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保險是好的,為什麼討厭保險代理人?

中國的保險市場在9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保險公司如雨後春筍紛紛成立。現在已經有近200家大大小小的保險公司,保險業,在我國還處於初級階段。問題會比較多,人們對保險公司,保險代理人怨氣很大,可以簡單概括為以下幾點:

很多人認為保險是好的,為什麼討厭保險代理人?

首先,保險是一個對專業性要求很高的行業。國內的保險公司每個月都有次新人創說會,招募新人,培訓一般是講解保險的發展趨勢,國家大力支持,工作時間沒有限制,最主要的是賺錢多多,做保險真要是做好了,每個月幾萬元,十幾萬元,幾十萬元確實能賺到,真不是騙人的,新人銜訓更多的是話術培訓,而不是專業知識的培訓,原因是培訓時間太短,保險產品有很多,沒有時間系統領會掌握保險險種知識,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主要就是與人溝通的話術。所以雖然保險銷售要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但這與金錢掛鉤的溝通是必須建立在專業知識牢靠的基礎上開展的,更何況保險涉及的金額通常都不是一筆小數目,這會讓客戶加強戒備心理,讓本身不被待見的代理人更難破冰。

很多人認為保險是好的,為什麼討厭保險代理人?

其次,中國的保險公司的管理模式是照辦國外的保險公司模式。公司與員工簽署的是《代理合同》,而不是勞動合同,沒有業績意味著沒有底薪。這樣一來,保險代理人的經濟生活不受保護,而且業績考核壓力大。一般而言,在業績的強壓下,新人沒有找到投保客戶都會為自己買一份保險,然後把客戶群體放在自己的親戚朋友身上,這就是所謂的發展下線,業務員本身就是客戶。

很多人認為保險是好的,為什麼討厭保險代理人?

保險公司每個月都招人,招的新人讓親朋好友買,還有給自己買,保險代理人的銷售性質是因為多年以來保險業走的都是人海戰術,入職門檻低、保險人員的素質難以把控,加上專業知識不夠,所以營銷基本靠話術,主觀上以客戶能買保險為目的。銷售經驗說明要是說實話,生死,病殘的話語是最不受人待見的,因為專業性不足,對保險知識半懂不懂的,造成認同度低,是很難獲取客戶信任的。

很多人認為保險是好的,為什麼討厭保險代理人?

最後由於業績壓力,代理人所用的話術讓人厭煩、敘述的故事毫無新意,造成了沒有界限的騷擾,觸犯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禮貌與安全距離。而且負能量地製造恐慌的營銷方式,會讓人徒增焦慮。

保險行業任重而道遠,還是需要轉型升級。想要改變現狀,保險公司和代理人需要一起努力,提高招聘門檻、不搞人海戰術,從根本上解決素質問題,修補信任感缺失的漏洞。最重要的,還是提高全行業的服務意識、專業知識水平。保險公司還要增加員工的歸屬感、安全感,同時注重管理模式與組織模式。 營銷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與客戶保持愉悅的關係,用紮實的專業知識給人可靠的感覺,用人品獲得信任。能夠保持重複交易才是成功的營銷。

很多人認為保險是好的,為什麼討厭保險代理人?

保險同銀行,證券公司都是金融,保險只是在急功近利的社會上被敗壞了名聲。保險是一個人人都需要的好東西,而且行業也是很有前景的,可以確保家庭財務穩定。現如今,大眾都敢於接受新事物,對保險來說,培養信任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分析完以上原因,相信大家會發現保險業務員是應該得到尊重的。

很多人認為保險是好的,為什麼討厭保險代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