊密有迴旋餘地,周朝以後鮮有超過300年的朝代。周朝以後朝代都希望長治久安,這就是走極端,表面上的長治久安阻斷民眾的上升通道,民眾失去生活的樂趣。中庸顯然有對不中庸的革命,而且生命不息,革命不止的,哪有片刻的停息,中庸具有革命性。傳統文化只講中庸的好,不講如何做,如何做對知者而言如明鏡,講了就不是雅言。
愛無止境不忘初心
“中庸”是孔子提出的做人準則。貌似高深莫測,其實很接地氣的。
按儒家學說觀點,是不喜歡沒有頭腦的勇敢,比如孔子認為子路勇敢有餘而定力不足。那中是什麼意思,孔子原意就指人的喜怒哀樂沒發生前的心理狀態,就是中。庸就是不變的平常狀態。是不是很好理解。
這樣看來,中庸是沒脾氣,沒情緒的穩定狀態。實際當中,中庸之人還是戴了幾種面具,讓人產生迷惑。這就產生了各樣差異,反而讓這個概念複雜了。
面具之一,有些人沒情緒,可能是沒到心理承受極限,對小事不爭不計較,該糊塗時就糊塗,如果碰見切身之事不淡定了,拼著老命也要爭;
面具之二,有些人被生活打擊得麻木了,對世事習以為常,在他的臉上看不到狂喜也看不到欣慰,當然也不能指望他們去改變不平等不幸福的境遇;
面具三,還有些人是超脫了,類似仙道修行者,一心想著告別紅塵,那還有什麼計較的,看什麼事自然要想得開。然而他們也很少過問人間的不平事了。
現在大部分人還是把中庸理解成不偏執,不憤青的狀態。然而我有不同看法,幹事業創業的人會發現真是在突破個人的侷限,在很多人的冷眼中前行。只到有了起色,大家才恍然發現一個特別的人做一件特別成功的事。當年馬雲起步時,找了那麼多渠道想融資想開拓市場,然而知音太少。試問在此過程中,有幾個紮實做事的人能保持中庸,類似喬布斯那樣的中國創業者不在少數,只是沒到成大名時而已,真要那樣中庸,恐怕是泯於眾人了。有人總結說只有偏執狂才會成功,多少還是有看點的。
那中國人為什麼推崇中庸,因為可以減少阻力啊,哪怕戴上面具。我總在想,綿羊時時保持平和溫柔態度,難道豺狼就不吃它們了?
這時孔子看清了,沒必要為了實現不了的事傷神煩惱,沒必要死磕到底折磨自己。孔子當然想,王爺們不用沒關係,我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一樣爽……
我們這個時代,情商高是標配,但不意味著無所事事的中庸,磨去向前衝的動力,與鹹魚有什麼分別……
坐照入神
中庸之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中國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庸之道。
“中”是中間值的意思;“庸”指的是尋常態。中庸也就是中間狀態。
中間狀態的反面就是極端。
我們中國文化歷來反對極端。
在現在的世界上,我們處處可見極端主義帶來的惡果。
比如原教旨主義,也就是宗教極端主義。這幾年在世界上鬧的雞犬不寧的“伊斯蘭國”就是極端主義的外在表現之一。除了信徒之外的都是異教徒,都是要消滅的惡魔。一些極端主義的年輕人,甚至一些婦女,渾身綁著炸彈,作為自殺襲擊的工具。
與之相對的,美國實行的單邊主義,也是極端主義的外在表現。他們認為只有西方那一套價值觀才是正確的,其他任何文化、任何主義都是落後的,錯誤的。於是他們搞了“阿拉伯之春”,把世界攪得一塌糊塗。
而我們中國的文化,因為“中庸之道”,我們一貫厭惡極端,我們能夠包容各種不同。
'中庸之道"在一切大的問題上都取中間值,團結中間狀態的大多數。我們從來不要極端。
“中庸之道”根本不平庸。恰恰相反,它需要大智慧。
怎麼才能知道你走的路剛好是中間呢?你需要剛剛好,既不左也不右。
儒家經典裡說裡,如何才能“中庸”。
第一,你要博學。第二,好問。第三,思考。第四,明辨是非。第五,執行。
博學是前提,如果你學問不夠,怎麼才能知道哪些是對哪些是錯。
光自己學還不夠,還要找人去問,“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只有聽取各種各樣的意見建議才能更加清晰地知道對錯。
等你把所有的方案都放在面前,接下來還要會思考,思考完了再認真分析。只有這樣你才能遠離極端,找到大多數人的那個中間值。
找到中間值,並且用行動來實現它。
這才是中國人的“中庸之道”。
它需要大智慧,需要大慈悲。它對人寬容,絕不會認為一個人一件事“非黑即白”。
在這個充滿了極端主義的世界裡,我們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越發顯得珍貴。
說它等同於“平庸”“沒有原則‘等等的人,實在是無知。
魚潛的平凡日子
題主的意思應該說的是“中庸之道”吧?
《中庸》是我國儒家思想的經典,論述的是關於人的品行操守和道德標準的專著,是儒家哲學的重要代表作,與《孟子》《論語》《大學》一起被稱為四書。
“中庸之道”是脫胎於《中庸》的一種唯心主義處世哲學觀,闡述的是人生立身處世之大道,涵蓋了人與人、人與事物溝通、交流與互動的所有方面。
中庸之道的邏輯基點是傳統哲學中的“天人合一”說,認為天、地、人三者間自然、相通、融合的狀態是最理想也是最高標準。三者間,天與地都是客觀存在,“人”以何種視角和態度來看待和對待這種客觀存在,便成了影響人生成就和境界的關鍵。
為保持對此類客觀存在的認知的正確性,因此古人強調“致中和”,意思是要“中正、平和”,要保持不偏不倚的客觀性。只有不受個人喜怒哀樂這種情緒波動的影響,才能以純淨平和的心境、心態去“格物致知”“澄懷味象”,才能看清事物本質、進而正確處理人與人和人與事物間的關係。
這不正是我們當今所說的“情商”嗎?簡而言之就是情緒智商!我們很多人在面對誤解、謠言、驚喜、煩惱、指責……這些“客觀存在”時,往往容易情緒激動甚至失去理智,容易做出一些不冷靜的決定,為自己和別人帶來不必要、甚至追悔莫及的後果。所以,中庸的“庸”非但不是平庸,而是種更高深、微妙的處世學問。
中庸之道也並非是要我們去做和事佬,具體如何掌握和運用,還要大家在生活中自己體會、積累。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大相無形
現代人對很多詞語或說法產生誤讀,就比如中庸,其實中是中,庸是庸,一旦兩字組合就成了新詞,意思與這兩個字差別很大,中庸,恰恰是追求最合理的狀態,是高難度的,並非和稀泥,也不是折中之意,更不是追求平庸,夾著尾巴做人。
還有像佛家說的空字也很容易被誤解,其實此空非彼空,不是不存在,而是會變之意,就如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昨天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不等於今天我也不同意你的觀點,過去行不通的不等於永遠行不通,一切都在變,不要執著,不要被貌似不變的表象所矇蔽。
還有,有太多人誤解馬克思主義,以為馬克思主義就是所謂的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就是無神論,就反對人有靈魂,反對有輪迴,反對有神靈。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就是實事求是,承認存在的任何事物,只要能證明輪迴或神靈等確實客觀存在,那就必須承認,對於未定論的事是不做裁定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應該說,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輪迴或神靈,除非能夠拿出充分的證據,否則就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