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幫助受處分幹部變“有錯”為“有為”

重振虎威闢熱土,實幹擔當有出路。

在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的過程中,南海區再次傳遞出鼓舞人心的力量。

4月22日,南海區紀委監委向媒體通報,目前南海已完成對98名受處分幹部的教育幫扶和綜合評估工作,其中,被評估的15名區管幹部中有2名被評為“突出”等次,可根據工作需要和幹部隊伍建設實際,被優先選拔任用。

數據顯示,2016年換屆以來,南海共有16名受處分區管幹部受提拔重用、重新任用或調整到重要工作崗位。

這意味著,南海在“嚴把‘復出關’鼓勵幹部‘有錯’變‘有為’”的機制探索中,開始取得實效。

●肖霞 趙進 南紀宣

解心結▶▷讓受處分幹部卸下包袱

“當時受處分後,自己曾一度彷徨,擔心被組織拋棄,從此再沒出路。” 2015年5月,南海區某鎮黨委委員徐華(化名)在該鎮違規發放補貼問題上受黨內警告處分。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在處分期內,組織仍然對他關愛有加、以心換心,及時疏導他的壓力、聆聽他的訴求,讓他在很短時間內打開心結、放下包袱,重拾精神煥發、幹勁十足的自己。

於是,徐華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在工作中鼓足幹勁,憑藉著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全面完成了該鎮某社區管理處的農村股權確權工作,為該鎮股權確權工作摸索了經驗和為完成全鎮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他還出色理順了轄區內幾個社區軟弱渙散班子建設等問題。

2017年7月,徐華被提拔為該鎮黨委副書記,任職期間,他牢記組織的囑託和關愛,一路奮進,擔起綜治信訪維穩工作的重任,大膽破解外嫁女二孩股權、商業體矛盾等一系列歷史遺留問題,贏得了組織和群眾的一致認可,2019年3月,徐華又再次被提拔為該鎮人大主席。

徐華的經歷正是南海區內受處分幹部成長重新受重用的生動剪影。為了讓每一名受處分幹部不“掉隊”,南海在2017年底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於受處分幹部教育幫扶和評估任用的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的出臺從黨委的層面夯實教育幫扶工作主體責任,通過制定幫扶工作清單,明確了教育幫扶的責任單位、具體責任人、幫扶方式、幫扶要求以及具體的時間節點,動態記錄受處分幹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狀況,做好小結和評價,及時反饋給單位黨組織,使幫扶更具操作性和實效性。

此外,南海區紀檢監察機關還認真細緻地做好“暖人心”的工作,實行處分決定與《受處分幹部教育幫扶工作清單》同步送達,宣佈處分決定與送達《致受處分幹部的關愛提醒信》同步開展的“雙同步”送達機制,把鼓勵關懷第一時間傳遞給受處分幹部。一封淺綠色的關愛提醒信,傳遞的不僅僅是組織的關心關愛,更是對未來的憧憬和信心。

目前,南海區已完成對98名受處分幹部的教育幫扶和綜合評估工作,其中被評估的15名區管幹部中有2名被評為“突出”等次。2016年換屆以來,南海區共有16名受處分區管幹部受提拔重用、重新任用或調整到重要工作崗位。

定製度▶▷全鏈條幹部激勵糾錯機制

受過處分的幹部怎麼辦?怎樣判斷還能不能用?未來出路如何?在實施受處分幹部教育幫扶和評估任用機制之前,這些問題是橫在不少領導幹部心中一個巨大的疑問。

《實施意見》的出臺給了選人用人單位一個科學可行的方法。受處分幹部教育幫扶和評估任用機制包含實施教育幫扶、開展綜合評估、規範選拔任用三個環節。三個環節相互銜接,各有側重,共同形成一個閉環的激勵糾錯機制。

《實施意見》強調針對不同的違紀違法性質量身定製不同的教育幫扶方案,通過加強黨性教育、開展談心教育、落實教育幫扶、開展回訪教育等多種方式,切實讓每一名受處分幹部感受到組織溫暖。“我們會針對每一個受處分幹部成立一個幫扶小組,注重對受處分幹部的日常關懷教育,主動為其排憂解慮。”南海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鄒敏紅說。

在受處分幹部處分期滿時,南海區、鎮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將會分別組成評估組,深入受處分幹部所在的部門、單位,對受處分即將期滿的幹部開展綜合評估工作。

綜合評估從思想政治、廉潔自律、作風狀態、工作實績四個方面,採取自我評價、群眾評價、黨規黨紀知識測試、組織評價等多種形式,用一套完整的指標體系系統評價受處分幹部糾錯情況、政治表現、履職盡責等情況,並由評估組出具“受處分期間評估報告”,作出評定等次建議,經區紀委、區委組織部審議後報區委審批,以此來確保評估結果客觀公正。

評估結果分為“突出”“合格”和“不合格”三個等次,其中,評定為“合格”等次的,即可納入幹部的正常選拔任用範圍;評定為“突出”等次的,可根據工作需要和幹部隊伍建設實際,優先選拔任用;評定為“不合格”等次的,繼續加強教育管理。

《實施意見》也進一步規範受處分幹部復出使用機制,明確了受處分期滿幹部選拔任用的程序和要求,包括動議醞釀使用、開展影響評估、民主推薦考察、集體討論決定、任職信息公開等,讓受處分幹部選拔任用更規範。

“對於受過處分並已改錯的幹部,我們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給他們立規矩、定標準,鼓勵他們重整旗鼓再出發,變‘有錯’為‘有為’,為他們重返‘舞臺’創造條件。”南海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李偉成說。

釋信號▶▷讓實幹擔當點燃創業激情

當前,南海正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當中,如何重振虎威、再創南海新輝煌,正需要激勵廣大幹部在新時代有新擔當和新作為,為再造高質量發展新南海提供堅強保障。

由於受處分幹部的特殊性,如果沒有科學的、可操作的評估機制,組織在選人用人時,難以全面掌握其糾錯情況及各方面綜合表現,特別是在全面從嚴治黨和防止幹部“帶病提拔”愈發嚴格的當前,若沒有科學化的評估機制支撐,相關部門對受處分幹部進行重新任用會有顧慮。

探索該項工作機制,就是通過科學化、多層次的考評體系,增強幹部選用的科學性、規範性和透明度,客觀公正評估受處分幹部,符合條件的則可以重新任用或提拔重用。

近年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不斷加大監督執紀力度。在此背景下,少數幹部害怕被問責處分,出現不敢作為、不願作為的現象。

南海探索該項工作機制,就是要強化對受處分幹部的關愛教育幫扶,暢通受處分幹部被重新任用的出路,與“執紀必從嚴”“盡職可容誤”共同形成一套閉環的全鏈條幹部激勵容錯機制,真正讓受處分幹部看到“出路”、主動糾錯,讓廣大幹部解除心理包袱,全方面鼓勵幹部大膽幹事、奮發有為。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黃志豪在今年的南海區紀委全會上表示,“我們要在抓發展、抓改革、抓穩定等重點工作中選拔一批不怕苦、有幹勁的幹部充實力量。對於受過處分的幹部,我們仍然堅持實事求是評價,不抓辮子、不扣帽子,多關心、多幫扶,符合條件的仍可以提拔重用,讓敢擔當、善作為的幹部有機會、有舞臺。”

及時糾正錯誤、主動擔當作為、幹出工作實績,則是重新任用或提拔使用前提條件,這是南海堅持為“想為、願為、能為、善為”的幹部撐腰鼓勁,堅持“上級為下級擔當、組織為幹部擔當、幹部為事業擔當”的鮮明態度。

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南海區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吹響鼓勵改革創新的號角,樹立支持幹事創業的大旗,給予敢於擔當、勇於糾錯、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受處分幹部改過自新、重返“舞臺”的機會,進一步釋放出“執紀必從嚴、盡職可容誤、糾錯給出路”的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