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會超過150萬輛 六股飛

據中國網4月23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我國已建立起全球最為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支持體系。下一步,將通過以下措施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步伐,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二是加快充電設施建設,優化公共充電樁佈局,研究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基礎上,給予更多使用環節的優惠措施,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三是完善扶持政策,實施《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及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建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長效機制,引導地方財政補貼從鼓勵購買向支持充電設施建設、補貼充電服務費等使用環節過渡。

四是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新能源汽車監管信息平臺,建立健全安全檢查制度、消防救援體系、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機制等,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運行水平。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可能會超過150萬輛。

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会超过150万辆 六股飞

德聯集團:扣非業績穩定,後市場業務快速增長

德聯集團 002666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劉洋 撰寫日期:2019-04-04

事件:公司公佈2018年年報,2018年營收37.29億元,同比增長18.6%,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45億元,同比下滑5.8%,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52億元,同比增長9.2%。毛利率15.0%,較2017年下滑2.6個百分點。同時,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66元,分紅比例為139%。

營收穩定增長,後市場業務快速增長。公司傳統精細化學品業務2018年實現營收27.4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8.2%,受原材料價格提升等因素的影響,精細化學品毛利率為16.8%,較2017年同比下滑1.4個百分點。汽車銷售與維修業務實現營收7.7億元,同比增長67.7%,受市場競爭加劇影響,毛利率約為7.0%,較2017年同比下滑約4.5個百分點。期間費用率11.30%,較2017年同比提升0.13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分別為4.23%、6.39%和0.68%,分別同比變動0.05%、-0.30%和0.38%

業務穩步開拓,雙主業戰略持續推進。公司堅持“汽車主機廠業務+汽車後市場業務”雙主營的整體發展戰略。在傳統精細化學品業務開拓方面,公司成功開拓了長城汽車、拜騰汽車、威馬汽車、奇點汽車等多家傳統與新能源汽車主機廠,同時公司加大“貼廠基地”的覆蓋範圍,青島德聯以及佛山德聯二期繼續加緊建設。汽車後市場業務開拓方面,2018年公司後市場業務實現2億元的收入,目前後市場業務全方位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截至2018年年底區域營運服務商超過500家,較2017年底增加超過170家。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19-2021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1.9/2.1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22/0.25/0.27元,對應PE估值分別為23倍、21倍、19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後市場業務發展或不及預期、新能源汽車業務發展或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風險。

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会超过150万辆 六股飞

英維克:精密溫控領軍者,5G時代迎來機遇

英維克 002837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 分析師:羅立波,劉芷君 撰寫日期:2019-01-31

產業佈局深化,IDC市場穩步增長 公司是精密溫控設備綜合供應商,當前業務格局涉及數據中心、戶外機櫃、新能源客車、軌道交通列車溫控設備。2018前三季度,公司收入6.95億元,同比增長45%;歸母淨利潤8516萬元,同比增長58%,毛利率36.01%,整體盈利能力所有回升。12年以來,公司抓住通信行業大型數據中心的發展機遇,以及4G的基站建設,實現產品規模的快速成長。2018上半年機房控溫設備收入2.3億元,佔比52.2%,是公司的第一大業務板塊。未來IDC建設將從高速擴張向成熟期過渡,終端企業更加重視成本控制,公司高效、節能的機房溫控產品有望受益,實現市佔率的進一步提升。

5G時代來臨,機櫃溫控再迎機遇期 從3G到5G,我國移動網絡商用時間逐漸與國際同步,19年將是我國5G基站建設元年。考慮到損耗,在覆蓋率相同的情況下,5G基站數應為4G的1.4~1.8倍,對應5G基站數量在500萬座左右。在5G“宏站+微站”的建設模式下疊加4G基站的深度覆蓋,有望給戶外機櫃溫控設備帶來較大的發展空間。隨著公司市場份額穩步提升,業績有望受益5G基站建設的推進。2018上半年公司機櫃溫控設備收入1.17億元,佔比27%。

投資建議:公司是國內精密溫控設備龍頭,當前5G基站進入建設期,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規模依然在穩步擴張,拉動核心優勢業務的需求。我們預測18-20年公司收入分別為10.87/14.21/17.85億元,EPS分別為0.53/0.74/0.93元/股,複合增速32.5%,19年PE為23x,相應的PEG小於1。公司受益5G建設的推進,並新增客車和軌交列車空調兩個增長點,未來成長性較好,市場份額有望提升,我們認為公司估值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首次覆蓋,我們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多元化經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技術更迭風險、5G建設不及預期的風險、國際貿易摩 擦影響行業發展、市場政策風險。

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会超过150万辆 六股飞

佳電股份:業績表現靚麗,盈利能力提升

佳電股份 000922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梁美美 撰寫日期:2019-04-03

業績總結:2018年實現營收19.48億元,同比增長22.66%,實現歸母淨利潤2.79億元,同比增長131.27%%,實現扣非淨利潤3.33億元,同比增長363.43%。其中,單Q4實現營收、歸母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為5.84億元、0.20億元、1.26億元,同比變化分別為+2.6%、-69.79%、+80.69%。

營收較快增長,毛利率持續提升,利潤高增長。公司是我國特種電機產品的龍頭生產商,產品包括防爆電機、起重冶金電機、屏蔽電機電泵(含軍品)、普通電機等,主要應用於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冶金、礦山、交通、水利、電力、核能、航天、糧食、軍工等領域。隨著下游資本開支增加,電機行業需求向好,公司作為特種電機龍頭企業,實現營收較快增長。2018年公司實現毛利率38.03%,同比上升8.8個百分點,主要受益毛利率較高的防爆電機佔比提升。隨著規模擴大,公司期間費用率下降4.8個百分點至17.05%,其中,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分別為10.05%、7.13%、-0.13%,分別變化-3.7、-1.1、-0.1個百分點。毛利率提升、期間費用率下行,帶動公司淨利潤增速顯著高於營收增長。

下游需求向好,公司基本面持續改善。公司防爆電機、普通電機2018年營收佔比分別為54%、41%,毛利佔比分別為62%、32%。防爆電機主要應用於石油、石化、煤炭等,公司在重點客戶,如中石油、中石化企業內部屬於一類甲級供應商,受益下游需求向好,公司防爆電機2018年實現營收10.55億元,同比增長50%。公司普通電機2018年實現營收7.95億元,同比增長26%。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19-2021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11/4.74/5.43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84/0.97/1.11元,對應PE估值分別為11倍、9倍、8倍,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風險;公司盈利能力不及預期風險。

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会超过150万辆 六股飞

欣旺達:2018年保持快速成長,多元化業務進展順利

欣旺達 300207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 分析師:許興軍,餘高 撰寫日期:2019-03-06

公司發佈業績快報,2018年業績實現快速增長

公司發佈2018年業績預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2.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實現歸母淨利潤7.0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4%,位於前期業績預告指引區間6.5-8.5億範圍內,符合市場預期,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公司在消費電子產業整體增速放緩、核心客戶產品出貨量承壓的背景下逆勢實現快速增長,反映了公司優秀的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對沖能力。

傳統核心業務穩步發展,多元化業務進展順利

公司在傳統業務手機電池方面,保持了穩步發展:一方面,核心客戶份額持續提升,另一方面,未來5G、可摺疊等高功耗需求將對電池容量提升有持續的需求,我們看好未來智能手機電池ASP持續提升;在智能硬件方面,公司業務全面開展,未來將繼續拓展與生態鏈公司的合作;在動力電池方面,2GWH電芯生產線已於2018年6月開始投產,目前,公司導入國內外一線高端客戶進展順利,未來隨著產能利用率提升和良率改善,動力電池業務年內有望實現正收益。

盈利預測與評級

公司業務佈局合理,增長動能持續:公司3C鋰電業務與動力電池業務有望相繼助力公司成長。我們預計公司18-20年EPS為0.45/0.56/0.71元,按照當前股價計算對應PE25.2/20.2/15.9倍,從公司未來2年的業務發展來看,有望延續17-18年的穩定成長,公司過去2年估值中樞位於27.8倍PE,結合未來2年複合增速,我們以25倍PE對應2019年EPS認為合理價值為14元/股。我們看好公司未來發展,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動力及儲能電池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会超过150万辆 六股飞

麥格米特:業績超預期,平臺化佈局下快速增長

麥格米特 002851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鄒玲玲 撰寫日期:2019-02-27

業績高增超預期:公司發佈業績快報,實現營收23.94億元,同比+60.19%;利潤總額為2.67億元,同比+54.69%,歸母淨利潤2.04億,同比+73.92%;公司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13.97%,同比提升3.91個PCT。若剔除股權激勵形成股份支付和重大資產重組費用影響(增加期間費用3665.2萬元),利潤總額為3.03億元,同比+63.69%,歸母淨利潤2.4億元,同比+84.85%。其中2018年Q4實現歸母淨利潤0.81億元,同比+69%;業績高增,主要系:新能源汽車、智能衛浴、智能焊機、變頻家電、工業顯示等業務持續快速增長。

新能源乘用車電控、智能衛浴業務放量,驅動業績高增。公司為北汽新能源多款主流車型(主要是EX和EU系列,AO級以上車型)配套PEU等產品,2018年為北汽累計提供了5萬臺以上的PEU及電驅電控產品。作為第三方PEU電控產品供應商,公司乘用車電控銷量位居國內前列。一方面北汽車型銷量結構上,公司所供應的A0級以上車型佔比有望提高,我們預計北汽訂單有望大幅增長;另一方面公司已逐步開拓了東風、吉利等優質客戶,推動乘用車業務保持快速增長。公司智能衛浴掌握核心控制和即熱技術,以To-B端為主,切入小米、惠達、摩恩、箭牌等一線客戶渠道,競爭力凸顯,成長迅速。

2019Q1業績有望大幅增長。據高工鋰電,2018年Q1北汽車型主要以A00級車為主,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降低對A00級車型補貼背景下,A0級以上車型佔比有望提升。2019年1月數據顯示,公司所供應的車型產量約5000臺,去年Q1相應車型產量僅幾百臺,我們認為19年Q1公司新能源乘用車PEU銷量有望實現大幅增長。

持續高研發投入,內生增長潛力大。公司高度重視研發,2018年投入研發2.53億元,同比+43.11%,研發佔比達10.55%。通過高強度研發投入,助力公司保持在下游部分應用領域行業地位領先,目前公司在智能焊機、智能衛浴、醫療電源、通信設備電源、軌交、潛油系統等領域已經形成競爭優勢,在工業微波、電擊器等領域正在穩步打開市場,並持續向新技術、新領域延伸,形成有序、有梯度的穩定發展趨勢。

三個子公司剩餘股權完成收購。公司已完成對怡和衛浴、深圳控制、深圳驅動三個子公司的剩餘股權收購,合計承諾在18年-20年分別完成淨利潤1.39/1.83/2.35億元,並於2018年9月開始,三個子公司按重組之後的持股比例計算歸母淨利潤。

投資建議:公司依託強大研發平臺和管理平臺,形成了以“智能家電、工業電源、工業自動化”跨領域多元化佈局,內生增長潛力大,進入協同效率提升期。正步入協同效率提升期,內生增長潛力大。我們預計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2.04/3.26/4.17億元(考慮合併日前1-8月三個子公司少數股東損益,以及剔除股份支付和重大資產重組的費用影響,2018年備考歸母淨利潤約2.8億元,對應PE為26倍),對應PE分別為36/23/18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價格下降風險、關鍵原材料供應不足風險、業績承諾無法實現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風險;

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会超过150万辆 六股飞

光華科技:密集佈局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渠道

光華科技 002741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商艾華 撰寫日期:2019-03-20

事件:公司發佈公告,與鑫盛汽車簽署了《關於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處理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廢舊電池回收處理以及循環再造動力電池材料等業務上開展合作。

與多家車企簽訂回收合作協議,掌握廢舊電池回收源頭渠道資源。自從2018 年11 月以來,5 個月內,公司相繼與南京金龍、廣西華奧、奇瑞萬達、深圳五洲龍、元寶淘車、安徽鑫盛六家車企達成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戰略合作協議。公司選擇國內行業領先新能源汽車企作為合作對象,一方面是積極搶佔優質廢舊電池渠道資源,助力公司新興業務電池回收的發展。另一方面公司回收資質受到車企認可,有助於公司進一步拓展廢舊電池企業市場,產生品牌效應。

看好公司鋰電材料全產業鏈佈局。根據中國汽車協會數據,2018 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27.05 萬輛和125.62 萬輛,雙雙突破百萬大關,分別同比增速59.92%和61.74%。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帶動碳酸鋰的放量,全球碳酸鋰的需求量有望從 2017 年的26.5 萬噸增長到 2020 年的 40 萬噸。公司此次佈局上游鋰輝石精礦,有利於控制公司主要產品上游原料的供應,完善公司鋰離子電池材料價值鏈的前端和提高成本管控能力。根據公司測算,該項目達產後,預計計可實現營業收入77,365.70 萬元/年,淨利潤4,138.44 萬元/年。此外,目前已有0.1 萬噸/年的三元前驅體產能,1 萬噸/年磷酸鐵和0. 5 萬噸/年磷酸鐵鋰的產能在建。隨著產業鏈的持續縱深佈局,公司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加大,有望憑藉成本優勢,享受行業的較高增速的紅利。

電池回收業務將開啟公司成長新篇章。(1)電池回收行業空間大。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換代更新週期的到來將給電池回收行業帶來巨大空間。根據中汽協數據,2018 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05 萬輛和12 5.62 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2%和61.74%。此外,《“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200 萬輛,累計產銷超過500 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我國即將迎來動力電池的大規模退役,電池回收業務上游供給足。(2)電池回收行業壁壘高。當前電池要求對於環保和高回收率要較高要求,行業壁壘較高。2018 年7 月27 日, 工信部公佈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第一批企業名單,光華科技成功入選,未來有望形成行業先發優勢,開啟成長新篇章。(3)公司積極拓展市場,產能快速擴張,有望充分受益。當前公司的電池回收業務是以處理3C 為主,主要覆蓋江西、深圳和福建,汽車動力電池方面仍在蓄力期,與各大汽車、客車公司簽訂框架合作協議,有望使公司獲得更多原材料供給的市場份額,佔得先發優勢。並且公司產能大幅擴張,公司2017 年於工信部投產示範項目,廢舊電池回收線處理量達150 噸/月,之後回收線持續擴產,目前處理量在1000 噸/月左右,後續產能有望持續擴大。電池回收業務有望打開公司的成長空間。

PCB 化學品:受益於進口替代和環保趨嚴帶來集中度提升,公司主業仍有望快速增長。公司PCB 化學品2018H1 實現營業收入4.68 億元,同比增長38.16%, 毛利率為26.27%,較2017 年毛利率提升2.79 個百分點。公司PCB 業務實現高增速主要原因是環保趨嚴導致小產能出清,進口替代背景下,下游國內企業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由於環保高壓,PCB 去產能週期,擠壓國內小廠生存空間, 帶來大量訂單向大廠轉移,公司下游以中高端優質客戶為主,充分受益。產能方面:大廠商客戶保證擴產後持續輸出業績。目前公司PCB 高純化學品總產能大約36000 噸,公司規劃在珠海地區進一步擴大產能。憑藉產品性能優勢,公司主業有望持續高增。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2018-2020年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1.53億元、2.02億和2.97億,同比增長65.42%、32.12%和46.59%;對應EPS為0.41元、0.54元和0.79元,對應PE分別為39倍、29倍和20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事件:項目投產不達預期的風險、PCB銷量增速下滑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