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農業大市特色產業增收忙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渭南臺:賀鑫 陳帥 玉磊 華陰臺:王會軍 高勳 阮月怡 秀芬 大荔臺:王寧 曉斌 周斌 澄城臺:宋佳 思棟 徐嬌 )陝西省農業大市渭南,依靠新科技,實行農業供給側改革,多地發展特色產業,讓春天更加生機勃勃。

渭南華陰

華陰臺記者王成佳:“在華陰市華山鎮的紡車村,這裡群眾引進種植的近百畝蒲公英現在已經到了開花期,工人們正懷著愉悅的心情加緊採收。”

金色的蒲公英花朵爭先開放,在綠葉的襯托下,宛若黃綠相間的地毯美不勝收。目前,在華山鎮政府引導下,仿車、王道、北洞等村組已種植蒲公英500多畝,經過村上的製茶加工,每畝收益可達1.3萬多元。

華陰市華山鎮鎮長惠擁軍:“目前蒲公英產業優勢凸顯,前景廣闊,已經成為全鎮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到2020年,蒲公英種植面積將達到1萬畝,效益達到一個億。”

渭南大荔

在大荔縣雙泉鎮太奇村的農業溫室大棚裡,當地果農利用先進技術培育的櫻桃已經成熟上市。今年48歲的果農王東花告訴記者,通過科學管理,在櫻桃不同生長期合理調節控制大棚內的溫度和溼度,今年,她家櫻桃上市時間比往年提前了近兩個月,產量也不錯,每斤可以賣到80元左右。

大荔縣雙泉鎮太奇村六組果農王東花:“今年預計總產在兩千斤左右,光這兩個櫻桃棚它賣五六萬很輕鬆。”

目前大荔全縣大棚櫻桃發展到400多畝,露天櫻桃種植面積近4000畝,藉助採摘體驗、訂單收購等多種模式,助力果農增收。

渭南蒲城

為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蒲城紫荊街道辦宜安村依據農業市場和本地資源優勢,引進高石脆瓜,發展特色設施農業,帶動群眾致富增收。

蒲城縣紫荊街道辦宜安村樊建峰:“今年收購價40塊錢每斤,按這樣的價格,一棚能夠賣到5萬元左右。”

以前,宜安村主要種植傳統蔬菜,投入大、成本高,收入低。為增加群眾收入,當地積極調整農業結構,開始大面積種植高石脆瓜。今年,為提高脆瓜品質,在選種上不斷提純,從吉林長春引進甜瓜專用砧木,成熟的脆瓜不僅產量高,而且瓜形好,口感酥甜。

蒲城縣紫荊街道辦宜安村黨總支書記李友峰:“今年宜安村的高石脆瓜,產量是去年的三倍以上,為了確保瓜的品牌和質量,今年村上採取統一管理、統一包裝,每個農戶包裝箱裡,必須放信譽卡,放信譽卡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瓜的質量,提高品牌的信譽度。”

目前,蒲城縣高石脆瓜種植已發展到400多棚,年收入可實現2000多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