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仅要靠知识、能力,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心境

成功不仅要靠知识、能力,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心境

在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共识里面,我们对学习的理解,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学习关于天文地理、数理人文层面的新知识;二是学习关于生存、工作、创造层面的实用技能;三是学习关于修身养性、行为处事方面的道理。

对此,当看到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动手能力强、行为规范时,我们通常倾向于认为这个学生是有较好的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但是,教学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某些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学生一视同仁的一线老师往往会持有这么一种态度:“相对于那些乖乖的学生,我更喜欢教一些比较顽皮、爱玩的学生。”

一般人通常会以为,那些老师宣称喜欢教差生,其主要目的在于把差生培养成好学生所带来的成就感要更强——这样的解释无可厚非,但如果你长期接触教学工作的话,会发现一个很令人咂舌的事实,你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一个爱玩的差生的成绩一下子提高上来,却很难让一个极其听话的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每一年里,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都会有某些学生患上某种心理障碍,譬如抑郁症、社交恐惧证,有些人甚至是有自杀轻生的倾向——如果有意去调查一下这些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性格特质,你会发现,这些人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属于那种“乖乖型”的学生——成绩不错、个性温和、举止文明、听话乖巧。

为什么这些看似很讨人喜欢的学生,偏偏会大概率地出现极端的行为取向呢?在这里,如果我们只是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学生的身上,那么,我们最后探讨出来的原因不外乎是:学习压力大、学生的承受能力弱、心理敏感、个性软弱。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到绝大多数人一生的成长的范围上,所看到的东西就不是这么简单、狭隘了。

成功不仅要靠知识、能力,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心境

如果把我们的一生当作一个物体解剖出来,那么,里面的组成元素除了欢乐、喜悦、幸福,还有挫折、悲伤和苦难,这是明显的一面。而大多数人却往往忽略了被隐藏的一面,即我们在面对快乐和满足,困难和痛苦时的态度和原则,而这往往决定了我们往后的人生走向和成就高度。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晕轮效应”,是指一个人对别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这个人倾向于认为别人的其他方面也是好的或者坏的。

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如果想要一路走到最后,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我们不仅要习得知识、道理、技能,而且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这里所强调的“心态”、“情绪”,指代的不仅仅是我们在日常中遭遇困难、挫折时的自我调节,还在于我们对所发生的客观事实的真实认知。譬如说,你失业了,这时候你可能会失落、颓废甚至是情绪失控。在这种情况下,别人给你的劝解或者是鼓励你“积极面对挑战,换一个单位再继续拼搏”;又或者是安慰你“伤心了就哭一下吧,哭出来就好了”。

从现实角度来看,人家给你的建议是正确的,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之后呢,之后要怎么做才是正解?如果你在哭过打气过之后就这样继续去努力,那么,很大程度上你会继续遭遇失败和打击,你可能将之归结为你的运气不佳或者是能力不匹配,但即使你有了能力,你很可能还是会继续面临挫折——原因可谓是很简单,你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心境。

你如果去研究那些从失败中再度走向成功的人的人生背景,像史玉柱、马云、任正非、孙正义,你会发现,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很内核的特征叫“心境不变”。不管他们遭遇多大的困难,也不管曾经的困境多么煎熬,有时甚至是一度让人精神崩溃,但在情绪缓过来之后,他们就又是当初那个冲劲蓬勃的自己。很多时候,我们把这样的表现简单地描述为:不忘初衷、不抱怨、坚持、毅力等等——相对于这些指向人格特征的主观性形容,我认为用中性的“心境”来形容更贴切,因为它涉及到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以及主观情绪的调节,而不仅仅是个人一时的主观表现。

在这里,“心境”的具体含义是,不管在你经历怎样的事件,你始终要保持原来那种给你平和的心态、积极的动力的情绪状态,然后再根据客观事实的发展趋向来调节你的认知和行动。你可能会有想不通的时候,也有会崩溃扛不住的时候,但你始终要保持着一分清醒,知道要怎么去努力才可能给你带来机遇和转变。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痛了可以哭诉,失败了可以咆哮,但在抉择面前,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境,这就好比如无论是涨潮还是退潮,都不适合下水,只有在水平如镜时,才是最佳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