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丨美專家認為殲-20落後的動力,是其最為致命的缺陷!


美專家認為殲-20落後的動力是其最為致命的缺陷:中國的殲-20隱身戰機雖然已經開始執行戰備任務,但這更像是一種權宜之計。因為就目前看來,這款隱身戰機依舊存在著致命的缺陷,即它落後的動力系統,正對其包括機動性、燃油效率以及隱身等在內的一系列性能指標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從2011年1月11日驗證機的成功首飛,到2018年2月9日第一批量產型的正式入列,僅花費了7年時間就完了一系列試飛和測試工作的國產殲-20隱身戰機,自始至終都在以高效率的研發速度,對外展示著其空軍天字第一號工程的特殊地位。作為全球範圍內繼美製F-22和F-35之後,第三款服役並形成初始作戰能力的隱身戰機型號。

國內大多數專業人士認為,殲-20的入列除了標誌著我國打破了美國對隱身戰機的壟斷地位之外,更是對亞太地區各國空中力量對比產生了顛覆性的作用,其意義之重大可見一斑。有意思的是,相比國內對殲-20隱身戰機所表現出的普遍樂觀的態度,在以美國為首的許多國外學者心中對此卻是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


美專家認為殲-20的配套動力系統——渦扇-15發動機研發裝備進度的落後。文章援引《南華早報》的觀點稱,這款發動機最為關鍵的單晶渦輪葉片技術目前仍舊不成熟,而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則需要長時間的實驗和測試,這也直接導致了渦扇-15無法在短時間內交付殲-20隱身戰機使用。

由於沒有足夠強勁的動力系統的支持,目前裝備了2臺渦扇-10B或俄製AL-31F發動機的殲-20,顯然無法像裝備有F-119-PW-100先進渦扇發動機的F-22那般,在不使用加力燃燒室的前提下實現超音速巡航。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文章中就認為:這款隱身戰機依舊存在著致命的缺陷,即它落後的動力系統,正對其包括機動性、燃油效率以及隱身等在內的一系列性能指標產生不利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