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外的新橋分上下兩層 創三項“世界之最”

重庆首座长江大桥退役 | 百米外的新桥分上下两层 创三项“世界之最”

今(23)日下午兩點,重慶工務段小南海橋路檢查工區舉行白沙沱長江大橋退役儀式。離老橋僅100米的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上,列車飛馳而過,帶著人們的回憶,向憧憬駛去。

重庆首座长江大桥退役 | 百米外的新桥分上下两层 创三项“世界之最”

天塹變通途

老橋連接起成渝、川黔鐵路

60年滄桑風雨,在新橋的旁邊,白沙沱長江大橋更像一位老者,橫跨長江堅守著他最後的使命。

據瞭解,白沙沱長江大橋又名“小南海長江大橋”,它是山城重慶的第一座長江大橋,位於重慶大渡口區白沙沱和江津區珞璜鎮之間,為一座雙線鐵路橋,大橋全長820米, 共16孔,最大跨徑80米。

“白沙沱長江大橋將成渝鐵路與川黔鐵路連接起來,讓長江天塹變通途!”重慶工務段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當時,由於長江天塹的阻隔,從川渝運往滇黔桂等地的大批物資,經成渝鐵路到了銅罐驛火車站後,需要通過人工搬運到冬筍壩長江北岸,裝上輪渡橫過長江,至南岸貓兒沱港務局碼頭後,再用人力或絞車拖上岸,通過幾番轉運,方能裝載到川黔線趕水段的火車上。

同時,從南面各省運到川渝的大量物資,也得在貓兒沱港口下貨,用船渡過長江,再通過冬筍壩碼頭,轉裝到停靠在銅罐驛火車站的一輛輛貨車上。“當時,靠車船上下轉運,既耗人力物力,效率又不高,制約了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重慶工務段相關負責人說。

白沙沱長江大橋的修建,讓長江天塹變通途,北接成渝鐵路,南通川黔鐵路。

重庆首座长江大桥退役 | 百米外的新桥分上下两层 创三项“世界之最”

世界三大最”

新橋上下兩層六線客貨兩用

老橋退役後,位於老橋下游100米左右,高大挺拔的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跨越長江,塗裝著淡藍色的新漆,看起來格外亮眼。橋上,時不時有高鐵飛馳而過,而它將接替老橋的使命。

據瞭解,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全長約5.3公里,主橋長920米,為上下兩層六線鋼桁梁斜拉橋,雙層佈置、一次建成。上層為四線客運鐵路(預留兩線),設計時速200公里,下層是雙線貨運鐵路,設計時速120公里。2018年1月25日隨著渝貴鐵路通車正式投入運營。

新白沙沱大橋是渝貴鐵路全線規模最大、技術最為複雜的控制性工程,是世界上首座六線鐵路鋼桁梁斜拉橋,也是世界上每延米載荷量最大的橋樑,同時也是世界上首座雙層鐵路鋼桁梁斜拉橋。

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在建設過程中,取得了8項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出版專著《渝黔鐵路白沙沱長江大橋建造關鍵技術》1部,系統解決了大橋在設計、施工及養護中一系列技術難題。

隨著重慶鐵路運輸的不斷優化,4月23日,珞璜火車站站改結束,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下層線路在珞璜站與川黔線聯通,24日起,所有列車將經由新橋橫跨長江。

重慶工務段提醒市民遊客,退役後的老橋將全封閉施工,不再有鐵路線通行,出於安全考慮,行人也不能上橋通行。

上游新聞記者 王淳 李舒 攝影 鄒飛 高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