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挑選一個好的榴蓮?

跨境商品庫


我是做水果的給大家分享幾個點

榴蓮首先挑選果型比較圓潤的,榴蓮形狀越接近橢圓,裡面的肉越大,外殼往外禿。

儘量挑選6-8斤左右的果子,大部分10斤以上的那種大果,皮基本上比較厚肉少。

對於熟度問題,挑開口的顏色比較黃的,動手輕輕的掰開一點,看一下里面肉的顏色,肉質發黃有點皺皮就是熟的!




果戀兄弟


榴蓮一直是一個bug一樣的存在!愛它的愛的要死,恨它的光是看到它就想把它砸個稀巴爛。

拋開大家對榴蓮的愛恨情仇,先來拔一下榴蓮的血統吧。

榴蓮,屬於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錦葵目 木棉科 榴蓮屬 榴蓮種,名副其實的“水果之王。”榴蓮原產於馬來西亞,廣泛種植於東南亞,我國南方熱帶地區也有種植。其中以泰國榴蓮最為有名。榴蓮果肉成熟時會散發出非常濃烈的氣味,味道可以傳到幾公里之外,愛它的人說那是“香氣撲鼻”,厭惡人則稱之為“惡臭難當”。再加上榴蓮造型獨特切異常堅硬的外殼,在自然界,只有最為強壯的動物才能吃到榴蓮的果肉,大快朵頤。比如大象、野豬、猩猩等,就都非常喜歡食用榴蓮。

關於榴蓮,還和我們的航海達人鄭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相傳明朝註明的航海家(括號,宦官)鄭和鄭大人三下南洋,有船員見到這種新奇的果子,便來詢問鄭和達人此物為何。鄭大人此時思鄉心切,隨口答了一句“流連”。船員聽了,就給此物取名為榴蓮,並流傳至今。

至於如何挑選一個成熟又甘甜的榴蓮,就看下面的幾個小技巧吧。

1.顏色

榴蓮外殼顏色金黃則比較熟,生的顏色發青。

2.刺

榴蓮外殼生有很多尖刺,雖然堅硬,不過成熟榴蓮外殼上的刺,是相對比較“軟”的。用手撥動尖刺,可以被輕鬆撥動的,就是成熟的榴蓮。

3.縫

榴蓮外殼上有很多縫隙,剛剛裂開的那種最為成熟。不好掰開或撬開的說明不夠成熟,開裂太大的又熟的太透。

4.果肉

透過榴蓮裂開的外殼可以看到果肉,輕輕按壓一下果肉,太硬則表明不輸,太軟則說明熟的太過,軟硬適中的為宜。

5.搖晃

跟水果商販要一個厚手套戴上,然後抱起榴蓮輕輕晃動。能感覺到果肉有輕微晃動的,表明果肉和內裡已經脫離,說明已經成熟。反之則還不夠成熟。


蘭菊愛美食


我這邊最瘋狂的榴蓮上市季已經過了,上個月也吃了快10顆了,基本上被邀請一次關於榴蓮的問題,然後第二天就會忍不住去買一顆榴蓮回來吃,結果導致我上個月月末差點吃土。

言歸正傳,下面說說怎麼挑選一個好的榴蓮!

如果去到有榴蓮盛產的國家,其實真的不用太挑,完全成長成熟的榴蓮基本都很好吃,下面就以我們國內常見的金枕頭榴蓮為例

【看形狀】

榴蓮上面有一楞一楞的鼓包,外面有幾包,裡面就對應的有幾瓣果肉。這些鼓包越飽滿、整個榴蓮的形狀越飽滿,裡面的果肉就越多越飽滿。有的榴蓮很大個兒,但是外觀上去不夠飽滿,打開有可能就會空瓤,沒果肉。

【聞氣味】

成熟的榴蓮底部會有細微的開裂,濃郁的榴蓮香味就會散發出來,這個時候的榴蓮就剛剛好,買回去直接打開就可以吃了。但是有些榴蓮如果已經能聞到有類似酒精的味道了,那就不要買了,它已經成熟的過頭了,而且開裂太久的榴蓮內部也可能會細菌或者蟲之類的汙染。

【看尖刺】

榴蓮的標誌性外觀就是滿布尖刺的外表,咋一看好像一個殘酷的兵器。這些尖刺越是底部粗壯,裡面的果肉就越飽滿,反之尖刺底部越細長,裡面的果肉就越細小。要判斷一顆還沒開裂的榴蓮能不能吃,就捏、按一下靠近的兩顆尖刺,如果能稍微往一起按動一點,差不多就可以吃了。

還有就是不要買表皮好像有蟲蛀、發黴等痕跡的榴蓮,這跟任何一種水果的挑選都是一致的。

希望能夠幫到你吧,覺得還有用的話幫我點個關注和贊哦!


啞巴美食家


我前段時間幫朋友賣榴蓮所以比較瞭解。現在市面上的榴蓮大部分產自泰國以金枕和幹堯為主。幹堯殼綠色,一般不裂口。金枕黃色頂端好裂口。挑選一個好榴蓮首先看外表,第一,表皮無蟲眼,隆起的部分有四瓣以上也就是鼓包部分。瓣數越多肉越多。三瓣以下不與考慮出肉率太低。第二,榴蓮上的刺越粗越大越好,說明榴蓮成熟度高,相鄰的兩個刺用手來捏能捏動有彈性,說明榴蓮成熟度高。第三,聞榴蓮的味道有淡淡的榴蓮特有的味道無酸味。第四,將榴蓮拿起晃動裡面有響動,說明榴蓮熟了,更有可能是幹包好吃。掌握這幾種方法就能挑出好榴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