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3+1+2”并非对“3+3”的真正优化,这种观点对吗?

近日,《南方周末》发表文章《议教|新高考改革:“3+1+2”并非对“3+3”的真正优化》一文指出:

3+1+2方案,只是减少了8个选择组合,以及与之对应的学校组织选课走班的压力,而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本来是这一轮高考改革的重点,因此,这其实是减少了学生的选择权,而此前存在于3+3方案中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笔者看来,各地必须谨慎论证高考改革方案,对于3+3方案,完全可以在3+3基础上,进行优化,而不是倒退为3+1+2。

对于《南方周末》的这种观点,我并不是很认同,我认为“3+1+2”是对“3+3”模式的一个优化,不是倒退。这是因为:

一、学生选择权多,未必是好事!

新高考改革以来,一直都有一种声音“原来的文理分科最好”,确实,大家已经习惯了文理分科的模式,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也早一成型。如果对其改革,毕竟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果,也就是说不能只是高考改革,中考也得改革,甚至从小学就得改革;不能只有高中改革,初中和大学都有改革,否则这场改革就会出现很多衔接问题。

南方周末:“3+1+2”并非对“3+3”的真正优化,这种观点对吗?

学生的选择多了,学生却不会选了,选择的组合可谓是五花八门。比如我们学校1600多人的校区,有个组合只有1个学生选,那么你说这个组合好不好?如果说好,为何其他学生不选?如果说不好,这个学生选了,就是最适合他的组合!如果不给他开班,就是不尊重学生的意愿,如果给他开班,6个老师教1个学生,这可能吗?

二、弃物理现象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实行3+3模式,只是考虑了学生的选课自主权,却未考虑学科难度,结果导致学生出现“弃物理”现象。比如物理和地理同样实行赋分,但是由于物理难,地理简单,所以选择物理的就少,选择地理的就多,如果按照等级赋分,选择物理的学生赋分可能就不如地理的高,而且选择物理的由于都是成绩较好的学生,结果也会导致“尖子生互掐”的现象。

南方周末:“3+1+2”并非对“3+3”的真正优化,这种观点对吗?

所以,3+3,模式下,“弃物理”现象不可能消失,这一点以浙江省最为严重,大家都形成了不敢选物理的心态,即便是成绩不错的也担心成了“炮灰”而放弃物理。

在其他省份,虽然“弃物理”现象不是那么明显,但是也是非常严重了。据我观察,我们学校的学生,是全市乃至全省最优秀的一个群体,这些学生中不选择物理的同学也非常多,原来实行文理分科时,学生非理即文,而像我们这种省重点学校,文理科比例大约是6:1,理科生远远大于文科生,从成绩上也是远远高于文科生。但是,实行3+3之后,很多学生因为物理难,而选择了用地理或者历史、政治代替物理来进行组合的现象,这些学生原本是要选择理科的学生,以后也是打算上理工科专业的学生。

南方周末:“3+1+2”并非对“3+3”的真正优化,这种观点对吗?

我们都知道物理是科技之本,强军之本,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一旦出现“弃物理”现象,后果将在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后显现出来,那个时候再亡羊补牢,也许已经晚了。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3+1+2模式决定比3+3模式更好!

三、盲目选课,后果很严重!

实行3+3模式还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选理科的学生,不选物理!如果单纯在高中阶段来看,这没有问题, 理化生之间的联系没有那么密切,把物理换成政治、地理或历史,可以赋出更高的分数。

但是,从大学专业看,物理是化学的基础,而化学又是生物的基础,这三科之间联系密切。没有物理的基础,大学的化学是没法学好的,在化学、生物、化工、材料、环境等这些所谓泛化类工科专业里,物理化学(需要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和化工原理(比较杂,含流体力学、传热学、流体机械等内容)都是最重要的两大门专业课;同样,生物学科也需要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内容。

南方周末:“3+1+2”并非对“3+3”的真正优化,这种观点对吗?

然而,高中阶段,几乎没有学生能知道大学课程是怎么设置的,也不会想这么多,他们只看到眼前利益,只想选最容易学的组合,而不管以后如何,这样的结果真的很可怕,一旦到了大学,学生就会出现挂科严重的现象。据说有些大学,已经开始为浙江和上海的学生补习高中物理课了。

所以,物理是理科的基础和根本,不学物理,想学好理工科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这一点上来说,3+1+2模式,把物理或历史作为必选,以原始分计入总分,是一种进步。

当然,3+1+2模式也并非是最佳的模式,这种模式有两个明显的缺陷,对于两类学生非常不利:

一、物理和历史都非常好的学生!这在学生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因为物理和历史都需要理性思维,对于物理学得好的学生来说, 学习历史的难度不大,而且很多物理学得好的都是男生,他们对历史有一种天然的好感,喜欢历史,但是不能选历史,这对于他们是不公平的。

南方周末:“3+1+2”并非对“3+3”的真正优化,这种观点对吗?

二、物理和历史都不好的学生!本来新高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根据个性、爱好和特长进行选课,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利。但是,有些学生物理和历史都不好,却被迫选择这两科中的一科,这对于他们同样是不公平的。

所以,有人说“新高考是为了改而改”,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新高考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是简单修修补补就能弥补的,需要有关部门站着更高的角度,进行完善。总体而言,新高考改革中,有人受益,有人受损,但是改革的趋势不可逆转,只是但愿改革尽快完善,不要让更多的学生成了实验的“小白鼠”。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