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育才金堂分校:打造專業教師隊伍 爭做金堂教育引領者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三圈層的金堂縣,近年來,通過圈層合作、創新實踐,突破遠離中心城區、教育資源和投入不佔優等現實難題,為城郊區縣教育品質提升提供了“金堂經驗”。本期走進成都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瞭解學校如何打造高品質教師團隊,挖掘內生髮展動力,延續城區名校品牌,助推金堂縣實現“提質提能優教金堂”。

積極引進成都市中心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圈層教育融合,是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教育系統提高全縣教育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

2012年8月,由成都市中心城區錦江區和金堂縣兩地教育部門共同打造的,成都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正式建校。僅用3年時間,該校就創造了金堂縣初中教育的多個第一:學生學科競賽全縣同類初中第一,藝體成績全縣同類初中第一,科創活動全縣同類初中第一,中考成績全縣同類初中第一……

走進成都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不難發現,圈層教育融合,帶來的不僅僅只有豐碩的教育合作成果,更帶來了先進的教育人才培育理念,讓城郊的教育差距縮小問題,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

突破品牌延續困境 打造發展內生動力

早在2005年,錦江區和金堂縣就開始了區域合作,成立了錦金教育聯盟並以此展開多項教育領域的合作。 2012年,成都市提出“三圈一體”戰略,錦江區和金堂縣積極響應,教育合作進一步得到加強。

正是在這種情形下,2012年8月,七中育才被正式引入金堂縣,以實現通過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提升金堂縣教育品質的目標。

但問題也由此而產生,雖然有知名教育品牌注入,但金堂縣因區域位置、工資水平等客觀問題的存在,難以吸引、留住優秀的師資人才。要想維持七中育才的教育品質,打造一個能夠承接這一優質教育品牌的師資隊伍,成為學校首先必須解決的難題。

在綜合所有資源的情況下,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決定“自力更生”,從內部突破,打造學校高水平的師資隊伍,讓教師成為學校發展的“生力軍”。

傳承育才文化 打造師德高地

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校長蘇中東表示,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是成都市的知名教育品牌,其辦學理念先進,辦學文化深厚,要想提升金堂分校的師資水平,首先就要從思想上進行師德的傳承。

七中育才金堂分校:打造專業教師隊伍 爭做金堂教育引領者

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校長蘇中東對學校建設如數家珍

“‘德高藝精,敬業合作’是七中育才的教師文化,也同樣是我們學校的教師文化。從建校開始,師德培養一直是學校首要的也是最重視的教師建設內容,只有抓好師德培養,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加入,也更能保持隊伍的穩定。”

據瞭解,為了更好地讓分校老師們消化“德高藝精”的真正內涵,兩校間會經常開展跟崗學習、交流研討活動。

而就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自身而言,也在師德建設方面下了真功夫,每學期,學校都會給老師們推薦有關教育學或者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以幫助老師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另外,學校還注重教師的團隊發展,近三來,每年均開展了針對教師團隊精神的拓展訓練活動,“畢業牆”“穿越火線”“動力圈”等讓教師們深感團隊的重要性。

七中育才金堂分校:打造專業教師隊伍 爭做金堂教育引領者

拓展培訓凝聚了七中育才金堂分校教師的團體精神

學校對老師們的評價也十分與眾不同。蘇中東表示:“除了落實傳統獎勵考核機制外,學校在教學考核上注重科組整體水平,不設名額,評選五星、四星、三星備課組;在教師發展上,根據課堂指標問卷測評和教育成績,評選最具魅力課堂的教師。”

通過種種舉措,“為育才而來,育才我的未來”已經內化為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每位教師的職業準則,而高水準的師資隊伍也讓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能夠緊跟本部學校的辦學理念。

借力資源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在七中育才工作一年的老師成長經歷,相當於很多學校3-5年的成長經歷,甚至更長。”金堂縣教育局一位教研員發出這樣的感慨。據瞭解,為構建卓越團隊,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借力本部學校教師團隊的專業發展優勢,聚焦教師專業發展,使教師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學術高度能夠緊跟七中育才步伐。

據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校長蘇中東介紹,學校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利用多方資源提升教師職業素養。“請進來不僅包括邀請本部名優教師送教,還包括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到學校開展全員培訓。比如成都大學教授周小山、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查有梁、四川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教授李松林等。”

“走出去,即與本部學校同步,全員參與錦江區、七中育才的各種教育教學培訓和教學研究活動,獲取前沿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據蘇中東介紹,學校每學期對老師至少一週集中培訓,此外,還會安排老師赴上海、江蘇、陝西等地教學改革先進的學校參加培訓,每個教師每年至少4次到本部跟崗、2次到省外去觀摩學習。

七中育才金堂分校:打造專業教師隊伍 爭做金堂教育引領者

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教師到本部學習

“師徒結對”也是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緊密聯繫本部學校的一個重要舉措,“目前學校有14位老師與本部老師結成對子,每週都會進行互動交流。”

通過種種方式,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順利實現了藉助校外資源,提升七中育才學校老師們的教學水平的目標。“老師們在學習了其它優秀學校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管理後,結合學校的實際轉化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反過來也推動了學校的發展。”

至臻完善 落實教師“四度”備課

借力外部資源最終是為了化成老師的內生動力。在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老師們通過“討論分析——學習觀摩——再討論分析——再親身實踐”的環環相扣的四度備課,使課堂教學無限逼近學科本真。

四度備課的第一步是教師個人先行備課,即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老師們通過對教學大綱的解讀、教材的自主分析、及查閱各類相關教輔資料等,形成對於教學內容初步的課堂設計與構思。第二步是在擁有一定構思的基礎上,老師們通過定時觀看東方聞道網校資源,與名校名師實時互動,把握每週教學重難點,同時觀看本部課堂實錄,在核心問題提出的學習借鑑中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深度解讀。第三步是切實開展備課組集體備課,每週按照開學初的“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切實開展備課組集體備課,針對個人自主備課中遇到的問題及個性發現進行深度的思想碰撞。第四步是針對性個性化備課,教師在充分解讀教材和了解分析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個性特長進行自主備課。

在深度備課的基礎上,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攀升,目前學校有基於學科核心問題的發現教學模式研究、基於未來課堂的移動學習策略研究等市級課題,中國教師專業精神培育研究——以成都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為例的國家級課題立項,學校學術氛圍濃厚。

七中育才金堂分校:打造專業教師隊伍 爭做金堂教育引領者

通過各類研討會,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深入挖掘課堂教學方法。

高品質教師團隊的打造讓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教學成績突飛猛進,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據瞭解,在教學上,學校老師有20餘人次在省市縣優質賽課評比中獲得一等獎,其中,2015年全縣初中533賽課活動中,學校教師共有14人獲得一二等獎,張曉春、文平老師在四川省初中賽課中獲得省級一等獎,成為金堂初中教育的第一次。

蘇中東表示:“名校造就名師,名師成就名校,學校希望通過培養打造,成為擁有金堂縣教育師德、教育能力最好老師的學校,未來做金堂縣初中教育的引領者。能夠與全國著名的學校合作辦學,七中育才的品牌對學校來說是一種壓力,但更多的是一種機遇。”

蘇中東稱,壓力是學校要將七中育才的品牌傳承下去,機遇是學校能夠藉助中心城區優質教學資源,在金堂創辦一所一流的素質教育的實驗校、優質教育的示範校。(作者:馬秀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