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最“沙雕”武器:一開火就炸死使用者的M-388核無後坐力炮

在冷戰的初期,對於北約部隊來說,最為畏懼的莫過於部署在東西德邊境的強大華約坦克部隊。如果一旦和華約開戰,如何阻擋華約鋼鐵洪流的推進,為北約增援部隊爭取時間成了首要問題。對此美軍在上世紀50年代開發了大量的戰術核武器,想要依靠小當量的微型核彈來阻擋蘇聯坦克的推進。對此美軍研發一種班用戰術核武器M-388戴維·克羅克特核無後坐力炮(戴維·克羅克特為19世紀美軍士兵、眾議員和民間英雄戴維·克洛科特)

冷戰最“沙雕”武器:一開火就炸死使用者的M-388核無後坐力炮

▲M-388戴維·克羅克特無後坐力核發射器。

其設計並不複雜,就是一個三腳架上裝載一個無後坐力發射器。計劃中,M-388戴維·克羅克特將組成一個小型核子戰鬥群,在西德邊境每隔數公里被部署,來防衛華約裝甲部隊入侵。這些戰鬥群將利用核炮彈的力量消滅或使推進中的部隊集群癱瘓,並將地域輻射化,使其在48小時內無法進入,讓北約有足夠的時間動員部隊。

冷戰最“沙雕”武器:一開火就炸死使用者的M-388核無後坐力炮

冷戰最“沙雕”武器:一開火就炸死使用者的M-388核無後坐力炮

冷戰最“沙雕”武器:一開火就炸死使用者的M-388核無後坐力炮

冷戰最“沙雕”武器:一開火就炸死使用者的M-388核無後坐力炮

▲M-388大衛克羅無後坐力炮所用的W54型微型核彈頭,W54型是一種非常小的核分裂裝置,重約23公斤,可選擇10或20噸當量的設定,有趣的是,W54大小如同一個大西瓜,所以一些士兵又把它稱為“原子西瓜”

根據設計,戴維·克羅克特可由兩種發射器發射:一種是120mm的M28射程約兩公里,還有一種是155mm的M29射程約四公里,兩者皆使用同一種彈體即-W54型微型核彈頭,其無後坐力炮可架在三腳架、卡車或裝甲運兵車上進行機動部署。

冷戰最“沙雕”武器:一開火就炸死使用者的M-388核無後坐力炮

冷戰最“沙雕”武器:一開火就炸死使用者的M-388核無後坐力炮

冷戰最“沙雕”武器:一開火就炸死使用者的M-388核無後坐力炮

▲M-388大衛克羅核無後坐力炮的5人發射班組的武器收展狀態和展開演示

1962年7月7日,美軍對W-54型彈頭載內華達武器武器試驗場中進行了測試,根絕測試,美軍對W-54型彈頭進行了威力評估。即可以殺死暴露於1.5公里以內的所有生命,並毀掉距爆心點600米以內的磚瓦建築和250米以內的高層建築,但是測試也表明無論是M28還是M29發射器,其精準度非常差,所以此W54的最大效用在於它的大量輻射汙染。即使在低當量的設定,M388仍可在150米的距離產生幾乎立即致死的輻射劑量(超過100西弗),並在400米範圍產生可能致死劑量(約6西弗)。但是戴維·克羅克特最大的問題,就是如大家所能想到的那樣,沒有對發射班組提供專門爆炸或輻射的屏蔽或保護。而兩個版本發射器所發射的核彈造成的輻射、熱能、衝擊波或碎片,都超出了武器射程,會對發射乘員造成直接的傷害,所以M-388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是一件徹底的自殺武器!

冷戰最“沙雕”武器:一開火就炸死使用者的M-388核無後坐力炮

▲M-388大衛克羅核無後坐力炮的W-54型核彈的裝填演示

冷戰最“沙雕”武器:一開火就炸死使用者的M-388核無後坐力炮

冷戰最“沙雕”武器:一開火就炸死使用者的M-388核無後坐力炮

▲車載狀態下的戴維·克羅克特無後坐力炮

美國從1956年開始,共製造了2,100枚戴維·克羅克特,並在1961-1971年部署於美國陸軍,直到1967年8月,才從西德撤出。有意思的是,戴維克羅克特最狂熱的支持者之一是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西德國防部長弗朗茲約瑟夫.施特勞斯。施特勞斯提出了為每個德國步兵旅配備由美國供應的戰術核武器的想法,這樣可以讓西德部隊更有效的防禦蘇聯坦克部隊,並可以省去建設下屬炮兵部隊的費用,一舉兩得。但是這樣的想法得到了美國的反對。因為這樣會使北約過於依賴核武器,使得常規防禦力量下降。

冷戰最“沙雕”武器:一開火就炸死使用者的M-388核無後坐力炮

▲美國陸軍軍械博物館現保存的M-388大衛克羅無後坐力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