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多空博弈“降準”謠言被打臉,央行2674億TMLF凸顯結構性貨幣政策

201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顯示,央行今日開展2019年二季度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操作,操作對象為符合相關條件並提出申請的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大型城市商業銀行。

公告顯示,操作金額根據有關金融機構2019年一季度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貸款增量,並結合其需求確定為2674億元。操作期限為一年,到期可根據金融機構需求續做兩次,實際使用期限可達到三年。操作利率為3.15%,比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優惠15個基點。

A股多空博弈“降准”谣言被打脸,央行2674亿TMLF凸显结构性货币政策

這也是今年以來,央行第二次開展TMLF操作,金額略高於1月首次操作的2575億元,加之今日有1600億元央行逆回購到期,故從全口徑來看,24日央行實現淨投放1074億元。

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金融市場人士表示,4月24日並無MLF等中長期工具到期,到期的屬於短期逆回購,但人民銀行卻加量投放了中長期TMLF,有些超出市場預期。

另外,針對23日市場傳言:央行25日起擬對部分農商行及農信社等農村金融機構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央行旗下媒體《金融時報》23日深夜報道稱,經向央行求證,央行表示該消息不屬實,央行並沒有新的定向降準政策。

另外,針對有媒體關於“相關機構根據季度MPA(宏觀審慎評估)考核的結果而進行存款準備金率動態調整”的報道,央行表示,這一報道也與事實不符。目前央行的確有一項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但每年只在年初進行一次動態考核調整。

這也是一個月以來,市場兩度傳言降準,央行兩次“打臉”,一方面反映出市場對於降準的預期或者說希望仍在,一方面又體現央行對於降準的態度。

21世紀經濟的記者採訪多位金融市場人士瞭解到,目前外界普遍認為,短期內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概率不大,但從今日操作來看,央行貨幣政策十分靈活,將根據經濟增長和通脹形勢變化及時微調,並非“轉向”而是“結構性調整”,監管部門仍然在意市場流動性的穩定。

貨幣政策的結構性調整

“這次TMLF投放也與上週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不搞大水漫灌,強調支持小微、民營實體經濟的導向有關,是結構性貨幣政策的體現。”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4月以來短期利率上漲較快,上週央行採取了鎖長放短的操作,本週的TMLF投放則是直接針對小微民營企業,希望用相對便宜的TMLF資金來引導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光大固收今日發佈的研究報告認為,從工具所具有的調結構功能、資金的期限、操作所帶來的信號作用、資金的成本、操作的靈活性這5個維度來看,TMLF是最適於當前金融環境的工具。本週初是進行TMLF的良好窗口,該時段投放TMLF資金可以平抑貨幣市場利率的週期性波動。

從今日的資金面來看,除隔夜Shibor利率下跌7.6個BP外,其餘各期限shibor利率均溫和上漲,其中7天shibor上漲6.4個BP至2.7640%;具有標誌意義的DR007早盤加權利率報2.8068%,高於比23日開盤利率單低於收盤利率。

而對於接下來的貨幣政策變化,光大固收預計,下階段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向銀行體系注入中長期、低成本的流動性,一方面助於破解信貸投放的流動性約束,而且具有較強的預期引導作用,以支持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投放力度,發揮出結構性貨幣政策精準滴灌的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日前發表的署名文章也認為,綜合考慮我國金融市場結構、經濟運行狀況、流動性水平和可用貨幣政策工具,短期內不具備再次調整準備金率的條件。

貨幣政策是否成A股最大變數?

另一方面,自2013年“錢荒”事件引發股市下跌後,中國資本市場對於資金流動性的變化變得更加敏感。因此,有市場分析認為如果貨幣政策收緊,可能會引起股市調整,而這兩次降準傳言,也都發生在股市有所下跌,多空博弈較為激烈的時候。

A股多空博弈“降准”谣言被打脸,央行2674亿TMLF凸显结构性货币政策

(畫圈部分為“降準”造謠期)

此外,面對“降準”謠言,央行都有及時澄清。在第一次面對降準謠言之時,央行辦公廳官方微博就轉載了中國金融新聞網評論文章:《成方街時評:給金融市場上的造謠者提個醒》,其中提出,造謠的原因並不複雜,類似的傳言可能會導致金融市場的異常波動,如2013年6月“錢荒”、2015年“股災”期間,越是市場大幅波動的時候,越能看到各種謠言 “推波助瀾”,加劇市場恐慌、踩踏和風險擴散,甚至可能有人從中獲利,影響十分惡劣。

不可否認,市場流動性對資本市場有較大影響,但是從歷史經驗上看,單一的貨幣政策操作與當期股市走向的關係並不明顯,甚至有時候具體貨幣政策操作帶來的市場效應還沒有“造謠”帶來的波動大。

“貨幣政策的鬆緊對於市場流動性有一定影響,再進一步影響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動,錢荒肯定會對資本市場有負面影響,但自2018年連續降準開始,資金市場連緊張都很少,但這種情況下,2018年的股市表現卻並不好,甚至跌破2500。”廣東地區某證券市場策略分析師說,“從今日央行操作來看,貨幣政策十分謹慎,在二季度經濟形勢還未明朗時沒有給過多預期,更多是轉向結構性調整,仍然要維持市場流動性平穩,更多還是要看宏觀經濟、貿易協定談判結果和公司本身。”

海通證券姜超也認為,這次貨幣政策不是要重複大水漫灌的老路,而是堅定不移走收縮貨幣、改革創新的新路,未來股市有望迎來估值和盈利雙升的長牛,而對房地產的投資需謹慎。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