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前,哥哥在抗美援朝中犧牲!鹹安七旬老人慾尋烈士哥哥遺骸

香城都市報報訊(記者 葛利利)咸安區永安街道辦事處鳳凰社區有一位74歲高齡的老人孟維慰,在他的平靜生活中埋藏一段難以割捨的親情。

67年前孟維慰的哥哥孟維召參加抗美援朝為國犧牲,幾十年來,老人一直想到哥哥戰鬥過的地方去看看,但因為不知道具體地點而無法成行。對孟維慰老人來說,哥哥的遺骸到底埋葬在哪裡,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孟維慰老人介紹,他們老家在咸安區高橋白水畈,父親早年離家,他和哥哥就跟著媽媽一起生活。1951年4月,大哥孟維召走上了革命道路。朝鮮戰爭爆發後,孟維召被編入中國志願軍34師102團,隨部隊入朝作戰。

“哥哥離家的那年我才六歲。”孟維慰老人回憶說,那時,18歲的哥哥身材魁梧,將他架坐在肩上,帶著他從高橋一直走到雙溪去坐車。雖然那時他年紀不大,但67年了,當天哥哥胸前的大紅花和哥哥臨行前的笑臉刻進了他的腦海裡,每每回想起來總是感覺哥哥還沒離去。可哥哥自參加革命後就再也沒有回過家。

1953年的一天,他和母親正在家中時,哥哥所在部隊託人帶來一封信,信裡內容稱,哥哥於1952年10月在朝鮮上甘嶺戰役犧牲。後來,家人還收到了部隊寄來的一張革命烈士證書,遺憾的是,後來多次搬家,哥哥的烈士證書不慎遺失。

戰爭結束後,孟維召的一些戰友回到咸寧,向孟維慰和其母親講述了哥哥生前一些信息:孟維召在部隊時,因其有高中學歷,成為了所在連隊的文化教員,戰士們寄給親人的信件大多數請孟維召代筆。後來,孟維召在上甘嶺戰役中光榮犧牲。

瞭解到孟哥哥生前在部隊的一些信息後,孟維慰和母親就更加思念哥哥,一直想去哥哥的戰鬥過的地方看看,但由於各種原因一直無法完成,上世紀八十年代,母親帶著遺憾辭世。

“現在鄂南革命烈士陵園雖然有哥哥的衣冠冢,但是我還是想去哥哥犧牲的地方看看。”孟維慰說,這些年來,隨著他年紀越來越大,因擔心自己在世的時日不多,他特別想找到哥哥戰鬥的地方看看,找一找他的墳墓,以了他和母親數十年來的心願。

更多咸寧本地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香城都市報(或公眾號搜索:xcdsbgfw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