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作品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G加雜誌社


1927年,來自諾貝爾獎家鄉的探測學家斯文.赫定到我國考察,在上海瞭解了魯迅的文學成就和他在中國近現代中國文學史上的具大影響。這位愛好文學的瑞典科學家,與學者劉半農先生商量,準備推薦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劉半農託魯迅的好友臺靜農去信徵詢魯迅的意見,而魯迅收到信後馬上回信一回拒絕。在此事發生的一年後,胡適先生獲得提名,推薦人也是斯文.赫定,最後也是被胡適一囗拒絕。

綜上所述,魯迅和胡適都不屑於諾貝爾獎,他們只是希望他們的作品都留在人們心中,而不來用拿獲獎來抬高自己身價。他們兩人是真正的文學大師!幾十年過去了,當初魯迅和胡適的氣魄至今在那裡?我們還可以出拒絕獲獎的作家嗎?當今許多蠢蠢欲動的作家們,是不是學習一下已經故去的魯迅先生和胡適博士!


張文禪


魯迅曾經拒絕過諾獎提名,但其實即使不拒絕,獲獎機會也不大。

現在魯迅即使再偉大也不可能獲諾獎了,因為諾獎只授予還在世的作家。曾經巴金也被提名,但很可惜還沒有評選的時候,巴金去世了。



諾獎隱含條件是反體制

不要簡單地出於排異心理,認為諾獎是西方世界的價值觀,太狹隘了。幾乎所有獲得過諾獎的作品,都是反體制的。中國是,印度是,歐美同樣是。其隱含下反對的都是其所在社會的體制。

魯迅是符合這一點的,所以有機會獲得諾獎提名,被他拒絕只能說明魯迅不僅認清了當時的中國,也認清了國際社會。


民國時期中國沒有獲得諾獎的條件

首先是國際環境。

不必諱言,積貧積弱的中國難入各強國法眼。出於一種輕視,中國的文學自然會被人忽視,一個弱小捱打的國家,一個愚昧無知的社會,怎麼可能出現偉大的文學作品?魯迅的反體制,放在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里屬於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沒有代表性。

其次是語言權威。

當時的社會是英語等西方語言的天下,其他語言是被忽視的。1913年,來自不比中國好多少的印度,泰戈爾獲得了諾獎,似乎證明了當時落後的亞非拉地區的作品也能被諾獎青睞。但是,很多人忽略的是,獲獎作品《吉檀迦利》是用英文寫成的,被算在了英語文學中。漢語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很落後的語言,怎麼會獲得諾獎呢?


再次是當時的漢語本身有問題。

白話文興盛起來到現在也不到100年時間,現在語法搭建依然沒有成功,更何況是當時初創階段漏洞百出的白話文。這也就是我們用今天的眼光看到的,很多民國時期文學大家的作品裡竟然有那麼多的病句。比如“的”、“地”、“底”的混淆等,這就相當於現在白話文“唯一”和“惟一”基本同義一樣,都是現代漢語需要解決的弊病。

最後是諾獎評委本身有問題。

當代中國的狂人李敖曾經放言,自己將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公民,每年都給評委寄自己的作品,但是每次都沒有成功。後來評委回應,因為所有評委裡只有一個人懂漢語,其他的全都要翻譯。更何況魯迅年代可能一個懂漢語的都沒有,那該怎麼評選?翻譯成英文?想象一下魯迅文言、白話混雜的《狂人日記》翻譯成英文該是個什麼樣子,自然就能明白為什麼魯迅即使被提名也很難獲獎了。


待曉兒


從文學藝術層面上講,魯迅比莫言的藝術造詣高。但為什麼魯迅沒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因為時代不同,國際政治需求不同。諾獎頒發給誰,主導權在美國。魯迅和莫言的作品都有深刻解剖時代與人性的共同特徵。但是魯迅解剖的是晚清和民國時的人性與政治的碰撞;莫言是以九十年代的筆觸寫新中國成立之後八十年代之前的人性與政治碰撞。

美國是文化流氓國家,頒發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諾獎,他都想把該國家和地區推上風口浪尖,以求漁翁得利。

魯迅時代美國也為中國國內政治和“二戰”而觀望,舉棋不定,也不想把一個對自己國家利益不確定的國家和地區的某個人推到諾獎的風口浪尖。所以魯迅獲得不了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則不同。雖然莫言和魯迅的寫作風格很大相同,但寫作背景不同,亦即時代不同的反時代作品。美國恰恰看到了反時代作品對崛起的中國是硬傷,所以讓莫言獲諾獎,以引起國際關注中國,比如“貧窮”、“愚昧”、“專治”、“人權”等,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水含冰1598


1、魯迅的漢語作品在國際上影響力小。

2、魯迅一生沒有寫過一部長篇小說,這個很關鍵,換句話說,他沒有駕馭長篇小說的能力,或者當時的社會環境不足以支撐他完成長篇小說。或者他的心思就不在長篇上。

3、諾貝爾獎評比的是在世的作家,魯迅的那些中短篇小說,針砭時弊還可以,若論文學造詣和深度廣度很難達到諾獎的高度。

4、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的是作品,而不是個人,我們可以看看同時期的193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的美國女作家賽珍珠,頗有意味的是,賽珍珠此前一直在中國出生併成長、結婚,她的獲獎作品《大地》主要描寫的也是中國清朝末年一個農民的生活歷程。換句話說,中國不是沒有好故事,而是有好故事,其實艱辛的生活和變革的社會就為好故事提供了最好的土壤,但所有中國作家都沒有能力將它寫出來,至今為止,中國最好的長篇小說仍然是四大古典名著,其實,無論怎樣,從清末到民國的激盪的社會變革,都應該產生一部到幾部鉅著,可惜一部沒有。如果魯迅獲得諾獎,試問,它的哪部作品有這個資格?


圖文共賞


這就是說,魯訊當時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任人宰割的封建皇朝,是一個腐朽沒落的時代,不要說到國際上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就是要想在國內發表作品也難,當時的中華民族在國際上沒有地位,只是任人宰割的肥肉,也正是在惡劣環境下,產生了像魯訊一樣,千千萬萬的愛國者,他們不畏強權,不顧自己安危,敢於吶喊,不惜青春,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成中華民族鋼鐵長城!


老於52080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以魯迅作品的階級屬性和當時的國情,國民黨政府以及MG控制下的諾獎評選機構,會選擇把其獎項頒發給與其站在對立面的魯迅先生嗎?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這是由其作品的階級觀點所決定的。也就是其階級性,因為無產階級是資產階級的掘墓人。這就是原因。


豫都清韻98029708


因為他是為我們民族缺失的人格信念吶喊的人,而不是文藝者,他是革命家!!!現在有這樣的偉人麼?,沒有,現在讀他的作品,感覺依然是,現在的社會啊,是中國人麼,是大漢民族麼,沒有了一點生氣,有的只是虛偽和道德沮喪。


手機用戶7020516254


幼稚的問題!那個時候先生意在喚醒民眾,國家都已經處在存亡關頭,他是沒有心情去拿個什麼獎的!況且先生曾被建議參加提名!被先生拒絕了!!!先生的意思大概是:民眾不醒,國將不存,要獎又有何用!!!


海闊天空232714359


請你讀下獲得諾貝爾獎的都是什麼作品了,魯迅的短篇小說,滿腹牢騷抱怨語言,這樣作品能獲得獎麼?這種作品只能受有些政治人物追捧,捧的越大越想,越對有的政治有利,朋友們,有點自己思想吧,別人說偉大的不一定真偉大,魯迅的文章在那裡放著呢?自己讀吧


君1687060


現代的某些人以獲得諾貝爾獎為榮,但是真正的成就,和魯迅先生不能相提並論!確實是不能高看,魯迅先生能拒絕,他們捨不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