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比干死後,紂王是如何對待他的家人的?

草根也談歷史


《封神演義》:比干死後,紂王是如何對待他的家人的?

《歪歪侃封神》第 136期

封神中的比干,被紂王剖心而死,那麼比干死後,他的家人結局如何呢?

比干,子姓,比氏,名幹,河南衛輝人,太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也就是商紂王的叔叔。帝乙臨死之際,託孤比干等一眾老臣,輔佐紂王。紂王即位後,比干官拜太師,在位期間,他主張減輕稅賦,鼓勵農業發展,提倡冶煉製造,為殷商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歷史上他就是一個忠臣,因強諫紂王而死,封神中呢,更是忠的無話可說。

紂王七年,因紂王女媧廟上香,不敬娘娘,導致殷商丟了氣數,所以為了順應天數,女媧娘娘密令軒轅墳三妖,潛入紂王后宮,加速殷商的滅亡,正是在女媧娘娘的旨意下,九尾狐妖附身蘇妲己,入了紂王后宮,將一個原本的聰慧天子,蠱惑成一個殘暴嗜殺的暴君。對妲己言聽計從的紂王,甚至還在摘星樓設宴,款待‘仙人’。這些‘仙人’,都是妲己的狐子狐孫們,因妖法未成,在酒宴上露出狐狸尾巴,被陪酒的比干,看了個一清二楚。酒宴結束後,比干尾隨醉酒的‘仙人’,找到他們的洞穴,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狐子狐孫被比干連鍋端,妲己哪裡肯依,她找來同在軒轅墳的九頭雉雞精,也就是胡喜媚(第93期),合謀要害比干的姓名。妲己假裝生怪病,說須得七竅玲瓏心做藥引,才能治好。於是為了給美人治病,紂王就把比干的七竅玲瓏心借走了。不管從哪個角度講,比干都是為國為民而死,死的相當偉大,但,你以為關於他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 沒有。

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說比干是因強諫紂王而死,死後,紂王還不罷休,命令士兵,將比干滿門抄斬。此時,比干的夫人媯氏,正有孕在身,幸運的是,帶兵將領受過比干恩惠,還有點良心,將媯氏偷偷放走。於是,媯氏和四個婢女星夜逃出朝歌,一路上風餐露宿,逃到河南淇縣,在石室之中產下一子,這個孩子自然就是比干的遺腹子。

為保比干一脈,因河南淇縣當時叫長林,所以,媯氏便指地為姓,給比干的遺腹子起名林泉。武王伐紂成功,天下大定以後,到處巡訪忠臣遺孤,不久,媯氏、林泉均被武王訪到,為表彰忠臣,武王將林泉改名林堅,封到博陵,也就是河南安平縣,林姓就這麼開枝散葉,流傳下來。

比干的遺腹子叫林堅,這一姓氏自然是林姓,林堅當然是林姓始祖,而林堅的父親比干,也在族譜中被追贈為林姓的太始祖。

所以:比干還有個遺腹子,留下一個姓氏,現在已成南方大姓。

對林氏源於比干,非常權威的辭海也收錄了這種說法,辭海在解釋“林”這個字的時候有這麼一條釋義:史謂殷比干避難長林之山,因以林為氏。

西周以後,‘林’這個姓,便列入姓氏譜中。而林堅的出生地——長林石室,也就成了‘林’姓的發源地,據說每年都有許多林氏後裔前往祭祖呢,現在,林姓在南方姓氏當中排第4位,在福州、莆田、閩南、粵東等地人數尤多,可是當之無愧的南方大姓呢。

所以,比干還有個遺腹子,留下一個姓氏,現在已成南方大姓了。


草根也談歷史


紂王荒淫無道,而且變得非常殘暴,專寵妲己。妲己更是利用紂王的寵愛,慫恿紂王設計出一個個殘酷的刑罰,紂王不光對他言聽計從,更是因為她而荒廢了朝政。

說起刑罰當時最有名的就是炮烙刑罰,當時商朝的臣子稍有犯錯就被施怡重刑。據說炮烙刑罰非常殘忍,刑具是用銅鐵製成的,長五尺寬三尺,用刑的時候,是將刑具放到火上一直烤,把人綁在上邊,人的身體跟刑具一接觸,就會發出吱吱的聲音,那種疼痛不是一般人能夠忍受的,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命歸黃泉。

對於紂王的殘暴無德,比干也非常憤怒,而且他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並不是自掃門前雪就可以了,自己有保障了就不用管別人了嗎?他經常向紂王進諫,但是從古至今,有哪個君主喜歡臣子一直的否定自己,一直在說不好聽的話呢?這也為比干的慘死埋下了伏筆。

紂王當然更不願意聽比干的,而比干卻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紂王把他的忠言當成了耳邊風,他就去摘星樓強諫了三天,一直逼著紂王來做選擇。比干強硬的態度最終把紂王給徹底惹惱了,衝著比干大喊,你不是想當聖人嗎?我聽說聖人都有七竅玲瓏心,讓我看看你有沒有。所以下令把比干的心臟挖了出來。可憐一代忠臣正直一生,卻慘遭殺害,手段令人髮指。比干死後,紂王也沒有放過他的家人,派人去他的家裡,想把他的家人都殺了,其中甚至還包括比干兩個懷孕的妃子。

而比干的妻子是一個非常機靈的人,她在發現形勢不好的時候,為了保住肚子裡的寶寶就提前逃跑了,她離開了王都之後一直在山裡隱居,後來生下了一個男孩。之後在被紂王派出的官兵搜到之後,問男孩姓什麼,當時她很機智,說孩子姓林,這個小孩後來取名叫做林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