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房地產化!這個地方打響第一槍,影響有多大?

去房地产化!这个地方打响第一枪,影响有多大?

壯士斷腕向來需要莫大的勇氣。

近日,海南打響“去房地產化”第一槍。當地出臺規定,擬向開發商有償回收存量住宅用地,同時,鼓勵存量商品住宅用地改變用途,用於產業項目建設。

房地產,是旅遊島之外海南的另一個標誌性符號。海南的房地產依賴度連續多年冠絕全國,而三亞的房價收入比甚至超過北上廣。

這種背景下,海南居然願意退地退錢,可見“去房地產化”不只是說說。

然而,壯士斷腕談何容易?海南的“去房地產化”會帶來多大影響?會不會有省份或城市複製?

01

房地產依賴度有多大?

海南,在中國房地產史上,是一個極其高頻的存在。

1990年代,海南房地產泡沫破裂,一度留下“天涯海角爛尾樓”的傳說。

海南房地產泡沫,也與溫州、鄂爾多斯等樓市劇烈下行,並列成為中國房地產史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另類典型。

2006年後,海南旅遊島定位進一步明確,上一輪房地產泡沫的歷史遺留問題清理完畢,海南樓市才重上軌道。由於天然且不可再生的海景資源,海南成為外地人蜂擁而入的投資高地。

正因為此,海南成為全國房地產依賴度最高的省份,而三亞的房價一度趕超廣州,房價收入比更是超越北上廣,成為三四線城市中最大的異數。

去房地产化!这个地方打响第一枪,影响有多大?

2018年,海南房地產依賴度(房地產開發投資/GDP)高達35.49%,位居全國各大省份之首,也是全國唯一超過30%的省份。與之相比,位居第二名的重慶,房地產依賴度僅為20.9%,而經濟第一大省廣東,則只有14.8%。

具體到城市,三亞和海口的房地產依賴度同樣冠絕全國。2018年,三亞房地產依賴度高達67.7%,海口為40.3%,而一線城市深圳僅為10.6%。

去房地产化!这个地方打响第一枪,影响有多大?

要知道,這還是海南強力調控之後的結果。

2017年,海南的房地產依賴度高達46.01%,三亞則高達100%以上,2018年相比於前一年已經大幅降低。

02

全域限購:樓市調控的威力

樓市調控到底有沒有用?海南提供了一個現實案例。

2018年4月,海南實施全域限購。史上最嚴的樓市調控落地未久,樓市就應聲而落,經濟增速不免受到影響。

2018年,海南GDP為4832.05億元,同比增長5.8%,相比於2017年7.0%的經濟增速,下滑1.2個百分點。

這其中,房地產成為最大拖累。

2018年,海南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2.5%。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5%,非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8.4%。


全省房屋銷售面積1432.2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7.5%;房屋銷售額2083.29億元,同比下降23.2%。

接近四成的銷售降幅,在全國排在前列,全域限購可謂見血封喉。

《全國GDP排行:粵蘇差距再擴大,重慶天津海南失速》一文對此有具體分析。

時間進入2019年,房地產的下滑態勢有增無減。2019年1-2月,海南房地產投資額增速為-35.3%,在全國範圍內排名倒數第二。

去房地产化!这个地方打响第一枪,影响有多大?

所以,一如凱風君在《全國房價收入》排行一文中所說的,樓市調控到底有沒有用,不僅要看政策能否見血封喉,更要看樓市調控能否堅持到底。

03

壯士斷腕:去房地產化有多難?

房地產拉動經濟,賣地收入支撐財政,這是房地產依賴高熱不下的根本原因所在。

同理,正是因為房地產依賴、土地財政依賴等問題的存在,才讓“去房地產化”變得無比艱難。

其一,房地產一旦降速,會對短期經濟形成明顯拖累。2018年海南全域限購之後,經濟增速從7%下滑到5.8%。按照當地統計部門分析,如果剔除房地產產業後,海南經濟增速反而提高到7.6%。換言之,房地產對於經濟增長的拖累為1.8個百分點。

其二,去房地產化,必然面臨稅收滑坡和土地財政滑坡的影響。在稅收方面,2017年海南房地產稅收佔比高達49%,幾乎相當於半壁江山。具體到三亞,情況更加嚴重。2018年上半年,三亞市地方稅收收入約50.31億元,其中房地產業稅收收入佔比超過六成。

其三,房地產產業鏈非常長,去房地產化影響的不只是房地產本身。

房地產之所以被各地視為增長利器,就在於房地產不僅本身具備強大拉動效應,而且還能帶動建築建材、家電傢俱、按揭服務等40多個行業的發展。

正因為如此,房地產不僅是經濟繁榮期刺激更快增長的武器,更是經濟下行期穩經濟穩增長的利器。

但房地產同樣有負面效應,無論是對其他行業的擠壓,還是高房價對於社會的影響,以及金融風險的不斷累積,都表明房地產依賴是一把容易傷及自身的雙刃劍。

所以,套用一句話,去地產化,無異於一場刀刃向內的改革,不只是壯士斷腕,更是主動割肉。

04

海南啟示錄:去地產化能成功嗎?

房地產依賴最高的省份,率先吹響“去房地產化”的號角,就連主政者都發出“海南不能成為房地產的加工廠”的強硬表態,這具有強烈的信號意義。

不過,海南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更有大步轉型的底氣。過去一年,海南自貿港、自貿區、國際旅遊島、賽馬等政策不斷落地,為海南長遠發展形成強大支撐。

今年1月,馬雲萬言書建言海南:

對標香港,並超越香港。

理由是,香港是工業化貿易的主要成果,而海南可以成為數字化貿易的先行者。雖然馬雲向來以“腦洞”巨大著稱,海南超越香港幾乎沒有可能,但這種期待背後,也正說明海南具有轉型的潛質。

不過,海南能堅持下去嗎?

就在海南出臺“退地退錢”政策前幾天,富力董事長李思廉曾表示,

“海南島今年肯定會有放鬆的消息,這是100%的。”

這究竟只是個人揣測,還是對調控趨勢的預期,抑或有了內部消息,令人疑竇叢生。

不獨海南,對於國內大多數省份和城市來說,有多少能夠放棄房地產依賴?

答案,顯然並不樂觀。

去房地产化!这个地方打响第一枪,影响有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