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懂得坚持的孩子,大多都是因为父母做好了这几点

朋友家孩子四岁时,朋友发现孩子走路有点外八字,走路体形也不太好看,于是给她报了个芭蕾舞。每次练压腿,孩子都是鬼哭狼嚎的,坐在玻璃窗外,朋友的心揪得慌。终于,还没等孩子学习完一个学期,朋友就带着她逃跑了,看不得她受苦。

那以后,又给她报过书法班、画画班、跆拳道班,也都没有坚持下来。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匆匆写完功课就放任她看电视、玩手机、到同学家串门。小学四年级时,她参加了市日报社的小记者团。

有一次,小记者团在一中举行才艺比赛,看着看着,乐乐跑出外面忍不住大哭起来。她说感觉自己很没用,什么都不会,自卑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

相信每个人在成为父母之前,都会暗下决心,再也不逼孩子做他不愿意的事情。因为自己就是从孩子成长起来的,更能懂得孩子的感受、想法。

每一个能这么想的父母,都是出自好心。但是他们忽略了这一点:孩子尚未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为他们未形成自己的三观,所以还不能好好地理解自己做的事情、以及事情的意义。

小时候懂得坚持的孩子,大多都是因为父母做好了这几点

正如荀况在《劝学篇》里说的那样:“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01、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不放弃

董卿说她刚学会识字,父亲就让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大声朗读并且背诵。再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父亲还要求她每天晨跑的任务是一千米,如果不能在学生出早操之前跑完,她便要接受全校师生的“检阅”。董卿升入高中后,每次到寒暑假,父亲便开始催她勤工俭学。

董卿说:“我当时只有15岁,到宾馆当清洁工,10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 当她见到前来视察工作的父亲后,嚎啕大哭起来:“爸爸,我真的太累了,我不想干了!”

父亲沉默地注视了一下孩子,轻轻地说了一句:“再坚持一下。”面对种种严格的教育,董卿曾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直到长大以后才慢慢理解了父亲的教育方法。

董卿父亲也曾向她致歉,“对不起,这些年对你太严格了,原谅爸爸吧。”时至今日,董卿都无法形容自己听到父亲话时的心情。董卿说:现在回想,我认同我父亲的教育方式,虽然我当时受了很多委屈,但我现在回想起来,没什么不好,他让我成为一个内心很强大的孩子。

如果不是父亲坚持,我想董卿早就已经放弃了,也就不可能成为她嘴里“内心强大的孩子”这一天。

小时候懂得坚持的孩子,大多都是因为父母做好了这几点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道考题: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反复尝试100次,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会是多少?

备选答案有:10%、23%、38%、63%。

结果,大多人选了10%,少数人选23%,极个别选38%,63%几乎无人问津。

然而,正确答案恰是:如果成功率是1%,意味着失败率是99%,按反复尝试100次计算,失败率就是99%的100次方,约等于37%,最后成功率应是100%减去37%,即63%。

也就是说,一件事反复尝试与坚持,它的成功率竟能由1%上升到63%。可见,孩子在学艺过程中,遇到犯懒等一些力不从心的困难时,引导孩子不抛弃、不放弃,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父母这种“逼”,是帮助孩子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必修课。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每一对父母都是驯兽师,驯服孩子身上的惰性,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进而刻苦努力,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时候懂得坚持的孩子,大多都是因为父母做好了这几点

02、适当的时候,父母也要懂得“逼”孩子

钢琴家郎朗回忆自己的成名路时说过这样的话:人生就是一步步来的,走了这一步才有下一步,兴趣是练出来的,谢谢爸爸,逼我练琴!

乐坛天王周杰伦也曾坦白过,自己学琴是被逼的。每次练琴的时候,妈妈就手执木棍,站在他身后。稍有偷懒,木棍就砸去了。这一逼就是五六年。

社会竞争本来就是残酷的,不会有人因为你是爸妈掌心里的宝贝就会怜惜你。

再强大的父母也无法一辈子守护在孩子身边,护他一世周全,唯有教会他生存法则,让他学习适应社会生活的本领,才能让他在未来的生活更多一份保障和从容。

曾经有人把放生乌龟的视频放在网上,称被放进江里的小乌龟反复游回岸上的现象是因为感恩。却有网友提出了置疑:把陆龟放进水里,他不爬回来就要死。在不适合的生态环境放生,其实就是残害。

正如刘涛所说,孩子的骨气得从小培养,要让他懂得规矩,告诉他更多的东西。家长只要在把握一个“度”字的前提下,给孩子一定的生活体验,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在心理上及时疏导和鼓励,这孩子将来一定不会差到哪里。

把孩子一直养在温室里,不经历风雨,从未经历过学习的苦,当他进入社会后就要吃更多生活的苦。

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都是从小被“逼”出来的,没有一个天赋是躺在床上或沉迷于电视机前就能被发现。

小时候懂得坚持的孩子,大多都是因为父母做好了这几点

03、父母应该怎么“逼”孩子

李亚鹏曾经对钢琴考级失败的女儿说:

“你不想考乐理了,没问题,人生总要面临一些放弃和失败,就像我,我考交规考了两次都没过,但是你才12岁,你要不要让你人生的‘第一次放弃’来得这么早啊?”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过程,也是约束自己的过程,或许会痛苦,或许会难过,但是作为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有的时候也要适当地“逼”孩子一把,如何正确地“逼”孩子呢?

挖掘孩子的天赋和优势,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身边有个朋友想让孩子学好钢琴,于是整天逼孩子练琴,结果搞得孩子十分疲惫,一度对练琴非常抵触,亲子关系也变得非常紧张。后来钢琴老师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孩子有着极好的嗓音,十分适合往歌唱的方向发展,于是父母听从老师的建议,找了个声乐老师教孩子,后来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孩子又渐渐地对弹琴产生兴趣,于是主动要求练琴加课。

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天赋和优势,一味逼孩子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势必会变得事与愿违,但是如果父母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天赋和优势,能够顺应孩子的优势去发展,留心孩子的爱好倾向,收集相关课程,那么也许别有一翻天地。

当孩子面临困难,想退缩时,“逼”孩子一把——让孩子明白学习意义,给予孩子坚持下去的力量。

小时候懂得坚持的孩子,大多都是因为父母做好了这几点

帮助孩子制定最终目标,拆分小目标

去年热映的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无疑是一个很智慧的爸爸,他把孩子赢得世界冠军的最终目标,拆分成了一步步的小目标:先是打败所有男孩,再打败专业选手,然后赢得全国赛,最终进入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人生赢家。

作为家长,需要在一开始就帮助孩子树立最终的目标,并且帮助孩子把目标拆分成若干个明确的、可量化、可达成、可执行且有时限的小目标,让孩子知道如何一步步朝着最终的方向去发展。

让孩子像爬楼梯一样,通过攻克一个个小目标,一步步朝着实现最终目标的方向前进。

小时候懂得坚持的孩子,大多都是因为父母做好了这几点

懂得赞美孩子的不放弃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一定要懂得理解孩子,用共情和陪伴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爸爸妈妈都理解你,并且陪伴着你一起共度难关,让孩子知道他不是一个人。

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要跟孩子一起探讨如何去解决问题的方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知道,如何从努力的过程中去捋清思路,从而一步步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时候懂得坚持的孩子,大多都是因为父母做好了这几点

无论如何,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此以往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去积累和沉淀,有些事情可能当前并不能看到成效,但是只要坚持就一定有结果!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 ,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帐号:陪宝宝写日记,共同探讨育儿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