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中,應該如何對付美軍的航母?

軍武文齋


反航母作戰對於我國來說並不是個什麼新鮮話題,美國自二戰開始,海軍航母打擊群成為美國曆任總統手中的長劍,是美國施加影響力的主要手段,美國總統每逢事端第一句會問“我們的航母在哪兒”;無論數量還是戰力國際上無人能企及,一個航母打擊群對地打擊能力超過部分國家整個空軍的總和,足以看出其戰力和威懾能力。

美國航母打擊群是目前世界上最強的海空打擊力量,沒有之一,這點毋庸置疑。航母打擊群雖然戰力強悍,但畢竟不是銅牆鐵壁,密不透風;航母也逃不掉航母與反航母爭鋒相對的自然制衡法則。

我國長期處於美國航母打擊群的威脅之下,如何反航母作戰一直是解放軍重點研究的課題;經過反反覆覆的研究論證,最後發現正面抗衡美國海軍短時間內不切實際,只有針對航母弱點加快相對應的非對稱作戰力量是唯一有效、可行的途徑。

因此,區域拒止理論誕生了,實踐證明亦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首先,區域拒止理論需要打造一支遠程非對稱反航母作戰裝備體系,從而限制美國航母活動範圍。通常,航母戰鬥群戰力衍射範圍理論上在1500公里左右,實際運用中只能達到800公里左右;然而我國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外界一般認為射程在1500公里左右,如此一來,這種大氣層外飛行彈道、末端速度達到七八馬赫以上,且具有近乎垂直灌頂的攻擊方式,給航母戰鬥群對空防禦帶來嚴峻挑戰,這樣就不得不迫使航母戰鬥群遠離潛在威脅區域,靠後部署;以此類推,極大的限制了航母戰鬥群打擊核心艦載機戰力的發揮,削弱航母戰鬥群綜合作戰能力。

其次,區域拒止理論是一種典型飽和攻擊模式。區域拒止理論需要在局部領域形成不對稱作戰優勢,想要最大限度發揮這種不對稱優勢,必須在打擊手段上多樣化,不能單純地只依賴於一兩種武器系統,比如我國現有區域拒止作戰裝備體系由潛艇、遠程轟炸機以及反艦彈道導彈等多種武器裝備組成一個完整的打擊體系;還有伊朗推崇的導彈快艇“狼群戰術”,蘇聯崇尚的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等,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以數量優勢形成飽和攻擊模式,提升打擊手段突防能力,從而達到重創航母的效果

對於反航母作戰有一個認識誤區,反航母作戰主責在於破壞美軍航母作戰體系,完全沒有必要以是否打沉航母作為評判依據。首先航母作為大國重器,其存在的威懾意義要遠大於實際戰力,重傷一艘航母就能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包括國民信心、國際輿論等,這種影響對於美國來說更明顯;其次,排水量近10萬噸的龐然大物,想要以一般兩三百公斤裝藥的反艦武器擊沉航母實非一件易事,美國就曾自己實踐過,單純就作戰效費比實在不敢恭維。

因此,有能力讓重創美國航母,迫使其退出作戰區域,在局部就已經取得反航母作戰勝利,倘若真的擊沉美國航母,強大輿論壓力很可能驅使美國傾全力報復,這對於好多國家來說將是滅頂之災,畢竟還沒有哪個國家能承受美國多個航母戰鬥群聯合攻擊,軍力最為接近的前蘇聯也沒有這個魄力和能力。

通過有限的非對稱打擊,在局部形成非對稱優勢,迫使美國航母不敢輕易進入戰區,這才是區域拒止理論最大的魅力之所在,正如兵法所講上上策:不戰而屈人之兵。


鷹鴿分析


幹掉航母無非以下三種方法。一是用反艦彈道導彈;二是潛艇戰機偷襲;三是雙方航母戰鬥群消耗性硬拼。我們先看看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攻擊與防禦能力,再去探討攻擊方案。

以美國主力“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為例。一般由1艘“尼米茲”級航母,搭載大約65架戰機,其中包括36-48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攻擊機,作戰半徑約1000公里,主要擔負1000公里內防空警戒任務,也可以攜帶AGM-84“魚叉”亞音速反艦導彈,以0.85馬赫的速度,最大射程300公里,對1300公里以內的艦艇實施攻擊。還配備了4架E-2C/D“鷹眼”預警機,擁有約1300公里的巡航半徑,與480公里的雷達探測距離,警戒距離合計達到1800公里左右。

防空型巡洋艦或驅逐艦2-3艘。一般為伯克級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加上2-3艘反潛護衛艦。通常情況下,近層防禦圈內會佈置一半的驅護艦,距離航母橫向不超過5海里,縱向不超過10海里的位置。其它艦艇也根據作戰任務前出不超過100海里。伯克級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配備的標準2型防空導彈最遠射程不超過200公里,也同樣配備了300公里射程的AGM-84“魚叉”亞音速反艦導彈。綜合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航母戰鬥群驅護艦對海對空作戰距離一般不超過500公里。

攻擊型核潛艇1-2艘,一般為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一艘跟隨在航母尾流10海里之內,進行貼身防衛,防止對方潛艇偷襲。潛艇還擔負刺探情報與開路先鋒的重任,有時可前出距離航母100海里以上,攻擊範圍也不超過500公里。

從上述數據來看,我們基本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美軍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對海對空警戒距離約1800公里,艦載機對艦攻擊距離不超過1300公里,驅護艦與潛艇可以為航母構建半徑500公里的海空核心防禦圈。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形成的空中、海面、水下立體防禦體系是非常嚴密的,想擊沉航母戰鬥群的核心艦——航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了對付航母戰鬥群,俄羅斯一直大力研發超音速反艦導彈。但是紅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最大射程也就300公里,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高空彈道飛行射程最多也就650公里,攜帶反艦導彈的軍艦要想突破航母戰鬥群立體防禦體系是非常難的。不過,反艦彈道導彈改變了這一現狀,最大射程達2500-4000公里的反艦彈道導彈完全在航母警戒圈以外,灌頂攻擊又是艦載雷達盲區,末端超過10倍音速的攻擊速度留給防空系統的反應時間太少了,更不要說飽和攻擊了。對付反艦彈道導彈只有的兩個辦法,打掉天空中的偵察雷達衛星或者進行中段反導,這兩個動作世界上也沒幾個國家能做到,而且成功率相當低。所以說,反艦彈道導彈是攻擊航母的最佳武器,只要發現了射程內的航母,解決問題也就是十幾分鍾內的事,作戰效率非常高。

戰鬥機與潛艇偷襲還是有機會的,受到地球曲率影響,艦載雷達對50米地面目標的發現距離不會超過10公里,傳統三代機可以通過超低空飛行戰術,隱蔽接近發射反艦導彈。但是,一旦“鷹眼”預警機升空警戒,這個機會就不存在了。當然,如果擁有隱形艦載機,機會又來了,隱形戰機多機編隊將給航母構成致命威脅。

最後一個方法,那就是大國的消耗戰了,數十艘戰艦大陣勢對壘,體系與體系的對抗,什麼可能都會有,海戰將以航母被擊沉而結束。


紅龍軍團長


在現代戰爭中,航空母艦在海洋兵器中屬於最強大的。已經成為了大國的象徵。所以越來越多的反航母戰術也湧現出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國獨創的東風-21D.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而在實戰中打航空母艦是否真的很容易呢?讓我們來分享一下吧。
就以中國目前的戰略對手為例,美國是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但是用彈道導彈打一艘美國航母,首先要面臨著美軍預警衛星的偵察,航母編隊可以適時做出高速機動,躲開導彈的進攻路線。其次,在導彈來襲的瞬間,航母編隊的宙斯盾戰艦可以迅速射到攔截,而且彈道導彈的彈道基本遵循拋物線原則,相比巡航導彈跟容易攔截。超級航母本身也十分抗揍那尼米茲級航母來說,在機庫板以下是2000多個分區的水密結構,由內外兩層合體組成,即使一部分遭到破壞,也能瞬間密封起來,防止進水,保證了航母不再下沉。


彈道導彈攻擊航母在全世界都沒有先例,東風-21D這種武器一旦命中航母光是動能殺傷,就能將航母打個對穿,這也是讓美國非常危機的原因之一。

大家要知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航母是極其重要的,不管是在現在戰爭中還是未來海戰中都能發揮出關鍵性的作用。如今美國軍事實力世界第一,又有核動能力航母數量最多,同時也是最先進的,雖然美國航母從來沒有真正被擊沉過,但是很多人還是發出了這樣那樣的疑問。然而,大多數人卻忽視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防禦能力如此強悍,根本不會輕易受到導彈的襲擊。要知道航母執行任務時,周圍都會跟隨相應的戰鬥群,驅逐艦以及巡洋艦等必不可少,它們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護活動能力,所以說要想躲開戰鬥群的防禦系統,偷襲到航母難度是很大的,或許根本就不可能實現。伊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了打壓美軍囂張的氣焰,便決定偷襲軍艦,但最終還是被攔截了下來。


從二戰開始,航母的優勢就受到了嚴重的挑戰。二戰時航母的挑戰來自潛艇和對方的航母。二戰後,隨著遠程對空艦彈的出現,航母的安全圈變得越來越脆弱,射程超過航載機半徑的巡航導彈,大型對航導彈和幾乎可以無限潛航的攻擊性核潛艇成為航母的殺手,如果中了一枚大型魚雷或者重型反艦導彈,航母就有可能受到重創,中二到三枚,航母就有可能被機毀或擊沉,所以冷戰時蘇聯沒有建航母,而是建了多大100多艘核潛艇!一旦打起仗,美國的十多首航母的生存概率非常之低,如果核潛艇用自殺式進行反航母,可以以1/10的代價把航母艦隊送到海底。當中國反航母導彈導出現後,對海戰的傳統進行顛覆性的變革,美國航母在中太平洋就會受到打擊。這就使得美國的航母的攻擊又是受到重創,在美國的航母還沒有開到能打擊中國的出發陣線時,就有可能被幹掉了。


雨後浮雲好運來


冷戰之後,美國的航空母艦就在海洋中橫行無忌,是美國全球戰略的急先鋒。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為了對付美軍的航母,無數人開動腦筋,想出了很多辦法。

1.“珍珠港”式的突襲

模仿日本偷襲珍珠港,在美國航母還停泊在錨地的時候,先下手為強,對其發動進攻,將其擊毀在碼頭。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等遠程攻擊手段,都可以完成這樣的任務。而且航母在港內是靜止的,這也是一大有利條件。大家都知道擊中靜止的目標,遠比擊中移動的目標容易很多。

不過,美軍航母的駐泊地,大都是海軍基地,防禦措施嚴密,這會給攻擊行動造成很大的困難。

2.核彈洗地

現偵察到美軍航母戰鬥群的大致位置,然後利用彈道導彈裝載核彈頭,對該區域進行全覆蓋式的核打擊。威力巨大的核武器,可以很輕易的就將美國航母戰鬥群覆滅。不過使用這招的後果也很嚴重,一旦使用了核武器對付美國航母,必然會遭到美國的核報復,從而引發核大戰。最終導致人類文明的毀滅。

3.反艦導彈飽和攻擊

原蘇聯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元帥,在美蘇爭霸時期,提出使用反艦導彈打擊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時制訂的一種戰術——即利用水面艦艇、潛艇和作戰飛機等攜載反艦導彈,採用大密度、連續攻擊的突防方式,同時在短時間內,從空中、水面和水下不同方向,不同層次向同一個目標發射超出其抗打擊能力的導彈,使敵航母編隊的海上防空系統的反導彈抗擊能力在短時間內處於無法應付的飽和狀態,以達到提高反艦導彈突防概率和摧毀目標的目的。

我個人認為,我國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其實也是在飽和攻擊理論基礎上,根據科技的發展,研製出來的。2500-4000公里的射程,完全就是在航母戰鬥群的防區外進行發射,讓美軍防不勝防。即使美軍的宙斯盾艦能攔截一枚,但面對多枚的一齊攻擊也是無能為力。

4.使用岸基航空兵

美國航母戰鬥群在進行對路攻擊任務的時候,肯定不會離陸地太遠。因為美國主力艦載機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作戰半徑也就約1000公里。而這樣的距離,也處在岸基航空兵的打擊範圍之內。如果能避開,美國衛星,預警機,艦載雷達的偵察和探測;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對美軍航母進行突襲,也能重創美軍航母。

目前,1艘“尼米茲”級航母,搭載大約65架飛機,其中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有36-48架,就是三個航母編隊也就不足150架戰鬥機。如果你岸基航空兵實力夠強,也可以先進行空戰,奪取制空權,在轉過頭來對付航母戰鬥群。當然有實力能打敗美國航母艦載機編隊國家也就那麼幾個,美國也不會傻乎乎的就只派幾個航母戰鬥群去送死。

5.潛艇偷襲

當年埃及從中國進口的R級潛艇參加北約演習竟然一路摸到美國航母身邊而沒被反潛艦隊發覺,最後自己上浮嚇了美軍一大跳。雖說,那時候反潛技術沒有現在這麼先進,軍事演習也不可能和實戰的強度相媲美。不過既然能有這樣的先例,就代表潛艇有能力威脅到航母。雖然,現在的反潛技術越來越先進,但是潛艇的隱藏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一旦有機會,隱藏在水下的刺客,完全可以給航母致命一擊。

R級潛艇(北約稱羅密歐級),是由蘇聯天青石設計局於1950年代開始設計,1957年開始建造。

6.半路截殺

2000年10月12日,一艘裝載炸藥的小艇對正在也門亞丁港補充燃料的“科爾”號驅逐艦發動自殺式爆炸襲擊並重創該艦,造成17名美軍人員死亡,30多人受傷。

另外,美軍航母在波斯灣航行時,也經常被爆出受到伊朗無人機的抵近偵察。

可見,美國艦艇在航行途中或者停靠在中繼港口補給的時候,防禦可能會出現疏漏。因此,半路截殺美軍航母,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眾所周知,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是非常強大的,除了強大的艦載機,還有護衛艦、反潛艦,具備防空、攻擊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武器系統。

在當今世界上,美國是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共有13艘航母,其它如英國、意大利、印度、俄羅斯等國也都擁有數量不多的航母,隨著我國“遼寧艦”的入列,中國也邁入了航母國家之列,但總體實力要比美國要遜色很多。

航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極為重要作用,美國、日本等國大力發展航空母艦,也對海權論的確立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然而,隨著空、天力量的發展,名噪一時的航空母艦並沒有退出現代戰爭之中,相反在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及科索沃戰爭等軍事行動中,航母依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這種流動的國土仍就作用重大。

然而,有矛就有盾,雖然航母有著非常平衡的攻防能力,可攻或守,但畢竟還是有其軟肋。現在對付航母的辦法主要有幾種,一是核攻擊,利用彈道導彈或轟炸機進行遠距離攻擊,只要在其上空爆炸,什麼防護也都成了軟柿子,但核攻擊意味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全面戰爭,甚至是你死我亡的戰爭,此種攻擊不管是哪一方應該相當剋制與謹慎。二是飽和式導彈攻擊。傾盡所有,對準一個目標進行飽和式攻擊,可以達到足夠的毀傷效果。三是運用空天超高音速攻擊武器,像美國類似的x-37B之類,可以快速重返大氣層,具備高超音速的攻擊力,目前可能是無法攔截的,這將帶來致命的打擊。第四是水下的攻擊。核潛艇具有很強的隱身性能,也一直是航空母艦的殺手之一,只要有潛艇的存在,航母就不是安全的。第五是艦載反艦導彈的攻擊。在目前情況下,基本是不太可能的,因為美國航母艦隊不會允許你的存的。

當然要想取得勝利,可能幾種方案要聯合使用,要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決心,打掉一兩個艦隊也是很有可能的。

然而,這些措施的前提是要找到航母、發現航母,讓航母隨時都處於監視之下,這就又需要全球定位系統,全球衛星偵察系統等來提供戰略支持,否則高射炮打蚊子,終將沒有方向。

對付航母是件非常困難的事,但終會有辦法,因為辦法總比困難多。


華豎


航母是一個超大的移動化作戰平臺,也是一個情報樞紐,自然其保障能力也非常強大,美軍幾十年的航母使用經驗,無論從航母的日常戰備還是艦隊官兵的日常生活,都有完善的保障水平,要對其實施打擊,難度可見一斑。

但是現在,我軍為了追趕世界一流軍隊水平,捍衛大國地位,我軍同樣一系列打擊航母的手段,我軍已多次測試,擊毀在軌運行衛星試驗,戰時,可擾亂航母戰鬥群的通信系統,並且列裝了例如東風21D、東風26這樣的反艦彈道導彈可配合北斗導航系統,及時跟蹤航母戰鬥群位置,及時調整飛行軌跡,直接對航母實施打擊,如果是內陸沿海,這種地區,陸基航空兵、各種反艦導彈多種手段可以進行反制。





海空雄鷹117


到目前為止,美軍還沒有遇到過實力相當的對手,所以美軍航母從來沒有遇到過致命的威脅!怎麼打美國航母,目前還只存在軍事演習的電腦模擬當中!其實美軍航母最大的對手還是美軍自己,經常發生事故,有些時候甚至差點沉沒了!那麼如果發生一場雙方實力相差不大的戰爭,到底該怎麼對付美軍的超級航母呢?

這裡就不提普通的戰機和導彈等常規打擊了,這個誰都能說得頭頭是道,畢竟在各種場合都已經模擬了很多次了!甚至在遊戲當中,我們就可以真實模擬這樣常規的打擊方式,自己化身戰鬥機飛行員駕駛戰機發射導彈攻擊航母,或者駕駛軍艦攻擊航母,又或者自己在遊戲當中的角色直接就是一個指揮官,指揮戰機等武器去打擊美航母。所以這裡我提一些非常規的打擊航母的方式:

港口偷襲

其實現代戰爭當中,幾乎是靠近不了美軍的航母,美軍的航母也不會愚蠢的靠近對手,給對方機會!不過可以在美航母最放鬆的時候,就是航母停在港口的時候,這個時候航母上面的軍人在經歷幾個月的海上航行之後,都去岸上消遣了,在這個時候偷襲是最有效的。曾經有過報道,有武裝分子躲藏在港口的集裝箱內,在美國航母靠港的時候,用火箭彈襲擊航母。雖然沒有射中,打偏了,畢竟肩扛式的火箭彈沒有制導的能力。其實就算擊中了對航母也沒有多大的傷害,打到艦載機還行,打到航母船身,估計就只能擦破點油漆!

不過這個事件也說明了在港口內偷襲美航母的可行性,如果使用特戰部隊的蛙人,在夜晚,神不知鬼不覺的躲開美軍的監視網絡,靠近航母,使用烈性炸藥,安裝在航母最薄弱的地方,定時爆炸。這樣即使擊沉不了航母(當然能擊沉最好),也會給航母帶來巨大的損傷,要知道修復航母的時間可是需要很久的,再短也需要幾個月,長的需要幾年時間,這樣就會使航母在一段時間內沒有任何戰鬥力!甚至蛙人可以直接潛入美軍航母內破壞航母內部設施,讓航母癱瘓,不過這樣的打擊方式難度很大,美軍還是有嚴密的封鎖線和監視線的!

海洋生物偷襲

動物經過訓練參加戰爭,這在歷史就已經出現過了,比如二戰時期,士兵訓練狗,然後在狗身上綁上炸藥,然後狗跑向對方坦克,用一種自殺式的方式擊毀敵方坦克,但是這樣的動物武器是毫無人道的!不過受到這個啟示,利用海洋裡面的動物,攻擊美國航母不是沒有可能。其實美軍自己也早就訓練了部分海洋動物,幫助美軍進行偵察行動,比如說聰明的海豚,美軍在其身上安裝了竊聽或者拍攝裝置,讓其游到對方港口或者軍艦旁邊,獲取情報。

所以也可以訓練像海豚這樣的海洋動物,來對付美軍航母,同樣目的也不是想擊沉航母,主要還是想重創美國航母,畢竟擊沉不太現實。海洋動物可以攜帶炸藥等裝置,靠近在海洋當中停止或者行進當中的航母,通過特殊訓練,安裝炸藥,然後再離開。甚至可以在海洋動物體內植入芯片,以此來控制其身體,這個時候動物就像一個遙控的機器人一樣,在人類的命令下行動!

核打擊

這其實是一種非常極端的方式,這樣肯定會引發雙方的核大戰,這是一定的,既然你都使用了核武器,給我造成這樣大的傷亡,那我也要對你進行核打擊報復,核大戰一觸即發!使用核武器打擊航母,不是不存在這種可能性,美軍自己早就已經進行了相應的試驗,效果不錯。這樣攻擊的效果是不光航母沒了,整個航母戰鬥群都將徹底失去戰鬥力!

不過使用核武器打擊航母,怎麼投送就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普通的戰機肯定是不行的,美軍根本不給你靠近航母的機會,即使是多飛機突防,誰又能保證攜帶核彈的飛機就能成功突圍呢?轟炸機更是不行了,那麼大的體格飛到航母不遠處,還沒發射攜帶核彈頭的導彈,就被美國護航戰機給打下來了。那麼該如何投送呢?

彈道導彈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並且某大國已經成功進行了試驗,試驗結果表示非常可行。其實這個應該可以分為一個獨立的打擊方式了,為什麼放在核打擊裡面呢?因為核武器最好的投送方式就是彈道導彈!彈道導彈突防的能力非常強,是一種從天而降的打擊方法,速度高,多彈頭,美軍根本無法有效攔截!其實根本不用攜帶核彈頭,就是直接用動能撞擊,也能把航母撞出一個大洞而進水沉沒,非常恐怖!如果攜帶核彈頭,更是錦上添花,打擊效果更好,整個航母戰鬥群都沒了。要是使用普通的彈頭,還需要很多枚,可能還會被攔截,核彈頭就不怕,不需要接觸到航母,等你發現的時候,它可能已經可以在空中爆炸了,打擊效果照樣不錯!


衛星打航母

這個方案在目前還沒有,但是未來肯定會實現,很多科幻電影裡面已經展現了衛星武器強大的實力。它不光可以打擊航母,還可以打擊陸地目標等,衛星武器打擊的都是高價值目標,比如機場等軍事基地,甚至裝上核彈頭,打擊城市都行!

衛星武器的種類也可以是多樣的,除了上面所說的使用核武器,還可以使用激光武器和常規武器。常規武器就不說了,在太空衛星上發射,不斷的加速,再裝上炸藥或者直接動能撞擊,打擊效果也是很好的。這樣要單獨說一下激光武器,未來的衛星,必定裝上激光武器,激光武器不僅能夠打擊航母戰鬥群,最重要的它還能攔截彈道導彈,這可是目前攔截彈道導彈最有效的方式,世界大國都在研製,目前的問題就是體積和功耗的問題,一旦解決,激光肯定會登上戰場,搭載在不同的平臺,衛星也是其中之一。

上面就是所長想到的一些特殊的打擊航母方式,不知道您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如果有,請在下面評論留言,一起交流!碼字不易,點贊容易!


資訊所長


說到對付航母,那已經屬於大國戰爭的課題。既然已是開始戰爭了,就要用擊沉敵方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從中國幾十年研究打擊航母戰略來看,首先要有高分辯率的衛星,以準確掌握敵方航母的,方位方向速度等。其次要有高空導彈預警衛星,以準確掌握敵方導彈等,開火的時間方向方位。上述衛星體系我國已建設完成。

對方航母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動用的力量,包括戰略支援火箭軍海軍空軍等。他們所有武器各不相同,除了衛星外還有戰略導彈核武器,以及航母驅逐艦潛艇雷達等。

對付航母的主要武器有,核潛艇核武器核水雷,以及超高速核導彈動能彈,還有東風五東風二十六東風二十一等。請指正。


手機用戶54578927414


第一反艦導彈基本夠不著航母,航母是一個戰鬥群,多艘驅逐艦護衛艦,都帶有宙斯盾防空反導系統,除非形成導彈雨,不然很難突防宙斯盾系統。

第二巡航導彈可以的,他可以掠海飛行,進入對方雷達盲區,快到目標時超音速突防,這也是一種辦法,但也可能被攔下來。

第三東風21丁和26這兩款反航母殺手鐧,真沒辦法設防,彈道導彈的飛行軌跡在大氣層上面到達目標時垂直向下 , 進入對方雷達頭頂盲區,垂直下降的速度受引力影響速度巨快,就算雷達發現都已經來不及了,重力加速度直接貫穿甲板,再加上來個導彈雨。

第四潛艇的群狼戰術,我國有很多常規潛艇就是打航母的,發現潛艇太難了,更何況這麼多艘,魚雷也是大型水面艦艇很難防的。

非對稱的手法中國太多了,自從96年臺海危機時,中國意識到海上航母的優勢,開始研究怎麼反航母,手段太多了。


兜兜裡有糖260131911


航母主要威脅在其艦載機作戰半徑,對我們而言第一步是要把遠程拒止武器的射程提高到航母作戰半徑以外,然後加強對周邊陸地國家都管控,防止美軍通過空中加油延長作戰半徑。然後就是在航母補給點進行水雷戰,在航母航線上進行水雷戰。

戰術原則是:阻敵,困敵,耗敵。

防禦航母需要強大的國防實力,有反擊的力量敵人自然會忌憚使用進攻性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