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壽:2018年費用指標實現質變 規模效應持續釋放

近年來,華夏人壽在壽險行業的快速發展成為業內關注焦點。隨著華夏人壽公佈2018年度財務數據以及2019年開門紅業績數據,其不俗的業績表現再度讓人眼前一亮。根據數據情況,華夏人壽整體實現快速發展,業務結構與業務品質不斷改善,費用支出已在2018年發生質變,相關指標顯著優於行業平均水平。數據顯示,2018年華夏人壽實現規模保費2306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原保險保費為1583億元,同比增長82%。按照規模保費口徑,華夏人壽市場排名第四,前進一名;按照原保險保費口徑,市場排名第四,躍升五名。2018年,華夏人壽實現淨利潤28億元,連續五年盈利,淨利潤在非上市壽險公司中排名第三。

華夏人壽:2018年費用指標實現質變 規模效應持續釋放


華夏人壽:2018年費用指標實現質變 規模效應持續釋放


業務結構以新單為主

華夏人壽不僅近年來的業績成長飛速,其保費結構也在持續優化。

由華夏人壽公佈的業績情況不難看出,2018年,在公司2306億元的總保費收入中,續期保費收入已達493億元,新單業務保費收入為1813億元,新單保費佔總保費收入比例高達79%,較其他上市壽險公司高出50~59個百分點,高於行業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而恰恰是因為新單業務的手續費及佣金支出遠高於續期保險業務的該項支出,所以才導致公司的手續費及佣金佔比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在提質增效理念指導下,華夏人壽2018年減少費用支出成效明顯,相關指標已經優於行業水平。公司2018年的手續費及佣金支出為213億元,僅佔總保費收入的9%。

規模效應持續釋放

華夏人壽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17年的業務及管理費為89億元,佔比總保費的5%,但2018年這一指標下降至4%。對此,華夏人壽新聞發言人表示,公司經營存在許多固定成本,隨著業務快速發展,規模效應持續釋放,業務及管理費會不斷攤薄。與此同時,公司通過“去中間化、去行政化”,改善經營管理,實現提質增效的發展戰略,有效降低了業務及管理費用佔比.

“公司仍然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相關費用指標仍有進一步降低的空間,未來將致力於成為壽險公司高效經營的標杆。”華夏人壽新聞發言人如是表示。

2019年再次“開門大紅”

進入2019年,壽險業經營環境不確定性仍然很大。為此,華夏人壽審時度勢,確立了“穩中求進”的年度經營基調以及“規模保費2000億元、新單期交400億元、續期保費680億元、原保費1600億元”的業績目標。

據瞭解,華夏人壽2019年將更加註重價值創造,所有業務渠道的保費收入全部根據業務價值摺合成標準保費進行考核;對各級機構,以業務增量為績效獎勵的核心要素,獎優罰劣,鼓勵各級機構拉昇業務、穩定平臺。

華夏人壽2019年實現了“開門大紅”。截至3月31日,公司實現總保費收入1194億元,同比增長85%;原保險保費842億元,同比增長66%;新單保費964億元,同比增長94%。從保費結構來看,一季度總保費中的原保險保費佔比高達71%,續期保費佔比19%;新單中的期交業務佔比20%,其中,十年期及以上期交業務佔比超17%。

透視華夏人壽今年的“開門紅”業績,主要呈現兩大特點:一是整體保費快速增長,總保費、原保費、新單保費均同比大幅增長;二是業務結構優化,長期險增速較快、佔比較高。展望全年,華夏人壽2019年的業績表現仍然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