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鲁亚克”从未远离 盘点汪峰那些“在路上”的作品

有人说,歌词的创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在文学上所做的努力和他的领悟程度,对于一个原创音乐人来说,这点也表现的尤为突出。音乐人汪峰曾经分享过自己喜欢的作家和文学作品,例如亨利米勒、金斯堡、鲍勃·迪伦、杰克·凯鲁亚克、马尔克斯、惠特曼... 汪峰的音乐从鲍家街43号起家,他深受The Doors、Prince、Bob Dylan、U2等影响,音乐中既有布鲁斯和迷幻摇滚元素,又融合了垮掉的一代作家的精神内核,不管从旋律、歌词和传达的观念来看,都显示了他良好的文化传承。

“凯鲁亚克”从未远离 盘点汪峰那些“在路上”的作品

细细品来,他的歌词也确实受到上述作家的影响,小编个人觉得杰克·凯鲁亚克对汪峰有着深刻影响,尤其是《在路上》呈现的一种让很多人觉得很吃惊的生活状态,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汪峰曾经谈到《在路上》时说:“接触到凯鲁亚克的时候我21岁。我喜欢他的《在路上》、《流浪的达摩》,更喜欢《赤裸午餐》,那个时候我还很小,歌里都是这样的句子和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怀。但是我后来明白了一个道理,你不需要强迫自己走出去,也不必只依赖流浪,才可以换一种生活。”

“凯鲁亚克”从未远离 盘点汪峰那些“在路上”的作品

杰克·凯鲁亚克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他以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文学主张,震撼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观。凯鲁亚克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自动写作手法--"狂野散文",他的"生活实录"小说往往带有一种漫无情节的随意性,颠覆了传统的写作风格。而汪峰的许多作品中,尤其是一些叙事性的歌曲,在情绪表达上都能让人感觉到他深受美国六七十年代“垮掉的一代”作家以及那个时代摇滚乐队的影响。带大家来回顾一下汪峰自1997年出道至今的12张唱片中,哪些歌曲创作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呢?

于是小编搜索了汪峰到现在147首作品中,找到了这些“在路上”的歌——

《鲍家街43号》专辑中的《没有人要我》、《我应该真实的生活还是去幻想》

《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专辑中的 《啦啦啦》、《去无方向》

《笑着哭》专辑中的 《彼岸》、《笑着哭》、《生命中的一天》、《十二月的泪》

《怒放的生命》专辑中的《为了让生活继续》、《碎梦》、《时光倒流》

《勇敢的心》专辑中的《觉醒》、《挥挥手》、《我的路》、《边走边唱》

《信仰在空中飘扬》专辑中的《空空如也》

生来彷徨专辑中的《请把我在路上叫醒》

《生无所求》专辑中的《上千个黎明》、《不能停止哭泣》、《大桥上》

“凯鲁亚克”从未远离 盘点汪峰那些“在路上”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