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一藕兩蝦”生態種養模式的綠色生產技術

江淮平原南有長江北有淮河,水資源豐富,非常適合開展水生作物田套養小龍蝦生產。如“一稻兩蝦”、“一稻三蝦”、“一茭三蝦”等生態種養模式,在當前農業供給側改革中發揮出了良好的種養結合、綠色高效的生產效能。蓮藕田套養小龍蝦,雖在不同地區有示範報道,但均為藕田單一養殖,而在蓮藕田實現小龍蝦繁殖與養殖一體化的還很少。


【水產】“一藕兩蝦”生態種養模式的綠色生產技術


“一藕兩蝦”生態種養模式,是近年來我所科技人員在江淮平原研究探索而成並大面積示範推廣的、實現藕田週年養殖一批成蝦和繁殖一批蝦苗、收穫一季蓮藕的藕蝦共育生態種養創新模式。其基於食物鏈原理,以藕田中的水草、浮游生物和底棲動物食物資源作為小龍蝦的天然餌料,同時小龍蝦的排洩物為藕田提供有機養分供蓮藕生長,促進“一藕兩蝦”共育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循環流動,形成綠色、高效的水域生態種養模式。該模式充分利用了蓮藕的水體空間,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通過採用綠色生產技術,充分發揮小龍蝦的除草、肥水、肥藕生態功能,顯著減少了農藥、化肥、飼料的投入,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1 “一藕兩蝦”綠色種養技術

1.1 藕田條件與田間工程建設


【水產】“一藕兩蝦”生態種養模式的綠色生產技術


1.1.1 藕田條件

選擇地勢低窪、保水性能好、光照充足、土壤pH值6~8、田地平整、每片藕田面積在4~6hm2的田塊為宜。

1.1.2 水源、水質

要求水源充足,周邊無汙染源;水質良好,各項指標符合《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5051-2001)和GB11607-89《漁業水質標準》。

1.1.3 進排水系統

進排水系分開。在田塊的一端一角建進水口,設置機、泵抽水入田或通過進水渠道引灌入田,並用60~80目尼龍或金屬濾網封住進水口或套住進水管口,防止野雜魚、蝦幼苗及其卵粒隨水流進入藕田;在進水口對角田塊的另一端環溝底部建出水口,安裝竹箔、尼龍或金屬濾網等防逃設施,防止小龍蝦逃逸。


【水產】“一藕兩蝦”生態種養模式的綠色生產技術


1.1.4 開挖蝦溝

在藕田四周離田埂5m以外處開挖環溝,溝寬5~6m,深度為田面以下1.2~1.5 m,坡比為1:2~3,開挖出來的泥土用於加固加高並夯實田埂;田中也可開挖“田”字形或“目”字形集蝦溝,溝寬3~4m、深0.8~1.0m,開挖的泥土就地在蝦溝兩側做成支埂,便於小龍蝦在埂上打洞越冬。

1.1.5 設置防逃設施

在藕田四周主埂內側用硬質塑料板、加厚聚乙烯塑料網布等材料構建防逃設施,下部埋入土中0.1m,地面出土0.3m,每1~2m用竹、木樁固定。

1.2 種養時間節點


【水產】“一藕兩蝦”生態種養模式的綠色生產技術


1.2.1 蓮藕種植

蓮藕一般在4月底5月初定植。平均氣溫上升到15℃時,蓮藕開始萌動,江淮平原一般5月上旬,蓮藕開始萌動長出浮葉,5月中旬抽生立葉,6月中下旬開始封行,7月中下旬開始結藕,8~9月份為主要採藕期。10月下旬至翌年3月為蓮藕的越冬休眠期。

1.2.2 小龍蝦成蝦養殖

蓮藕浮葉挺出水面後就可投入蝦苗養殖,一般在6月上中旬投蝦苗,7月底8月初即可養成,可陸續捕撈上市。

1.2.3 小龍蝦苗種繁殖

9月下旬將親本蝦放入藕田環溝中陸續交配,10月底進入洞穴生活,併產卵孵化出蝦苗,翌年3月底4月初親蝦和仔蝦陸續出洞,及時捕獲親蝦上市後,重點培育蝦苗,待蝦苗體長達3cm左右時便可捕捉給養殖戶養殖,至6月初全部捕淨。

1.3 蓮藕種植技術

1.3.1 種藕選擇

選擇適合當地土壤、氣候等條件栽培的優良品種作種藕,如大紫紅、揚藕1號、鄂蓮1號等。種藕最好是有4節以上、子藕、孫藕齊全的全藕。要求種藕粗壯、芽旺、無病蟲害、無損傷。

1.3.2 蓮藕稀植

蓮藕種植一般採用種2排(每排間隔2m左右),空一寬6~8m的走道,便於行船施肥和投餌、捕蝦、採藕作業。一般在穀雨前後下藕種,藕種用量300kg /667m2左右,藕種要埋入土中,藕尖向裡。下藕種時用淨水改底專用型生物菌劑200倍稀釋液浸種10~20min。

1.3.3 調控水位

藕田水層管理總的原則是前淺、中深、後淺。種藕萌芽生長期水層宜淺,以4~7cm為宜;莖葉旺盛生長期水層以25~35cm為宜;結藕期水層宜淺,以10~20cm為宜。夏季高溫季節為降低水溫,確保小龍蝦生長不受影響,可將水位加深至60cm以上。

1.3.4 適時採收

在蓮藕終止葉出現後,終止葉的葉背呈微紅色,基部立葉的邊緣開始枯黃時,表明藕已充分成熟,即可採挖上市。

1.4 小龍蝦養殖技術

1.4.1 苗種選擇

選用本地區有良種繁育資質的苗種繁育場、採用異地親本配組繁殖的優質蝦苗。

1.4.2 水草種植

在環溝內種植浮水型和沉水型水草。2~3月在環溝和支溝內種植輪葉黑藻或伊樂藻或水韭菜等沉水型水草,4~5月在環溝內種植水花生或水雍菜等浮水型水草。水草面積大約佔蝦溝的60%~70%。水草栽植後撒施4~5kg/hm2液態有機肥肥草,促進水草快速紮根生長。

1.4.3 苗種投放

在蓮藕長出多片立葉且開始封行時,投放規格為200~300尾/kg左右、體長為3~4cm的蝦苗6000~8000尾/667m2。

1.4.4 水質調控

水體透明度一般為30cm左右,溶氧量保持在5mg/L以上,一般每半月注換新水1次,高溫季節每週換水2~3次。此外,要保持水質清潔,視情況每隔20d左右,用生石灰15~20kg/667m2配成水溶液潑灑消毒,也可以使用EM菌、芽孢桿菌等微生態製劑調節水質。

1.4.5 小龍蝦捕撈

視小龍蝦生長情況和市場行情適時捕撈上市,直至捕淨。


【水產】“一藕兩蝦”生態種養模式的綠色生產技術


1.5 小龍蝦繁殖技術

1.5.1 親蝦選配

親蝦要求無病無傷、附肢齊全、當年養成且已性成熟、體色青亮、體重在12~15g/只。一般採用產自2個不同地域的親蝦異地雌雄配組,性比為1:1。同樣,同一塘口養成的成蝦,選擇作為繁殖蝦苗的親蝦後,不能再投放於該塘口繁殖蝦苗,應轉塘繁殖。

1.5.2 水草養護

環溝與支溝內的水草如被蝦取食過多或在高溫季節出現死亡時,應在親蝦投放前及時補種或養護,水草面積應達到環溝水面面積的60%~70%。

1.5.3 親蝦投放及越冬管理

秋冬季一般是小龍蝦的繁殖季節,配組後的親本蝦應及時放入藕田環溝中。如繁苗供自己田塊養殖,一般投放15kg /667m2左右,如需多繁殖蝦苗供其他養殖戶養殖,則最多投放量為100kg/667m2。親蝦投放後即進行交配產卵,一般在11月後進入洞穴生活,直至翌年春季親蝦和仔蝦一同出洞;小龍蝦在越冬期間應停止投餌,並在溫度最低的1~2月提高藕田水位,一般水位達田面以上60cm左右,確保小龍蝦洞穴中的水不結冰,提高親、仔冬季成活率。

1.5.4 親蝦及仔蝦捕撈

春季親蝦出洞後應及時投放大眼地籠捕撈上市,防止親蝦取食仔蝦。同時,及時投餵飼料培育蝦苗,當蝦苗生長至體長3cm時,適時投放小眼地籠捕獲蝦苗銷售,逐步降低塘口蝦苗密度,直至捕完為止。同一塘口繁育的蝦苗不可在同一池塘養殖,應移塘養殖。


2 綠色營養技術

2.1 蓮藕綠色營養技術

蓮藕的生長期長,對肥力的需求較高,應堅持基肥與追肥並重,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藕蝦共育時,因持續投餌和小龍蝦自身的持續排洩,具有顯著的肥水、肥藕功效,因此蓮藕速效養分總施入量應比常規藕田用量減少50%左右。

2.1.1 基施有機肥

蓮藕定植前,一般施用1000~1500kg/667m2腐熟有機肥做基肥,在藕田均勻撒施後,翻耕入土並將畦面耙碎整平。

2.1.2 適時追肥

追肥宜遵循少量多次原則。6月份蓮藕處於立葉期時,施45%緩釋複合肥35kg/667m2,7月份施用生物有機肥15kg/667m2。

2.2 小龍蝦的綠色營養技術

2.2.1 小龍蝦成蝦養殖

小龍蝦苗種投放後,應投餵28%蛋白含量的小龍蝦成蝦養殖專用餌料,每天傍晚前後定時、定點、定量投餵。一般日投餵量為存塘蝦量的5%~8%,最好投放於食臺上。低溫、陰雨天應投低限,在小龍蝦生長旺季及晴天應投高限。飼料投餵前添加水產專用拌餌寶,添加量為0.5~1kg/100kg,直接添加或稀釋5倍後均勻噴灑在飼料上,晾乾後投餵。

2.2.2 小龍蝦苗種繁殖

親蝦投入後,應及時投餵32%蛋白含量的親蝦培育專用飼料,投餵時間為傍晚太陽落山後,投餵量為存塘蝦量的6%~8%,投放於食臺上。10月中下旬小龍蝦陸續進入洞穴生活,應及時減少投料量直至不投。待翌年春季親蝦和仔蝦陸續出洞穴後,應改投32%蛋白含量的仔蝦專用飼料投餵,並及時捕獲親蝦上市。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捕苗出售,直至捕完為止。


3 綠色防控技術

3.1 蓮藕病蟲綠色防控

3.1.1 生態防治:蓮藕主要蟲害有縊管蚜、潛葉搖蚊、斜紋夜蛾等,可用性誘劑進行誘殺。每200m2安插1個螟蟲性誘捕器,連片設置,及時更換誘芯。

3.1.2 物理防治:利用害蟲的趨色性選用黃色粘板插入藕田誘殺長綠飛蝨和蚜蟲等。每100m2安插1個黃板,連片設置,並適時清理更換;在田埂四周安裝頻振式殺蟲燈,天黑後點亮,利用害蟲的趨光性誘殺害蟲,殺死的害蟲應及時撒入環溝供小龍蝦食用。按每1hm2配備1臺頻振式殺蟲燈,調節好太陽能光控開關,於晚上8點至第2d凌晨3點昆蟲活躍期時點亮,誘殺二化螟和大螟等成蟲。

3.1.3 生物防治:蓮藕食根金花蟲可通過小龍蝦取食進行防控;用8000IU/mgBt可溼性粉劑100g/667m2防治二化螟、大螟、縱卷葉螟等。

藕蝦共育期間禁止使用化學農藥。

3.2 小龍蝦疾病綠色防控

3.2.1 水體解毒

蝦種、蝦苗放養時用200~500倍的水產養殖專用消毒液進行10min左右的浸泡消毒處理。小龍蝦生長或繁殖期間,養殖水體定期使用濃縮有機酸解毒寶,用量為0.2~0.5hm2/kg·m,稀釋100~300倍後全池潑灑,一般使用4~6次,適時調節水質;小龍蝦蛻殼生長期使用淨水蛻殼寶,每次用0.1~0.3hm2/kg·m,以1:1的比例加水使膏狀物溶解,然後添加20倍以上的水稀釋均勻並全池潑灑。

3.2.2 降水消毒、除野

蝦苗、親蝦投放後,每隔20d左右,在田塊溝內水體潑灑複合碘製劑消毒滅菌(根據產品說明書使用);如有野雜魚入侵,用茶籽餅浸泡後撒施入水滅殺,一般施用茶籽餅15~20kg/667m2·m,殺滅後漂浮於水面的野雜魚應及時撈出挖坑填埋。

3.2.3 冬季曬塘、消毒

冬季親蝦進入洞穴生活並封閉洞口後,適時排水曬田。蝦溝排幹水後通過陽光曝曬,促進池底有機質、有毒有害物質分解、揮發,降低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存活率;同時用生石灰100~150kg/667m2在全田兌水潑灑消毒、滅菌、除野。


【水產】“一藕兩蝦”生態種養模式的綠色生產技術


“一藕兩蝦”生態種養模式的綠色種養、綠色營養和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在生產上推廣應用,既大大降低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又能實現藕田“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的目標,顯著提高蓮藕和小龍蝦的品質,增加了單位土地面積的經濟效益,效益一般達6000元/667m2以上,值得在蓮藕種植區大面積推廣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