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這件書法寫得歪歪斜斜,為什麼依然被稱為國之重寶?

點上方藍字可免費訂閱關注

——————江蘇書協——————

在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中,有一件書法作品,作者是北宋宰相王安石,時隔一千多年,龍飛鳳舞的筆劃仍然讓人拍案叫絕。

王安石,字介甫、半山,號半山老人,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因主持變法和文學上的成就,流名千古。少為人知的是,他也擅長書法。蘇東坡曾稱其書法“無法之法,然不可學”。米芾說他學楊凝式,黃山谷說“比來士大夫,惟荊公有古人氣質,而不端正,然筆間甚遒”。

王安石这件书法写得歪歪斜斜,为什么依然被称为国之重宝?

王安石《行書楞嚴經旨要》卷 紙本 29.9×119cm 上海博物館藏

這件國寶叫做《書楞嚴經旨要卷》,是王安石去世的前一年寫下了的。王安石兩起兩落,晚年便生活在金陵鐘山,率領弟子著書立說。晚年已經心灰意冷,只是醉心於佛學,傳抄這份經書,也不過是求得心靈上的平靜。他將此作品藏於報寧寺中,並沒有大肆宣揚。

王安石这件书法写得歪歪斜斜,为什么依然被称为国之重宝?

王安石 行書《楞嚴經旨要》

《愣嚴經指要》每個字僅如指尖。字體接近楷書而稍帶行書筆意,墨色淡雅,點畫清勁,通篇佈局有“橫風疾雨”之勢,雖然行與行之間很緊密,少有空白的地方,但並無繚亂的感覺。如果仔細品嚐作者的用筆,看起來好像漫不經意,而閒和的韻味就在鋒毫中露出來,從中可以看出王安石罷相後,生活處於一種安逸舒適的狀態,成就了休閒之中一代名相書法家的美名。

黃庭堅摹擬王安石書法,達到亂真的程度;自謂得之於王安石;王安石得顏真卿真諦,但卻以無意得之,其天分如此,從李之儀的評議中可以領會黃庭堅對王安石書法的讚賞態度。

蔡上翔引用張敬夫的觀點似也可成為黃庭堅觀點的註腳:“王丞相書初若不經意,細觀其間,乃有晉宋間人用筆佳處。”“餘喜藏王丞相字畫,丞相於天下事,多鑿以己意,顧於字畫獨能行其所無事。晚年所書,尤覺精到”。“荊公率意而作,本不求工,而蕭散簡,如高人勝士,敝衣破履,行乎高車駟馬之間,而目光已在乎牛背矣”。

看似率意,實則高人一等,因其行事的有主見,故其書法也顯露出獨特的個性,這種個性是無法模擬的。

王安石这件书法写得歪歪斜斜,为什么依然被称为国之重宝?

王安石主持變法,不僅在當朝得罪的人實在太多,後世每逢變法與守舊之爭,就成了派系鬥爭的工具,如張居正變法期間,忽然有許多文人批判起王安石來,借古諷今。古人向來認為字如其人,以他的字體評價其為人急躁,極盡詆譭之言,令人扼腕嘆息。

王安石这件书法写得歪歪斜斜,为什么依然被称为国之重宝?

經過歷朝守舊頑固派的瘋狂打壓,王安石的傳世之作所留無幾。目前公認的只有2件,其中一件就是《楞嚴經旨要卷》。從這份作品來看,它確實像急就章一樣急促率意,看得出王安石行書速度極快。但是,從審美的角度來看,它卻突破了突破了保守的思想觀念,具備以“意”取勝的獨特個性。他在書法上以飄逸的風格獨樹一幟,無疑是宋代書法穩重中的一縷新風。

“宋四家”之首的蘇東坡,曾這樣誇讚王安石書法:

荊公率意而作,本不求工,而蕭散簡,如高人勝士,敝衣破履,行乎高車駟馬之間,而目光已在乎牛背矣。

這也足以證明,王安石書法藝術的精妙,也足以證明《楞嚴經旨要卷》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寶。

版權說明:本平臺以傳播書法知識為宗旨,圖文源自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網絡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

往期精彩

,同樣不容錯過!

  1. 書法是每個中國人一生的修行!

  2. 教育部:這11所高校獲批新設書法本科專業!

  3. 書法正式納入2019年中考,書法特長加10分!

  4. 你的字裡,藏著你的氣質和修養

  5. 1984年,這部動畫片讓百萬孩子愛上書法

  6. 臨帖十遍,不如精讀一遍!

  7. 小楷,世上最靜好的字

  8. 你的姓氏這麼寫,美極了!

  9. 蘇東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10. 第二屆江蘇書法獎電子作品集,107件作品震撼來襲!

  11. 書法即修養,修養即人生

  12. 最好的生活:杯中有茶,口袋有錢,手中有書

  13. 24節氣茶單,夠用一整年,趕快收藏!

  14. 書法100問,初學者必看!

  15. 中國最全的老家規,這就是教養!

  16. 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整理的如此清晰

  17. 最適合在書房靜聽的20首經典曲子

  18. 《蘭亭序》單字示範動態圖,宜教宜學!

江蘇書協

打造專業書法微雜誌

歡迎轉載轉發

有任何意見、建議及推薦內容都可與我們交流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