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而言,是願意做一家賺錢的公司還是值錢的公司?

蒲江小川


在創投圈,投資人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的公司。通常,他們會把公司分為“賺錢的公司或生意”“有價值的公司”“沒價值的公司”三大類。

對投資人而言,“沒價值的公司”意味著它以後不會成為“賺錢的公司或生意”或“有價值的公司”,這種浪費創始人的時間和社會資源的項目當然是直接放棄;對於能賺錢的公司或生意,他們往往會給予鼓勵和讚賞,但不會參與投資;只有面對有價值的公司時,才會花時間詳細瞭解是否值得投資。

什麼是“賺錢的公司或生意”呢?

投資人喜歡把賺錢的早期小公司叫作“生意”,把賺錢的成熟大公司叫作“傳統企業”。在這裡,“賺錢”並不是指利潤豐厚、現金流充足,而是意味著“缺乏想象力”。任何公司都需要賺錢,但從投資人的角度看,一家正在賺錢的公司可能為了短期的利潤而喪失長期的發展潛力和想象力,這反而不值錢了。

比如,有一家中餐廳,因為大廚水平很高,開業兩個月就實現了盈利;另一家花了巨資研發標準產品和服務流程的餐廳,開業一年了還沒有賺錢。在資本的眼裡,第一家是很快能賺錢的公司或生意,第二家是有價值的公司,因為後者擴張起來更快、成本更低。

下面,我們還是以中餐廳為例,分析一下為什麼“賺錢的公司”可能價值不大:

業務範圍有侷限

經營範圍區域化是賺錢的公司的一個普遍特徵。一家中餐廳的菜品口味往往有很大的區域特色,不同地方的人口味差異很大,所以能夠全國連鎖的中餐廳非常少。對於任意一家餐廳來說,除非品牌和口碑非常強,否則它只能覆蓋在其周邊幾公里範圍內生活、工作的人群。

業務模式不可複製

80%的中國公司,無論大小,其業務模式就是一單一單地銷售,業務量與員工人數是線性關係。中餐廳的競爭核心在於菜品的口味,這完全掌握在大廚手上。每一位大廚的產能都是有限的,這也就決定了餐廳的產值。而且,一旦大廚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工作或者被人挖走,餐廳就會非常被動。

用戶粘性不足

很多賺錢的公司最核心的缺點就是缺乏用戶粘性,客戶重複消費的頻次低,流失率很高。機場、火車站裡的餐廳就是這樣,其中可能有些是“賺錢的公司”,但它們沒有辦法讓用戶重複消費。即便是日常生活環境中的中餐廳,食客吃過幾次之後也會去別的店換口味。

賺錢的公司,投資人通常是按P/E法(市盈率)對其估值,公司上一年度的利潤額乘以P/E倍數就是公司的價值。利潤1000萬元的公司,按10倍左右的市盈率,估值大約只有1億左右。但我們也會發現,有很多虧損嚴重甚至沒有規模性收入的公司,估值反而能達到幾十億、數百億。

因為在投資人眼裡,它們是“值錢的公司”。

所謂“值錢的公司”,就是真正有價值的公司,衡量標準不是收入、利潤、現金流這些指標,而是商業模式和運營數據背後的無限想象力。

投資人的這種價值觀,是由投資的退出路徑決定的。

投資最終要通過公司上市/併購等手段實現資本增值,而資本市場給公司的定價,理論上是按照未來現金流的折現來計算的,說白了,就是要看公司未來商業故事的想象力。

資本眼中值錢的公司應當具有無限想象力,一定要有格局,不能看重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是要搶用戶、搶市場份額,而獲得現金流和利潤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值錢的公司有很多共同點,比如團隊很強、產品能很好地切中用戶痛點等等,其中最明顯的特徵有以下幾點:

綜上,值錢的公司,在產品、業務、市場等方面都具備規模化發展的張力和空間。

但為了具備這樣的特徵,很多時候就要放棄短期利益,做長遠打算,等到時機成熟,自然就有了賺錢的基礎和能力。

對於還沒有賺到錢的公司,投資人通常無法用市盈率的方法對其估值,而是要按市銷率(銷售額的倍數)、用戶數或未來的利潤率(這被人戲稱為“市夢率”)來計算。

一家收入100萬元、虧損2000萬元、用戶1000萬人的移動互聯網公司,估值可能會達到5億元。京東電商平臺發展了十幾年,一直賠錢,上市時還虧損幾十億,但它的市值達到上千億。京東通過不斷地燒錢,在各個方面不斷完善和積累,現在到了可以做利潤的時候,很快就能爆發出非常強的獲利能力。

由此不難看出“賺錢的公司”和“值錢的公司”的區別,本質上就是三個字:想象力。

企業的本質是創造價值,價值的體現就是要賺錢,只是時代不同了,生意不同了,價值的判斷標準也就跟著發生了改變。



智庫資本馬珏


最近接觸了一家大健康領域的創業公司,公司成立近三年,虧了近2000萬,幾個老闆(股東+管理者)仍然在賺錢和值錢之間爭論不休,沒有達成一致。現在的局面仍然是,一方面,公司缺乏現金流業務,持續虧損;另一方面,公司沒有盈利模式,資本市場也無人問津。既不賺錢,也不值錢。


在我看來,對於一個公司來說,賺錢和值錢就像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雖各有側重,但更多的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賺錢是企業的現在,值錢是企業的未來。


首先,來看賺錢。

盈利是企業的使命,現金流就像企業的血液,關乎著企業的生命。對於企業來說,你可以沒有很高的利潤率,但你必須能夠維持企業的基本生存運營。即便投資人給你投資,也是讓你來完善企業的盈利模式,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提升企業未來盈利的空間的,而不是讓你去維持企業的基本生存。


其次,再來看值錢。

值錢,說的直白點,就是在投資人眼裡,你有賺錢的能力,你的未來會很賺錢。你可以現在不賺錢,但你不能沒有賺錢的能力。這就要求你的企業必須擁有合理的盈利模式,可以不完善,但必須清晰。得讓投資人清楚的看到,每給你投一筆錢,你的盈利模式就會更完善一大步。不能讓投資人覺得,給你的錢,都是讓你用來維持基本運營了,而與完善運營架構和盈利模式無關。


所以,無論企業家更看重賺錢,還是更看重值錢。你的企業首先都必須解決現金流問題,擁有血液自我循環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完善盈利模式,讓投資者看到企業的未來價值,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去完善架構,提高企業造血能力,讓企業更值錢。


老年觀察者


就我而言,更願意做一家賺錢的公司,而不是那些預期值錢的公司,在投資領域裡,在不確定性當中儘量找那些有確定性的機會。

至於願意做值錢的公司,是那些風投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因為我拿出的是我自己的錢,而風投經理們投的未必都是自己的錢。

同樣做一件事,如果是花自己的錢,做自己的事,既要講究節約,又要講究效率。

如果是花自己的錢,做別人的事,主要講究節約,很少講究效率。

如果是花別人的錢,做自己的事,很少講究節約,主要講究效率。

在風險投資領域,泡沫無時無刻不在,如果沒有泡沫,就不會吸引進來更大資金接手,不要只看到少數創投成功的企業賺錢了,不能忽視大多數創投失敗的企業。

2016年,小藍、優拜、小鳴、酷騎、CCbike、一步、騎唄、哈羅等近 70 家公司加入共享單車,每個月會發生至少兩筆以上的融資,,平均每筆上千萬,2018年最大泡沫共享單車破滅,“小黃車還能退押金嗎?


同樣在2018年,還有眾多的直播平臺倒閉,剩下的肯定是少部分,最後一句話,難道那些倒掉的平臺之前投資人不認為它是值錢的嗎?


短線龍股


問題問的太籠統,不同公司的不同階段,兩者關係不一樣,選擇也不一樣!

我覺得公司賺錢很重要,但值錢更重要!賺錢容易體現,值錢這個概念就很難衡量。

創業公司來說一個賺錢的公司不一定值錢,但一個真正值錢的公司一定能賺大錢!對創業公司而言賺錢相對值錢相對更容易實現…到底是選擇做賺錢的公司還是值錢的公司跟創業團隊的背景和能力和人脈和資源和行業等等都有很大關係,是因人而異的,不能一概而論!

上市公司來說值錢的概念相對明確了,股市有定價的功能。上市公司賺錢和值錢的關聯性就很大了…賺錢=淨利潤,值錢=市值。市盈率直接體現了兩者的關係。在市盈率一定的情況下,賺錢和值錢是成正比的,越賺錢的公司越值錢!還有是賺錢越快的公司越值錢。從這個角度看賺錢和值錢分不開…


淘鑄工


其實這個問題由貝索斯來回答是最有說服力的,貝索斯創立亞馬遜公司的二十多年裡,一直都是虧本做生意,沒有產生盈利,可是股票價格一路往上漲,成為世界首富,最大的原因在於亞馬遜有巨大的現金流,所以我認為我的公司不一定要盈利,但是,一定要擁有巨大的現金流,就能夠長期的生存。


天道酬勤鄭敏智


一家能夠賺錢的公司,至少在當下看來是有明確的效益的,無論現在和將來,都會比一家把希望都寄託在將來的公司要實際一些,因為未來都是不確定的,機會相等,所以只有餓不死才能活下去。


愛不停下168576844


這個問題就看你個人實際情況了,值錢公司肯定潛力無限,後期價值很高。賺錢公司就眼前來說價值很高,後期難以預料,也許會值錢。同樣也會不值錢,就小編個人來看,你要是想解決當前經濟困境肯定是選擇賺錢公司。要是想長遠打算後期發展升值空間大肯定是值錢公司。但是前提是你眼前經濟實力比較強,如果眼前都快沒飯吃了,那還談啥值錢呢。首先要先填飽肚子吧。


小財神創業之道


賺錢的公司肯定值錢,值錢的公司不一定賺錢。


手上無煙


值錢和賺錢的數值定義不明確,這個問題

我假設都有數值衡量,值錢值多少,賺錢賺多少,這兩個是動態的數值,分析就必須有實際數值或者案例實體

權衡利弊,資本都是趨利的,所以選擇也要是


沉默152119547


互聯網先用戶後客戶做值錢公司模式適合擅長融資的創業者。馬上就可以賺錢的公司以目前環境不可能有巨大的前景。本人想做值錢的公司,已經燒錢四年,現在找賺錢的項目繼續養,誰讓咱不善於融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